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92B06)

作品数:13 被引量:127H指数:6
相关作者:魏岳荣易干军黄永红李春雨左存武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香蕉
  • 5篇香蕉枯萎病
  • 5篇香蕉枯萎病菌
  • 5篇枯萎
  • 5篇枯萎病
  • 5篇枯萎病菌
  • 5篇病菌
  • 4篇韭菜
  • 3篇原生质
  • 3篇原生质体
  • 3篇质体
  • 2篇多倍体
  • 2篇植株
  • 2篇生理小种
  • 2篇生物防治
  • 2篇物防
  • 2篇香蕉枯萎病菌...
  • 2篇小种
  • 2篇基因
  • 2篇倍体

机构

  • 13篇广东省农业科...
  • 10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作者

  • 11篇易干军
  • 11篇魏岳荣
  • 7篇黄永红
  • 6篇李春雨
  • 4篇左存武
  • 3篇刘代
  • 3篇胡家金
  • 2篇熊兴华
  • 2篇胡春华
  • 2篇邓夫平
  • 2篇黄秉智
  • 2篇彭静
  • 1篇陈石
  • 1篇颜元培
  • 1篇梅眉
  • 1篇盛鸥
  • 1篇劳世辉
  • 1篇周红玲
  • 1篇方志坚
  • 1篇郑加协

传媒

  • 4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果树学报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香蕉原生质体的电融合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以香蕉栽培种"过山香"(Musa AAB Silk cv.Guoshanxiang)和野生阿宽蕉(Musa itinerans Cheesm.AB Group)原生质体为融合试材,进行香蕉高效融合的电融合参数优化。研究表明,在交变电场(AC)200 V/cm、AC作用时间30 s、直流脉冲电压(DC)1500 V/cm、DC脉冲时间40μs、脉冲次数为2次时,融合效率最佳,融合率可达32.4%以上,原生质体活力达81.4%。
刘代魏岳荣胡家金
关键词:香蕉原生质体电融合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对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为探明香蕉枯萎病的发病机理,以巴西香蕉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4)对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Foc4对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和细菌数量(B)影响不大,但显著提高了真菌数量(F)及其在整个微生物中的比例,显著降低了放线菌数量(A)及其在整个微生物中的比例;B/F及A/F显著降低;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显著升高;Foc4侵染改变了香蕉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导致其种群结构失衡,这可能是导致香蕉枯萎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Foc4侵染后香蕉根际土壤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这可能是香蕉通过改善其根际微环境来应对病菌侵染的重要自我保护机制。
黄永红吕顺李春雨魏岳荣易干军
关键词:香蕉香蕉枯萎病菌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
几丁质酶基因克隆及其野生蕉转化被引量:9
2010年
本研究根据GenBank公布的木霉几丁质酶基因(chitinase)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木霉(Trichoderma spp.)中克隆获得了几丁质酶基因全序列,编码区共1275bp,推测其编码424个氨基酸,该基因与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的内切几丁质酶基因chit42(GenBank accession No.L14614)具有99%的同源性。在此基础上,将获得的几丁质酶基因从pGEM-T载体中用XbaⅠ和BamHⅠ切下,克隆到pBI121植物表达载体的XbaⅠ和BamHⅠ位点,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chit并将其转入根癌农杆菌菌株EHA105。该菌株转化野生蕉(Musa itinerans Cheesm.)胚性细胞悬浮系,经过抗性筛选、胚的诱导和萌发,获得成熟体细胞胚和再生苗。通过GUS组织化学法检测和PCR方法鉴定,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成功转入到野生蕉中。本研究为下一阶段转化香蕉栽培品种和筛选抗香蕉枯萎病新种质奠定一定的基础。
胡春华魏岳荣刘凯易干军黄秉智黄永红
关键词:野生蕉几丁质酶基因克隆转基因
韭菜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抑制作用及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研究(英文)被引量:5
2011年
以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Foc4)及巴西香蕉(AAA)和广粉1号粉蕉(ABB)为材料,研究了韭菜对Foc4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韭菜粗提取液能显著抑制Foc4菌丝的生长,孢子的萌发。透射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韭菜对Foc4菌丝细胞结构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并对其孢子有极高的杀灭作用。大棚盆栽接菌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韭菜处理的巴西香蕉(AAA)枯萎病发生率下降80.0%,病情指数减轻88.9%,韭菜处理的广粉1号粉蕉(ABB)枯萎病发生率下降60.0%,病情指数减轻75.0%。试验结果表明,韭菜对Foc4具有高度的抑制作用,并对香蕉枯萎病具有很好的防控效果。
黄永红魏岳荣李春雨左存武易干军
关键词:香蕉香蕉枯萎病韭菜
韭菜对巴西香蕉枯萎病发生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1
2011年
采取田间试验、盆栽试验及实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韭菜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田间试验表明,韭菜之后轮作香蕉,第1年香蕉枯萎病平均发病率仅为1.73%(对照为52%)。盆栽试验表明,韭菜处理对香蕉枯萎病发病抑制率为85.9%,病情抑制率为82%;而且韭菜叶片的水提取液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孢子增殖抑制率为91.2%,对其致死率为86.97%。本研究表明,韭菜轮作香蕉的种植模式是一种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有效途径,而且韭菜及其制剂有望发展成为防控香蕉枯萎病的环境友好型的新型生物试剂。
黄永红李春雨左存武梅眉易干军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菌韭菜生物防治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高效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被引量:15
2010年
为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高效遗传转化系统,本研究以雄性花诱导产生的贡蕉胚性悬浮系为转化受体,从潮霉素筛选浓度和筛选方法两方面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贡蕉悬浮系在M2液体培养下潮霉素的适合筛选浓度为5mg/L。将液体共培养7d后的贡蕉胚性悬浮系转接到M2液体筛选培养基进行培养,每10d继代一次。GUS组织染色表明,经过3代抗性筛选的ECS几乎全为转化细胞。经过3个月的胚诱导培养获得成熟抗性体细胞胚,平均抗性体细胞胚得率为4580个/mLPCV。同时,转化苗的PCR检测结果表明,gus基因已整合到贡蕉基因组中。本研究表明液体筛选系统有利于转化胚性悬浮细胞的增殖,大大地提高了香蕉转基因的转化效率。
胡春华魏岳荣易干军黄秉智黄永红
关键词:香蕉
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贡蕉的多倍体诱导被引量:10
2010年
本试验以贡蕉胚性细胞悬浮系、胚性愈伤组织和多芽体为试验材料,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不同外植体材料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变处理,以期获得染色体加倍的植株。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的胚性悬浮细胞系、胚性愈伤组织和多芽体三种不同外植体对秋水仙素处理的敏感性都较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死亡,以0.4%(w/v)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多芽体48h诱导效果较好,多芽体的死亡率达到45.83%,接近半致死率,诱变率为18.64%。通过染色体计数和气孔鉴定,获得62株纯合四倍体小苗。诱变获得的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叶片气孔数量减少,体积增大。本次试验为香蕉多倍体诱变育种和新种质的创新提供了技术参考和相关依据。
彭静魏岳荣盛鸥易干军熊兴华劳世辉邓夫平
关键词:贡蕉多倍体诱导秋水仙素
香蕉凝集素BanLec基因转化毕赤酵母及转化子的鉴定
2010年
以pMD-BanLec质粒为模板扩增BanLec基因片段,该片段经EcoR I/XbaI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到同样经EcoRI/XbaI双酶切的pPICZα表达载体上。将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DH5α,用低盐Zeocin抗性LB固体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菌落。将重组质粒电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后,通过PCR鉴定目的基因整合入酵母菌的基因组中,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BanLec蛋白的表达,为探讨香蕉凝集素的活性及生化功能等奠定基础。
陈石李春雨郑加协周红玲颜元培方志坚易干军
关键词:香蕉毕赤酵母
韭菜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拮抗及其对盆栽香蕉枯萎病发生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韭菜粗提取液与香蕉枯萎病生理4号小种(Foc4)的互作及大棚盆栽试验,研究韭菜对Foc4的抑制作用及其在盆栽条件下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韭菜粗提取液能够有效地抑制Foc4菌落的生长,对其有显著的致死效应;盆栽试验显示:在人工接菌的泥炭土和自然带菌的田园土中,韭菜提取液和韭菜残体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巴西(’AAA)香蕉和‘广粉1号(’ABB)粉蕉的枯萎病发病率,降低植株病情指数,从而达到高效的防控效果。
黄永红李春雨魏岳荣左存武易干军
关键词:香蕉香蕉枯萎病菌韭菜生物防治
野生阿宽蕉胚性细胞悬浮系原生质体分离及植株再生被引量:1
2010年
本研究以野生阿宽蕉(Musa itinerans Cheesman)未成熟种子诱导的胚性细胞悬浮系为材料,对其原生质体的分离和植株再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胚性悬浮细胞在酶组合:3.0%纤维素酶R-10、1.0%离析酶R-10、0.2%果胶酶Y-23、1.52%KCl、0.78%CaCl2、0.01%MES和11%甘露醇中,酶解8h,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9.46×106个/mL和92.17%。采用看护培养法对原生质体培养60d后,可获得大量增生的小细胞团,细胞团悬浮培养15d后转至体胚诱导培养基上培养约30d,其体胚萌发率为45.97%,然后转至生根培养基上培养35d,其再生植株率为54.76%。
刘代魏岳荣胡家金易干军邓夫平
关键词:胚性悬浮细胞原生质体植株再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