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208085MH167)
-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志红李菡崔正森姜宝珍陈伟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MGB1/TLRs信号通路在大鼠机械通气肺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通路在大鼠机械通气肺损伤(VILI)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3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组)不行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高氧流量组(HN组)氧流量7 L/min;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组(LV组)潮气量7 ml/kg;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组(HV组)潮气量30 ml/kg。通气4 h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损伤情况,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WBC)计数、肺湿重干重比值(W/D);ELISA法检测BALF中IL-6、TNF-α、HMGB1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HMGB1、TLR2、TLR4蛋白的表达。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样本均数t检验进行不同组间的比较。结果与N组相比,HV组及HN组大鼠肺W/D,BALF中WBC计数,BALF中HMGB1、TNF-α、IL-6水平以及HMGB1、TLR2、TLR4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组上述各指标与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及高氧流量通气均可引起大鼠肺组织急性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HMGB1/TLRs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 李菡姜宝珍刘泽玉陈伟崔正森杨青武前枝倪琛琛张志红
- 关键词:机械通气急性肺损伤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
- 白介素-2、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45例恶性胸腔积液(MPE)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白介素-2(IL-2)及顺铂(DDP)局部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呼吸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45例MP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IL-2治疗组22例(IL-2 100万U加入到生理盐水20 ml中胸腔内注射,每周注射1次,连续4周);DDP治疗组23例(顺铂40 mg加入到生理盐水20 ml中胸腔内注射,每周注射1次,治疗4周),探讨两种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IL-2组的疗效为63.6%,DDP组的疗效为91.3%。DDP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IL-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肾功能损害,其中骨髓抑制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IL-2组显著性升高(P<0.05)。而IL-2组主要为发热,且较DDP组显著性升高(P<0.05)。两组间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优于IL-2。由于顺铂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IL-2组有显著性差异,对于高龄MPE无法耐受顺铂治疗者可以考虑行IL-2局部治疗,以缓解胸水进展。
- 陈伟李菡张志红
- 关键词:白介素-2顺铂恶性胸腔积液
- 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内HSP70水平与肺损伤关系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后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内热休克蛋白(HSP70)和肺损伤的关系。方法健康SD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3组: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组(HV)、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组(LV)、正常对照组(N)。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BALF中总蛋白质浓度、HSP70和白细胞介素6(IL-6)、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的含量。结果①与N组比较,LV、HV组大鼠BALF中HSP70、IL-6、MIP-2水平以及肺损伤病理评分均升高(P<0.05);②与LV组比较,HV组大鼠BALF中HSP70、IL-6、MIP-2的水平和肺损伤病理评分显著升高(P<0.05);③HV组大鼠BALF中IL-6、MIP-2以及肺损伤病理评分别与HSP70呈正相关(r=0.853 8,P<0.05;r=0.891 9,P<0.05;r=0.885 2,P<0.05)。结论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可致肺上皮细胞损伤或坏死增加,HSP70胞外释放增加,肺内炎症反应显著增加;而小潮气量机械通气致肺组织损伤程度轻,细胞坏死少,HSP70胞外释放少;因此肺内炎症反应较大潮气量通气小。
- 杨青崔正森李菡李元海张志红
- 关键词:机械通气肺损伤热休克蛋白70白细胞介素6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和肺癌患者血清HMGB1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肺炎、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按照入组标准纳入AECOPD患者40例,肺炎患者4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30例,健康对照者30例;抽取AECOPD、肺炎、肺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全血,检测HMGB1(ELISA法)水平,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肺癌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结果 AECOPD、肺炎、肺癌患者血清HMGB1浓度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ECOPD及肺炎患者HMGB1水平与WBC(P=0.008,P=0.002)及CRP(P=0.001,P=0.001)均呈正相关,NSCLC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CEA和CYFRA21-1(P=0.036,P=0.008)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MGB1水平在AECOPD、肺炎、肺癌患者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在呼吸系统炎症性疾病及肺癌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并对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提示。
- 崔正森李菡姜宝珍张志红
-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炎肺癌
- 老年性肺炎17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性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对170例老年性肺炎住院患者及52例中青年肺炎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临床症状、基础疾病、外周血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病原体、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老年性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老年性肺炎患者常合并一种或数种基础疾病,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大部分患者无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但中性粒比例明显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更明显,常有低蛋白血症。其病原体多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常见病原体有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少部分合并真菌感染,所需治疗时间较长。肺炎以两肺肺炎为多见,易发展成重症肺炎,预后较差。结论重视老年性肺炎的诊断,采取积极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治愈率。
- 周平孙洪岩张志红
- 关键词:老年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