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117)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冯若强叶继红刘男杨建林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曲面
  • 2篇自由曲面
  • 2篇网格结构
  • 2篇抗震
  • 2篇抗震性
  • 2篇空间网格
  • 2篇空间网格结构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样条曲线
  • 1篇振型
  • 1篇时程
  • 1篇时程分析
  • 1篇输电
  • 1篇输电塔
  • 1篇网壳
  • 1篇稳定性
  • 1篇屋盖
  • 1篇屋盖结构
  • 1篇开敞
  • 1篇开敞式

机构

  • 5篇东南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常州建...

作者

  • 4篇冯若强
  • 1篇王鑫
  • 1篇叶继红
  • 1篇刘男
  • 1篇杨建林
  • 1篇葛金明

传媒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钢结构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型单层空间网格结构——索撑网壳研究
索撑网壳是一种新型的单层网壳结构形式,主要应用于大跨度玻璃采光顶结构中。与传统单层三角形空间网格结构不同,索撑网壳是一种由刚性杆件和柔性拉索共同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其基本网格单元为刚性杆件构成的平面四边形,每个四边形网格...
冯若强王希葛金明姚斌王鑫李海建
关键词:稳定性抗震性
文献传递
自由曲面单层三角形网格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形式,以其流畅自然的线条、灵活多样的结构形态,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型公共建筑中。自由曲面结构通过结构应变能为优化目标,节点坐标为优化变量进行曲面形状优化,以达到较好的静力性能,但优化后曲面的抗震性能,目前还缺乏了解。以自由曲面单层三角形网格结构为例进行结构形态优化研究,通过时程分析法研究优化后自由曲面网格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总结其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形态优化后网格结构的静力性能得到很大提高;罕遇地震作用下,优化后网格结构最大位移出现位置由中部靠下部位转移到中部靠上部位,且3个方向的最大位移数值均小于优化前的网格结构;网格结构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轴向压应力都有一定幅度下降,网格优化和光顺化主要影响的是地震作用下结构的竖向位移,且优化后在El Centro地震波作用下结构最大竖向位移减少近25%,表明形态优化有效提高了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
刘男冯若强刘峰成
关键词:自由曲面空间网格结构时程分析抗震设计
2E2-SZ2型角钢输电塔抗风可靠度研究
风荷载是输电塔结构设计主要控制荷载,设计基本风速决定了输电塔的结构形式、杆件截面和结构可靠度。对2E2-SZ2角钢输电塔在不同设计风速下的可靠度进行了研究。首先进行了随机风场的数值模拟;其次根据拟定常方法得到输电塔各点的...
丁静鹄; 冯若强;
关键词:输电塔抗风设计可靠度风速模拟
文献传递
基于B样条曲线的自由曲面索支撑空间网格结构多目标形态优化被引量:7
2015年
对自由曲面索支撑空间网格结构进行多目标形态优化研究。首先根据索支撑空间网格结构的建模方法,将优化结构整个曲面转化为优化结构的准线和母线。其次为保证优化后的自由曲面光顺,引进B样条曲线建立曲面,并将B样条曲线已知点作为优化变量。出于不同结构设计需要,选用力学指标和几何指标、或力学指标和经济指标、或不同性能力学指标组合作为多优化目标进行结构优化。得到结论如下:首先,采用本优化方法,优化前后曲面形状变化不大,适用于对给定初始曲面结构进行形态优化。其次,以应变能和用钢量为优化目标,属于融合了截面优化和形态优化的多目标优化,其对于索支撑空间网格结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最后,以应变能和杆件长度均方差为优化目标,所得优化结果对杆长均方差和应变能加权系数变化不敏感,可满足杆长均匀性和结构力学要求。
冯若强葛金明胡理鹏叶继红
关键词:自由曲面多目标优化空间网格结构
开敞式体育场屋盖结构风荷载特性及风振特性研究
2017年
以深圳石岩大树林公园开敞式体育场为例,进行开敞式屋盖结构风荷载特性、结构自振特性、风振响应特性、风振系数研究。首先,通过风洞试验,给出了24个不同方向角结构表面的风荷载分布,挑选较为不利的风向角。其次,进行了结构自振特性研究,分析了结构的刚度薄弱处和振动特点。然后,在对结构表面风荷载分析的基础上,选择6个典型的风向角进行结构的风致动力响应分析。最后,对动力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可供设计参考的风振系数建议值,为今后工程人员设计开敞式屋盖结构提供参考。
杨建林冯若强
关键词:风振系数振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