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06BB3146)
作品数:
2
被引量:2
H指数:1
相关作者:
王星
彭承琳
夏露
侯文生
阴正勤
更多>>
相关机构:
重庆大学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视网膜
2篇
人工视网膜
2篇
网膜
1篇
电刺激
1篇
芯片
1篇
芯片设计
1篇
标准CMOS...
1篇
层型
机构
2篇
重庆大学
1篇
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2篇
夏露
2篇
彭承琳
2篇
王星
1篇
郑小林
1篇
阴正勤
1篇
郑尔信
1篇
侯文生
传媒
1篇
生物医学工程...
1篇
重庆大学学报...
年份
2篇
2009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人工视网膜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
2009年
视网膜色素变性(RP)和老年黄斑病变(AMD)是致盲的两个重要病因。视网膜修复技术通过在视网膜下或视网膜外植入微电子芯片或微电极阵列来刺激残留的功能正常的内层细胞而产生光影,从而恢复患者的部分视觉。人工视网膜芯片技术已成为视觉功能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临床应用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简介了人工视网膜技术的原理和各国的研究现状,深入探讨了影响视网膜技术临床应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部分意见和建议。
彭承琳
夏露
王星
郑尔信
标准CMOS工艺的外层型人工视网膜芯片设计
被引量:2
2009年
针对外层型视网膜修复技术中芯片像素密度难以提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更小尺寸及更高像素密度的视网膜芯片。芯片采用CHRT公司0.35肚m标准CMOS工艺,选用双向驰张振荡器电路作为基本像元电路,在Cadence软件平台上进行了电路的调试及版图制作和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像元电路能够随光电流大小变化输出幅值及频率可调的脉冲信号对视网膜神经细胞进行有效刺激,版图制作后仿真得到像元电路脉冲宽度为0.26ms,频率为18~503HZ,版图大小为65μm×65μm,初步设计的芯片大小为1.1mm×1.1mm。芯片各项参数均能满足生理学上对视网膜神经细胞进行有效刺激的要求,实验结果为芯片后续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彭承琳
夏露
侯文生
王星
郑小林
阴正勤
关键词:
标准CMOS工艺
电刺激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