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GJ01)

作品数:4 被引量:88H指数:4
相关作者:李跃林欧阳旭刘世忠张德强张倩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阔叶
  • 2篇针阔叶混交林
  • 2篇土壤
  • 2篇阔叶混交林
  • 2篇混交
  • 2篇混交林
  • 1篇氮沉降
  • 1篇氮素
  • 1篇优势树种
  • 1篇有机碳
  • 1篇幼林
  • 1篇蒸腾
  • 1篇树干
  • 1篇树干液流
  • 1篇树种
  • 1篇土壤氮
  • 1篇土壤氮素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微生物量
  • 1篇土壤有机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华...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4篇李跃林
  • 3篇欧阳旭
  • 2篇张德强
  • 2篇刘世忠
  • 2篇张倩媚
  • 1篇肖辉林
  • 1篇黄永芳
  • 1篇褚国伟
  • 1篇蔡玉婷
  • 1篇黄德卫
  • 1篇程静
  • 1篇张亚茹
  • 1篇张太平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4种优势树种树干液流特征被引量:36
2015年
运用Granier热消散式探针法,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针阔叶混交林4种优势树种(马尾松、木荷、锥栗和广东润楠)的树干液流密度进行了长期连续观测,并同步监测林分的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空气湿度(RH)、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1)4种优势树种的边材面积(As)与胸径(DBH)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2)各优势树种树干液流均呈现"昼高夜低"单峰曲线,且液流速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3)无论湿季还是干季,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水汽压亏缺(VPD)均为控制蒸腾的主要驱动因子;(4)4种优势树种湿季平均日蒸腾量高于干季,马尾松、木荷、锥栗、广东润楠湿季平均日蒸腾量分别为29.52、39.29、30.40、9.41 kg H2O/d,干季分别为20.91、24.84、24.26、8.43 kg H2O/d,干季和湿季的平均日蒸腾量(kg H2O/d)大小均为木荷>锥栗>马尾松>广东润楠,这种种间差异是由边材面积大小和树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共同决定的。
程静欧阳旭黄德卫刘世忠张德强李跃林
关键词:针阔叶混交林树干液流
模拟氮沉降对木荷人工幼林地土壤氮素、碳素和微生物量垂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4
2013年
以NH4NO3作为氮源,对广州东北郊木荷(Schima superba)人工幼林地进行模拟氮沉降处理,共设置3个氮沉降水平,分别为N0(N:0 g.m-2.a-1)、N5(N:5 g.m-2.a-1)以及N10(N:10 g.m-2.a-1),每月进行喷施。在连续施氮22个月(当月当次施氮5天后)对土壤氮素(硝氮、氨氮、总氮)、碳素(总碳)以及微生物量(脂磷)在0~60 cm土层中的垂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3个氮沉降水平下,随着土层加深,pH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氮沉降存在加剧土壤酸化的风险;在N0、N5、N10水平下,土壤全氮和总碳的垂直分布趋势大体一致,随着土层加深,其含量下降,但在深层土壤(40~60 cm)中,施氮与对照比较,总碳呈现一定的增加趋势;除40~50 cm土层,N5、N10水平下的硝态氮含量在各个深度土壤中都表现为比对照组要高,氮沉降导致土壤一定程度上硝态氮的积累;在浅层土壤(0~20 cm)中,铵态氮水平较低并且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较深的土层中铵态氮有较多的积累,说明存在污染地下水的风险;N5和N10水平下,无机氮比例(无机氮含量与总氮含量之比)在各个深度土壤中总体高于N0水平;用脂磷含量表征土壤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外加氮源对微生物含量有显著性影响,在N5、N10水平下,微生物含量在30~40 cm土层中出现峰值。
蔡玉婷黄永芳张太平肖辉林李跃林
关键词:氮沉降木荷人工幼林土壤氮素土壤微生物量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小气候调节效应被引量:20
2014年
森林小气候监测对于评价森林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有重要意义。选取2010年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通量塔林内气象资料及其附近气象站空旷地同时段内气象资料,对两站点的气温、湿度、地温等小气候因子的日变化及月变化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1)混交林年均气温、大气相对湿度和地表温度分别为19.8℃、86.5%、20℃,空旷地分别为22.1℃、79.1%、24℃。混交林内年均气温与地温分别比空旷地低2.3℃、4℃,年均相对湿度比空旷地高7.4%,土壤各层湿度明显高于空旷地,表现出良好的降温、增湿、涵养水源的小气候效应。(2)二者气温、大气湿度、土壤温度的差值均为白天大于晚上,在10:00—17:00差异明显,表明针阔叶混交林的降温和增湿作用白天大于夜晚。气温和土壤温度差值在湿季大于干季,而相对湿度差值在干季大于湿季,表明针阔叶混交林的降温作用湿季大于干季,增湿作用干季大于湿季。这种小气候调节作用是由南亚热带特殊的气候条件及植被类型决定的。
欧阳旭李跃林张倩媚
关键词:小气候效应针阔叶混交林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空间分布被引量:18
2014年
运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了2010年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存在着较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异质性分别占总空间异质性的93.6%和53.7%,且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全氮空间分布特征的异质性一致.林地土壤碳、氮存在传统统计学上的线性相关,同时也具有景观层次上的空间自相关性.指数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在17.4 m小尺度范围内,土壤有机碳存在空间自相关性.
张亚茹欧阳旭褚国伟张倩媚刘世忠张德强李跃林
关键词: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全氮空间异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