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196)

作品数:41 被引量:77H指数:4
相关作者:程建军陈丹陈峭苇石拓毕小芳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三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建筑科学
  • 10篇艺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0篇建筑
  • 6篇民居
  • 5篇艺术
  • 5篇柱础
  • 5篇传统建筑
  • 4篇东南
  • 4篇营造法式
  • 4篇客家民居
  • 4篇桂东南
  • 4篇《营造法式》
  • 3篇道教
  • 3篇修缮
  • 3篇文化
  • 3篇辩证
  • 2篇信仰
  • 2篇修缮技术
  • 2篇学宫
  • 2篇遗产
  • 2篇移民文化
  • 2篇艺术观

机构

  • 41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4篇三亚学院
  • 3篇广西大学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惠州学院
  • 1篇东京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郑州工程技术...

作者

  • 32篇程建军
  • 5篇陈丹
  • 4篇毕小芳
  • 4篇陈峭苇
  • 4篇王平
  • 4篇谢燕涛
  • 3篇石拓
  • 3篇林超慧
  • 3篇陈琳
  • 3篇杨家强
  • 2篇姜磊
  • 2篇孟慧
  • 1篇陈琳
  • 1篇汤序霖
  • 1篇张增球
  • 1篇高云飞
  • 1篇刘琼琳
  • 1篇肖旻
  • 1篇陈庆军
  • 1篇谢纯

传媒

  • 16篇华中建筑
  • 5篇古建园林技术
  • 5篇南方建筑
  • 4篇建筑学报
  • 2篇中外建筑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施工技术
  • 1篇新建筑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建筑师
  • 1篇城市建筑
  • 1篇Journa...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8
  • 10篇2017
  • 10篇2016
  • 10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统道教祭祀场所与惠州山水城市格局的关联被引量:1
2018年
惠州的传统道教祭祀场所受罗浮山道教祖庭的选址观念及道教文化的影响,随着道教的城市分支与地方民间信仰糅合,沿着东江水系边的惠州历史文化聚居点,对惠州的山水城市格局演化产生影响。通过对惠州东江水系中典型相近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得出罗浮山等传统道教祭祀场所与城、镇的山水格局的关联,由此发掘出传统道教祭祀场所的选址观念及道教文化对惠州山水城市格局的影响,以求找寻出惠州山水城市格局、东江水系、罗浮山道教与民间信仰祭祀场所的更多联系脉络,为惠州历史文化名城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保护带来更多广度启示。
林超慧程建军程建军
关键词:道教民间信仰祭祀场所
中国古建筑柱础名称辨析(上)被引量:2
2015年
柱础有诸多名称,原本互相区别,而后世逐渐混淆。然而,櫍、榰、磶、础、磉、磌、磩、碇,或从木,或从石;或起源于干栏建筑,或来自于穴居、半穴居,其发展脉络和在建筑中的用处皆不相同。
陈丹程建军
基于移民文化的粤北浈江流域传统建筑研究
2017年
粤北地区在历史上是中原与岭南的必经之地,战乱纷争,人口流动较大,当地传统文化受到多元文化影响,尤以移民文化的影响为甚。从移民文化的角度入手,梳理了浈江流域在粤北移民文化大背景下的文化分区,并讨论了浈江流域建筑文化在其影响下的传承与创新,并分析了传统建筑的空间特征以及建筑单体的特征。
毕小芳程建军许大军
关键词:移民文化传统建筑
罗浮山道教建筑文化及其发展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罗浮山作为岭南道教第一山,是道教建筑的源头。近年,因旅游加速开发,山内具有岭南本土宗教特色的建筑急切面临保护、开发的问题。据对罗浮山道教建筑近八年的实地调研、修缮工作和对当地特色道观进行测绘整理,从本土特色与文化源流分析入手,集田园调研与文献研究的方法,总结罗浮山内的道观近代发展,以作为岭南宗教建筑的有效补充。以期为如何有效地保护当地道教建筑文化特色,让其持续发展提供启示。
林超慧程建军
关键词:道教建筑
中山纪念堂:一座中国固有式建筑的重读与解析被引量:4
2016年
文章选取广州中山纪念堂作为中国固有式建筑的研究代表,根据收集到的建筑图纸和相关文献资料对建筑作品进行解析。通过对纪念堂平面原型和立面构图的探究与重读,试图揭示学成归国的吕彦直在建筑思想、观念和方法上有着怎样的渊源,又如何将建筑设计与民族复兴的使命相结合?同时,对比了从1927年到1930年总平面图纸的变化,衍生出建筑群到建筑体的转变。
刘丹枫程建军
关键词:中山纪念堂吕彦直立面构图
基于模数控制的韶州府学宫大成殿建筑尺度分析
2022年
围绕韶州府学宫大成殿尺度构成研究,引入“模数制”的理论,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对攒档、节点高度以及椽长等建筑关键尺寸进行有限穷举与验证筛选出建筑的基本模数与营造尺,并在由基本模数构成的理想环境下通过数学几何方法讨论建筑扩大模数的影响,对比岭南地区其他学宫大成殿的样式以探讨深层次的区域建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成殿建筑营造尺遵循明官尺320mm/尺的标准,基本模数(112mm)为0.35倍之营造尺。在理想模型环境下,大成殿前后金柱柱距为扩大模数影响平面构图;并且,在以柱础上皮为基准面的前提下,建筑的开间柱间距与立面屋身、屋顶等关键节点相互对应,建筑举高与屋身存在1:2的比例关系。
钟达伟
关键词:模数
浅析粤北厅堂建筑构架特色被引量:4
2016年
粤北地处岭南与岭北的交界地带,传统建筑显示出较强的地域特征。文章选取粤北厅堂作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粤北厅堂构架的类型、步架关系、梁架特征、构造特征等,并对特殊梁架形式的成因展开分析。基本厘清了粤北地区厅堂构架的类型及各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对粤北地区传统建筑的保护、更新提供参考借鉴。
毕小芳程建军
关键词:厅堂木构架传统建筑
广府传统建筑柱础样式的起源与演变被引量:2
2017年
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类型学排比将广府传统建筑柱础样式分为6大类,探讨各类型之间的发展演化关系。由比例分析和文献考据可知其造型起源之一是南越地区曾盛行的北流型铜鼓。并且,广府传统建筑样式和功能的变革、石材的种类和特性是推动柱础造型演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陈丹程建军
关键词:柱础
现代化演进中桂西南干栏民居的探析
中国大西南是"干栏"建筑的发源地和中心点。本文作者近年对黔东南、桂北、桂西南地区的干栏建筑和村落进行了调研、测绘,对其历史、发展进行了访谈和实地考察。现代化进程中干栏建筑及以干栏建筑为基础的聚落形式正在逐步萎缩、凋敝甚至...
罗军程建军
关键词:干栏建筑乡村聚落
文献传递
桂东南传统客家民居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考察
2016年
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物考察以及同移民历史进行比较,可以把桂东南客家民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概括为混沌、初现、稳定、变迁和衰落五个时期,从而为桂东南客家民居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一个时空基础。其中,比较常见的堂横屋可能在宋代就已经在桂东南出现,而典型的围龙屋、围楼、围村等则可能在明中后期以后才陆续出现,目前所见的实物,大多建造于清中期至民国末年,期间受西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客家民居之中出现局部的改变,而在解放之后则逐渐走向衰落。
陈峭苇
关键词:桂东南客家民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