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738)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忠堂冯明光曾炳芳张长青张先龙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武警上海总队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关节
  • 1篇药物
  • 1篇药物释放
  • 1篇抑菌
  • 1篇预防性抗生素
  • 1篇生物型
  • 1篇术后感染
  • 1篇术后皮肤坏死
  • 1篇皮肤坏死
  • 1篇葡萄球菌
  • 1篇庆大
  • 1篇庆大霉素
  • 1篇球菌
  • 1篇全膝关节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人工关节
  • 1篇人工关节假体
  • 1篇腓肠
  • 1篇腓肠肌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武警上海总队...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刘忠堂
  • 2篇冯明光
  • 1篇秦士新
  • 1篇杨海涛
  • 1篇王海洋
  • 1篇柴益民
  • 1篇王健
  • 1篇张先龙
  • 1篇张长青
  • 1篇吴海山
  • 1篇徐丽
  • 1篇曾炳芳
  • 1篇王立强

传媒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武警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皮肤坏死的处理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真空负压引流术(VSD)、内侧腓肠肌皮瓣转移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皮肤坏死,挽救TKA的疗效。方法 2007年至2009年本组共有4例患者采用内侧腓肠肌皮瓣转移术治疗TKA术后伤口皮肤坏死,平均随访19个月(12~32个月),采用K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在最后随访时对患者的感染消除情况进行临床评价,测量患者活动度。结果根据KSS膝关节评分系统,4例患者结果优良。所有患者均有良好的股四头肌力量。患者不需要助步器行走,所有皮瓣一期愈合,无感染复发。结论内侧腓肠肌皮瓣能提供良好的覆盖,允许早期活动和快速康复,可以降低TKA术失败后关节僵硬的发生率。
刘忠堂柴益民张先龙张长青曾炳芳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腓肠肌坏死
生物型人工关节假体表面抑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无菌技术和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未能逆转人工关节术后感染的严峻形势,初次置换感染率依旧维持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为0.5%~2%,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为1%。而感染治疗困难而长期,相当一部分关节难以获得预期功能,甚至不得不面临截肢。其医疗支出显著增加,
冯明光刘忠堂吴海山
关键词:人工关节生物型抑菌预防性抗生素术后感染
钛表面TiO_2纳米管抗菌覆膜药物释放动力学表征及其抗菌活性体外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明确钛表面Ti O2纳米管抗菌覆膜药物释放动力学特征,并通过体外试验测试其抗菌活性。方法电化学氧化法在钛金属表面构建Ti O2纳米管表层,利用冻干法加载庆大霉素,在磷酸盐缓冲液中进行药物释放动力学研究。选择标准表皮葡萄球菌菌株,分别在负载和未负载药物纳米管及纯钛3种钛表面进行培养,通过观察细菌粘附和活性菌落存活情况进行表面抗菌活性对比研究。结果 NTS-G庆大霉素药物释放可分为两部分:初始突发释放和后期缓慢释放,初始释放浓度为51.50μg/m L,第6 h为73.13μg/ml,大多数负载的庆大霉素大约在9 h内释放。经过一个爆发性初始释放后,庆大霉素从纳米管释放呈现一个平台期,释放量几乎保持不变,维持在89.10μg/ml水平。3种钛表面体外抗菌活性检测发现,Ti O2纳米管抗菌覆膜假体表面死亡细菌菌落显著增加(P<0.05)。结论钛表面Ti O2纳米管抗菌覆膜为人工关节相关感染预防提供了新途径,骨科植入材料表面纳米管抗生素覆膜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冯明光刘忠堂王立强徐丽杨海涛王健王海洋秦士新
关键词:纳米管庆大霉素表皮葡萄球菌抗菌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