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7BS02006)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王志玉任桂芳潘新良任桂杰柴相君更多>>
相关机构: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融合蛋白
  • 1篇突变
  • 1篇突变分析
  • 1篇活性位
  • 1篇活性位点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突变
  • 1篇基因突变分析
  • 1篇副黏病毒
  • 1篇F蛋白
  • 1篇病毒

机构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济南市第四人...

作者

  • 1篇柴相君
  • 1篇任桂杰
  • 1篇潘新良
  • 1篇任桂芳
  • 1篇王志玉

传媒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副黏病毒F蛋白融合活性位点中病毒特异性氨基酸基因突变分析
2009年
目的了解副黏病毒融合蛋白(F)融合活性位点中的病毒特异性氨基酸在细胞融合中的作用。方法以新城疫病毒(NDV)和人副流感病毒(hPlV)为例,在已确定的F蛋白融合活性位点中对病毒特异性氨基酸进行定点突变,然后将突变体F基因与同源或异源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共转染BHK21细胞后,在真核细胞中表达。Giemsa染色和指示基因法检测细胞融合功能,荧光强度分析(FACS)检测F蛋白的表达效率。结果在NDVF的突变体中,N150D—L152D的融合功能达到野毒株的46.31%;而N257D—N258D—Q259E、G271D—N272D和Q279E—Q281E的融合活性却几乎消失,分别只有野毒株的1.25%、3.14%和2.23%;N296D—N297D的融合功能是野毒株的97.68%。在hPIVF的突变体中,D143A-E145A的融合功能达到野毒株的32.63%;E223Q—K224A几乎不能形成合胞体,其融合活性只有野毒株的1.91%:K263A—R265A、D268A—D270A和R475A—R476A的融合功能分别是野毒株的14.63%、19.52%和28.95%。FACS结果表明,NDVF的N257D—N258D-Q259E、G271D—N272D和Q279E—Q281E突变体及hPIVF的E223Q—K224A突变体F蛋白在细胞表面几乎没有表达;其余所有突变体F蛋白的表达效率与野毒株相比,基本不变。结论对于NDVF来说,N257、N258、Q259、G271、N272、Q279、Q281对NDVF的特异性细胞融合功能起重要作用;N150和L152也起一定的作用,但是N296和N297却没有作用。对于hPIVF来说,E223和K224对hPIVF的特异性细胞融合功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D143、E145、K263、11265、D268、D270、R475、R476的作用也很重要。
柴相君任桂芳潘新良任桂杰王志玉
关键词:副黏病毒融合蛋白活性位点基因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