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JL004)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杜曙光刘刚王新新宋建李亚男更多>>
相关机构:曲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中等收入陷阱
  • 4篇经济学
  • 3篇经济学基础
  • 2篇杨格定理
  • 2篇再发现
  • 2篇实证
  • 2篇破解
  • 2篇经济增长
  • 2篇规模经济
  • 2篇发展动力
  • 2篇比较优势
  • 2篇产业结构
  • 1篇动态比较优势
  • 1篇多元化经营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一体化
  • 1篇诱因
  • 1篇越中
  • 1篇值钱
  • 1篇制造业

机构

  • 14篇曲阜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10篇杜曙光
  • 8篇刘刚
  • 3篇王新新
  • 2篇李亚男
  • 2篇宋建
  • 1篇宋秀娟
  • 1篇张立新
  • 1篇毛海涛
  • 1篇吴佳颖
  • 1篇王兴华

传媒

  • 3篇河北经贸大学...
  • 2篇产业经济评论...
  • 1篇理论学刊
  • 1篇齐鲁学刊
  • 1篇全球科技经济...
  • 1篇学习论坛
  • 1篇中国集体经济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经济与管理评...
  • 1篇Asian ...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放条件下的“杨格定理”与产业间协调发展——关于统筹产业结构调整与对外开放一个动态分析模型被引量:2
2015年
在要素无限供给的条件下,用动态分析重构杨格定理模型,以解答"封闭等于落后"的发展命题。把这个模型推广到开放条件下,可以准确地说明如何发挥国际贸易的作用,推动发展中国家走出产业结构僵化的困境。通过对产业间动态比较优势的分析,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由出口导向战略到进口替代战略转化的路径和逻辑过程。
杜曙光李亚男刘刚
关键词:国际贸易杨格定理产业结构动态比较优势
Consumers' Perception of Risks,Awareness of Products and Willingness to Pay: A Case Study of Organic Milk
2014年
Based on survey data from Ji'nan city and some other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this paper conducted a research on consumers' perception degree of the food safety risk,and the awareness degree about organic food. Then taking organic milk as an example,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ustomers' buy willingness to pay for organic milk were analyzed by binary logit model and the willingness to pay was also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sumers' food safety risk perception degree is high,and the awareness about organic food is low. The consumers' age,level of education,whether the family has children below 12 years old,whether the family has a man( woman) older than 60years,health situation self-evaluation,organic food cognition and food safety risk perception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customers' willingness to pay organic food.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the consumers were willing to pay a price premium of 60% for organic milk above ordinary milk.
Yingjun XUShijiu YINMo CHENYang GAO
关键词:ORGANICFOODPERCEPTIONRISKSAWARENESS
“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学基础再发现
<正>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存在性、概念的逻辑性及具体表现等基本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但是不可否认,"中等收入陷阱"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最重要的经济学热点主题之一。越来越多的知名学者参与到"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讨论甚至争论之...
杜曙光刘刚
文献传递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竞争优势新视角——从离散的“产品空间”到连续的“策略空间”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中等收入陷阱"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当前"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视角集中在以"产品空间"为代表的离散性竞争优势视角。这一视角能够深刻揭示"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但是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出路方面却难有作为。引入乔治·斯托克提出的竞争优势"策略空间"理论,为"中等收入陷阱"研究提供一个连续性的竞争优势视角,并在新视角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中国当前面临的本地市场效应与供应链优势,探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新路径。
毛海涛宋建刘刚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竞争优势速度经济劳动力成本优势规模经济
文化何以值钱:文化要素计价的经济学思考
2016年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文化变得更加重要,世界各国也意识到文化所带来的经济价值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文化何以值钱,文化所贡献的价值能否计价的问题并没有得以解决。文章从对文化产品的计价过渡到文化要素计价的问题上,指出文化之所以有价值的是因为文化形成了产品差别化,从而获得垄断经济利润。而知识产权作为文化要素经济价值的载体,在会计计价中以无形资产账户体现。因为无形资产的价值是可以计价和评估的,从而文化的经济价值也是可以明确量化的。
吴佳颖刘刚
关键词:文化要素产品差别化无形资产
不同国家产业升级环境的比较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方法
2014年
中国现处于中等收入阶段,进入到这一阶段后产业能否顺利转型升级关系到中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使用层次分析法对中国产业升级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在评价过程中,从人力资源水平、创新研发能力、高新技术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对这四个方面分别选取多个度量指标进行评价。选择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巴西、南非这六个国家作对比,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明晰中国在产业升级方面处于什么水平、与优势国家的差距及未来的努力方向。
李亚男杜曙光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江苏省经济增长中存在结构红利还是成本病?——基于2000-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使用修正的偏离—份额法和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法对2000-2013年江苏省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进行了分解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江苏省经济增长中的结构红利效应逐年减小,而技术进步效应逐年增大并占主导地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逐期递增并超过资本要素增长的贡献,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中,结构变迁效应逐渐让位于技术进步效应。研究得到如下启示:经济发展中的结构红利效应与成本病效应可能会同时存在,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调结构"与"稳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立新孙立扬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结构红利成本病
三维企业边界与多元化经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一体化战略的统一性
2013年
企业最根本的决策是选择"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即企业的边界命题。就量化模型而言,关于"生产多少"的角点解,同时也是"生产什么"的最优解。企业生产决策的选择范围并不局限于某一条纵向产业链内部,跨越不同产业链的横向延伸成为企业边界治理的重要内容。局限于纵向产业链讨论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替代关系,不能揭示企业边界演变的全部内涵。同时,交易成本不是决定企业边界的唯一因素,构建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相统一的分析框架是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三维企业边界模型说明,在传统研究中,战略层面的"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形成的"成本节约机制"在逻辑指向上呈"交错互补"关系,容易造成理论错位。将这些概念纳入三维企业边界模型统一的分析框架,不仅可以澄清相关理论错位,还可以综合生产资源和交易资源的影响,系统研究企业在专业化生产和多元化经营方面错综复杂的决策过程,揭示出众多尚未获得深入研究的理论空间。
杜曙光刘刚
关键词:多元化经营一体化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中等收入陷阱”的提出、产生诱因及我国面临的挑战
2015年
我国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也迈上一个大台阶。但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还未取得真正突破。我国面临着经济要素成本上升、比较优势逐渐弱化、创新驱动能力不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问题,"中等收入陷阱"直面而来。以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审视能否有效破解"中等收入陷阱",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能否成功、继而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点,需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王新新杜曙光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经济转型发展动力
中国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条件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正处在由中上等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国家迈进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但中国具有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条件:我国的社会体系和决策体系稳定是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条件;我国改革开放的探索、实践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积累了宝贵财富和经验;我国的经济发展实力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的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空间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和引领条件;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重大机遇。
王新新杜曙光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经济社会转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