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3028Y)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4
相关作者:张志斌冉慧敏赵庆朱浩清李艳永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震
  • 4篇震源
  • 3篇震源机制
  • 3篇震源机制解
  • 2篇地震序列
  • 2篇M
  • 1篇单纯形
  • 1篇单纯形法
  • 1篇地震波
  • 1篇地震震源
  • 1篇地震震源机制
  • 1篇地震震源机制...
  • 1篇断层
  • 1篇应力场
  • 1篇余震
  • 1篇余震序列
  • 1篇震波
  • 1篇震源深度
  • 1篇双差
  • 1篇双差定位

机构

  • 5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4篇张志斌
  • 3篇冉慧敏
  • 2篇赵庆
  • 2篇李艳永
  • 2篇朱浩清
  • 1篇魏斌
  • 1篇上官文明
  • 1篇裴亮

传媒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内陆地震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12年6月30日新疆新源-和静M_S6.6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被引量:7
2014年
利用CAP方法反演了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MS6.6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反演得到MS6.6地震节面Ⅰ的参数为:走向299°,倾角68°,滑动角164°;节面Ⅱ的参数为:走向35°,倾角75°,滑动角23°;P轴方位角166°,倾角5°,T轴方位角258°,倾角26°;矩震级Mw为6.3;矩心深度为21km。此次地震序列破裂优势方向为NWW,倾角以60°-90°为主,滑动角以±180°±30°为主;P轴方位的优势取向为近NS向,T轴优势取向为近EW向。初步分析表明,主震节面Ⅰ为发震断层,是走向为NWW、近乎直立的左旋走滑断层。此次6.6级地震震源断错性质和主压应力方向以及序列P轴优势方位与震源区周围构造应力场特征基本一致。
冉慧敏张志斌赵庆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
2014年7月9日麦盖提M_S 5.1地震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断层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北京时间2014年7月9日麦盖提县发生M_S 5.1地震,基于新疆地震台网数字波形资料,利用CAP方法反演本次地震及附近区域2009—2014年M_S 3.0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得到麦盖提M_S 5.1地震节面Ⅰ的参数为:走向0°,倾角80°,滑动角-169°;节面Ⅱ的参数为:走向268°,倾角79°,滑动角-10°;P轴方位角224°,倾角15°;T轴方位角314°,倾角1°。经震源机制解和地质资料综合研究认为,节面Ⅱ为可能破裂面。该区域地震以走向滑动为主,构造应力场主要表现为受近南北向挤压为主的应力场作用,局部叠加塔里木块体和南天山扭力作用。
张志斌李艳永朱浩清裴亮
关键词:发震断层震源机制解应力场
2013年1月29日哈萨克斯坦M_S6.1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北京时间2013年1月29日,哈萨克斯坦发生M S6.1地震,为了提高对地震震源机制解的认识,并进一步了解震源区的应力场特征,利用CAP方法反演了此次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表明,M S6.1地震节面Ⅰ的参数:走向241°,倾角80°,滑动角7°;节面Ⅱ的参数:走向150°,倾角84°,滑动角170°;P轴方位为196°,倾角2°,T轴方位为105°,倾角12°;矩震级M W为6.1;矩心深度为13km;震源类型是左旋走滑型。此次地震序列破裂优势方向为NEE—SWW,倾角以30°~60°居多,滑动角以60°~120°、-60°^-120°居多;P轴方位的优势取向为近NE—SW向,接近水平的居优;T轴优势取向为近SEE—NWW向,接近垂直的居优;震源机制类型以倾向滑动型为主。反演结果与断层的分布、余震分布及哈萨克斯坦中天山(伊犁盆地西部)NEE—SWW向应力场有很好的一致性。
冉慧敏上官文明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
2014年新疆于田M_S7.3地震及余震序列定位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使用区域一维速度模型,利用单纯形法,结合和田台阵的方位角测定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主震位置。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于田主震和465次余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表明:NS、EW和UD3个方向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13km、0.14 km、0.15km,平均走时残差为0.012s。余震整体分布呈北东向展布,并向主震的西南和北东两个方向延伸,主震的西南方向长近40km、宽约30km,北东方向长近20km、宽约20km,震源深度集中在5-15km。余震序列的空间形态沿破裂显示了分段和非均匀特征:主震的西南方向地震数量较多,展布较宽,且近南北向分布,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5-15 km之间;北东方向地震较少,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5-10km之间;靠近山脉的地震震源要比远处的深。余震序列的时间特征为在震后的3天内,震源深度集中在5-15 km,此后的震源深度集中在5-10km,震源深度总体呈现变浅的趋势。
冉慧敏魏斌张志斌赵庆
关键词:单纯形法方位角双差定位重定位
基于地震波反演研究南天山中西段的震源深度被引量:3
2015年
南天山中西段位于塔里木块体与西昆仑之间,地震频发。本文利用基于波形反演的CAP方法对南天山中西段地震震源深度进行了反演,得到的震源深度与用到时定位得到的震源深度进行了对比,发现用到时定位得到的震源深度整体偏浅。同时,南天山中段山前地区震源深度比南天山中段中部地区震源深度浅,南天山由西往东呈现震源深度变浅的趋势。南天山中西段震源深度整体分布在15--23km,有明显的地震活动深度下界。
张志斌朱浩清李艳永
关键词:震源深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