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759)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傅明张志奇廖威明邬培慧黄志宇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关节
  • 3篇髋关节
  • 3篇髋臼
  • 3篇发育不良
  • 2篇旋转截骨
  • 2篇旋转截骨术
  • 2篇置换术
  • 2篇髋关节发育
  • 2篇髋关节发育不...
  • 2篇髋臼旋转截骨...
  • 2篇下肢
  • 2篇截骨
  • 2篇截骨术
  • 2篇假体
  • 2篇关节发育
  • 1篇预后
  • 1篇植骨
  • 1篇置换术后
  • 1篇术后
  • 1篇术式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傅明
  • 4篇张志奇
  • 3篇黄志宇
  • 3篇廖威明
  • 3篇邬培慧
  • 2篇黄广鑫
  • 2篇向珊珊
  • 2篇杨子波
  • 1篇白波
  • 1篇何爱珊
  • 1篇盛璞义
  • 1篇康焱
  • 1篇方淑莺
  • 1篇刘进
  • 1篇陈艺
  • 1篇王秉钧
  • 1篇孙红

传媒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髋臼旋转截骨术时髋臼后上方植骨前后髋关节生物力学的改变及其对比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在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时于髋臼后上缘旋出部分上方进行植骨并检测植骨前、后髋关节生物力学的变化,为临床进行该类手术时髋臼后上方是否需要植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将7具人体防腐骨盆标本建立成髋关节发育不良模型,测定每具标本模型髋关节所受应力的初始应变值α,在每具标本的同一侧做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再测定应变值β,然后,于旋转截骨后的髋臼后上缘旋出部分上方加骨块进行植骨,再测定应变值β’。应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比较植骨前后髋关节间应力的改变程度在不同压力负荷时有无差别。结果植骨前后组的对比中,当压力负荷为100N时,t=0.254,P>0.05;200N时,t=-0.542,P>0.05,可以认为植骨前后两组间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植骨组多数标本的绝对数值要优于非植骨组。结论髋臼旋转截骨后,在髋臼旋出部分后上方进行植骨,能使股骨头所受的应力更趋于合理分布,而且,待植骨块与宿主骨完全愈合后,能较好地增加髋臼后上方骨的储备量。
向珊珊陈艺傅明张志奇杨子波白波廖威明
关键词: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旋转截骨术骨移植
髋臼旋转截骨术及Chiari截骨术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生物力学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比较髋臼旋转截骨术及Chiari截骨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后对髋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取8具成年女性骨盆标本,切除双侧髋关节髋臼后沿和上沿,使其股骨头中心点垂线与髋臼外侧边缘夹角<20°,制备DDH模型;然后于左侧行髋臼旋转截骨术,右侧行Chiari截骨术。分别对正常标本、DDH模型及两种截骨术后标本,于材料试验机上以5 mm/min速率加载至600 N测量髋关节应变值。结果正常标本左、右侧髋关节应变值分别为845.63±533.91及955.94±837.42;DDH模型应变值明显增加,左、右侧分别为1 439.03±625.23及1 558.75±1 009.46,约为正常标本的2倍。结合形态学、影像学检查,提示DDH模型制备成功。髋臼旋转截骨术后髋关节应变值为574.94±430.88,较DDH模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6,P=0.004)。Chiari截骨术后髋关节应变值为1 614.81±932.67,与DDH模型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8,P=0.841)。髋臼旋转截骨术后髋关节应变值与术前应变值之差显著低于Chiari截骨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8,P=0.023)。结论髋臼旋转截骨术缓解DDH髋关节病理性应力的效果优于Chiari截骨术。
傅明张志奇向珊珊刘进黄广鑫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旋转截骨术CHIARI截骨术
采用生存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 :对选择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比较两种术式对老年人转子间骨折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60岁以上选择内固定或关节置换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选择内固定手术治疗组83例,男32例,女51例;年龄61.44~98.75岁,平均(78.52±7.98)岁。关节置换组27例,男8例,女19例;年龄71.82~96.54岁,平均(79.99±6.11)岁。观察两组患者的当前生存情况,第1、2、5年总体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期;两组患者第1、2年死亡率;两组患者第1、2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期。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125个月,平均(46.93±29.53)个月。所有患者伤口甲类愈合,无院内死亡病例。其中31例患者死亡,79例患者存活,生存分析显示全部110例患者的1、2、5年生存率分别为(90.7±2.8)%、(82.5±3.9)%和(57.6±6.5)%,平均生存期为(84.137±5.902)个月。内固定组术后1、2年死亡比例分别为7.2%和12.0%,关节置换组分别为14.8%和2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固定组1年生存率为(92.6±2.9)%,2年生存率为(85.8±4.3)%,平均生存期为(87.508±6.063)个月,关节置换组分别为(85.2±6.8)%和(73.9±8.5)%,平均生存期为(67.294±11.18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2,P〈0.05)。结论 :选择内固定手术较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情况较佳。
杨子波王秉钧邬培慧黄志宇傅明廖威明何爱珊康焱
关键词:髋骨折预后
髋臼假体上移放置对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长度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髋臼假体上移放置对伴有患肢短缩的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长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6例,男5例,女21例;年龄36-80岁,平均62.7岁。CroweⅠ型12例、Ⅱ型8例、Ⅲ型6例。患肢较对侧均有短缩,平均(10.00±5.07)mm。Harris髋关节评分(42.30±12.84)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59.08±13.84)分。采用TraumaCad软件进行术前设计,确定髋臼假体能获得自身稳定的最小上移幅度。术中根据髋臼骨量适当上移髋臼旋转中心,使髋臼假体获得70%以上的骨性包容。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73个月,平均36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91.18±7.09)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9.85±3.75)分。患肢平均延长(9.23±7.54)mm,8例患肢延长肛5mm、5例延长6-10mm、5例延长11-15mm、7例延长〉15mm、1例较术前短缩增加1mm。髋臼假体上移0-5mm10例,患肢延长(6.60±6.72)mm,术后双下肢长度差(-3.70±6.43)mm;上移6-10mm7例,患肢延长(11.90±5.64)mm,术后双下肢长度差(1.71±6.24)mm;上移〉10mm9例,患肢延长(10.11±9.35)mm,术后双下肢长度差(O.56±7.70)mm;三组术后患肢长度变化和双下肢长度差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变异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髋臼假体上移放置对下肢长度的恢复无明显不良影响,近期疗效满意。
黄志宇张志奇傅明黄广鑫邬培慧余宝禧盛璞义廖威明
关键词:髋脱位关节成形术
术前下肢对线畸形对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假体位置与术后下肢对线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术前下肢对线畸形对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假体安装角度以及术后下肢对线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198例(245膝)因退行性骨关节炎行初次TKA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175例;年龄43-90岁,平均67岁。单膝151例,双膝47例。病程1个月-30年,中位时间8.99年。于下肢全长正位X线片测量术前及术后1周股骨与胫骨机械轴线夹角(femorotibial angle,FT),分别代表手术前后下肢对线角度;术后1周股骨机械轴线与关节线夹角(mechanical femoral angle,MF)、胫骨机械轴线与关节线夹角(anatomical tibial angle,AT),分别代表股骨、胫骨假体安装角度。对手术前后FT及MF、AT进行相关分析。根据术前下肢对线畸形程度将患者分为5组:内翻畸形≥20°组(A组)、内翻畸形10-20°(B组)、内翻畸形≤10°(C组)、外翻畸形〈10°(D组)、外翻畸形≥10°(E组),对各组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记录术后下肢对线优良率。结果 245膝手术前后FT分别为(171.53±9.12)、(177.38±3.57)°,术后MF及AT分别为(89.00±2.68)、(88.62±2.16)°。术前FT与术后FT及MF相关(r=0.375,P=0.000;r=0.386,P=0.000),与AT无相关(r=0.024,P=0.710)。术后FT与MF、AT亦相关(r=0.707,P=0.000;r=0.582,P=0.000)。各组组内术后FT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前F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与B、C、D、E组比较,B、C组分别与D、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及D、E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术后下肢对线优良率为70.2%(172/245),A、B、C、D、E组分别为27.8%(5/18)、66.0%(62/94)、74.4%(67/90)、88.9%(32/36)、85.7%(6/7);各组间下肢对线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A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余宝禧方淑莺傅明张志奇邬培慧黄志宇孙红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假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