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1006039)

作品数:6 被引量:68H指数:4
相关作者:韦方强苏鹏程熊俊楠江玉红张少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石流
  • 3篇泥石
  • 3篇泥石流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震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源数据
  • 1篇灾害
  • 1篇灾害成因
  • 1篇水土
  • 1篇投影寻踪
  • 1篇土地利用
  • 1篇泥石流预报
  • 1篇群发
  • 1篇群发性
  • 1篇汶川地震
  • 1篇危险性
  • 1篇系统集成
  • 1篇流域尺度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四川省气象局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作者

  • 4篇韦方强
  • 3篇苏鹏程
  • 2篇江玉红
  • 2篇杨红娟
  • 2篇熊俊楠
  • 2篇张少杰
  • 1篇胡学华
  • 1篇冯汉中
  • 1篇程尊兰
  • 1篇韩光中
  • 1篇石勇国
  • 1篇张继
  • 1篇游勇
  • 1篇谢贤健
  • 1篇徐爱松

传媒

  • 2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测绘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四川省区域泥石流预报系统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基于水土耦合机制的泥石流预报方法采用小流域为基本预报单元,较为完整地体现了流域尺度上泥石流的形成过程,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基于该预报方法,借助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功能、Fortran高效的计算能力和C#优秀的可视化界面设计功能,设计并实现了具有较好人机交互界面的四川省区域泥石流预报系统.以2013年7月9日四川省境内大规模泥石流灾害事件作为系统的检验实例,运行结果表明:系统不仅具有运行稳定,操作简单,运算速度快和自动展示预报结果的特点,而且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较低的漏报率和误报率.所以,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预报精度均能很好地满足泥石流减灾的需求.
刘敦龙张少杰杨红娟
关键词:流域尺度
基于水土耦合的泥石流预报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4年
为提高泥石流业务预报的准确性,满足泥石流减灾的需求,运用GIS技术,设计并实现基于流域水土耦合机制的区域泥石流预报系统。通过分布式水文模型和非饱和土极限平衡法实时评估每条泥石流流域内的水土混合物密度ρ,利用ρ判定区域内每条泥石流流域内发生泥石流概率的大小,实时发布泥石流预警信息。以四川省为研究区,以2013年7月9日特大降雨过程诱发大规模泥石流灾害事件作为系统的验证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且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能够很好地满足泥石流减灾需求。
刘敦龙张少杰杨红娟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泥石流系统集成
基于多源数据的四川省GDP公里格网化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空间化是地理、社会、经济等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以行政区为单元的经济统计数据难以反映单元内详细分布的问题,通过分析一、二、三产业GDP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对第一产业建立面积加权的空间化模型;第二产业中水电业建立装机容量加权的空间化模型,其余第二产业建立面积加权模型;第三产业中交通业建立路网长度加权的空间化模型,其余第三产业基于城镇规模,建立距离衰减加幂指数模型.以建立的模型进行四川省2009年GDP空间化实验,得到1km2的格网GDP空间分布数据,分析表明四川省GDP高值区分布在以成都市为中心的成都经济区,较真实地反映了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特征,其结果对灾害风险评估、区域经济分析、资源环境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熊俊楠韦方强苏鹏程江玉红
关键词:土地利用GDP格网
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滑坡危险性等级评价被引量:11
2015年
危险性评价是滑坡灾害预防与减灾工作首要解决的重要内容.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以山地灾害频发区——小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坡度、土体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这3个评价指标构建滑坡危险性分级评价指标体系,将投影寻踪技术运用到滑坡危险性等级评价中,对评价样本的各指标因素进行线性投影,以最优投影方向所对应的投影特征值作为评价依据,建立了滑坡危险性等级综合评价模型,绘制了滑坡危险性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极高危险区、高危险区、中等危险区、低危险区和极低危险区的面积比例为14.28∶9.41∶69.12∶7.00∶0.19;根据所建立的5级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60个土质滑坡点资料进行了验证,在占研究区总面积23.69%的高、极高危险区的小范围内,实际发生土质滑坡数量45个,占总土质滑坡数量的75.00%;中等危险性级别以上区域拥有的土质滑坡数量占全部土质滑坡的96.67%;不同危险性级别的滑坡体积方量统计结果表明,滑坡体积方量密度随危险性级别的提高而迅速增加.对比评价结果及实测结果可知,投影寻踪分级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证实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为滑坡危险性评价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谢贤健韦方强张继石勇国韩光中胡学华
关键词:投影寻踪滑坡危险性
基于谱间特征与多种指数分析的居民地信息提取方法被引量:10
2013年
本文在分析现有居民地提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将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比值居民地指数(RRI)相结合进行居民地信息提取的方法。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通过光谱采样及各类地物在4种指数上的取值分析,建立模型进行居民地信息提取及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可以实现居民地信息的自动提取,能提高居民地与裸地的可分性,减少背景地物的影响,总体精度为91.08%。
熊俊楠韦方强江玉红苏鹏程
关键词:NDBIMNDWISAVIRRI
“8.13”四川清平群发性泥石流灾害成因及其影响被引量:24
2011年
汶川地震触发的大量崩塌滑坡改变了泥石流流域的物源条件,地震灾区震后泥石流活动呈现出愈加明显的高频率、群发性、大规模的特征。地处四川省绵竹市西北部的绵远河上游震后已多次暴发了泥石流。2010-08-13和08-18,在局地暴雨诱发作用下,绵远河上游的清平乡和天池乡境内的24条沟谷同时暴发了泥石流,冲出的固体物质高达1.08×107m3,其中仅清平乡附近,泥石流堆积扇规模就达到7.62×106m3,泥石流淤满河道形成了1.5 km2的堰塞体,致使14人死亡和失踪,清平乡境内大量震后重建的民房遭淤埋,泥石流多次中断九环线的重要支线——绵(竹)茂(县)公路汉旺-清平段,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3亿元。此次群发性泥石流灾害剧烈的改变着震后局部的河流微地貌形态,对灾后恢复重建和发展规划也将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从汶川地震对绵远河上游泥石流流域物源条件的影响分析入手,着眼于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分析了2010-08-13(简称"8.13")特大群发性泥石流的成因:汶川地震后绵远河上游两侧支沟内积聚的巨量固体松散物源是此次泥石流形成的前提条件;1 h雨强达37 mm、累计达203.5 mm的高强度暴雨是泥石流最直接的激发因素。泥石流物源区和堆积区的堆积物颗粒分析结果表明,泥石流以粘性泥石流活动为主。作为汶川地震后典型的次生山地灾害链过程,泥石流活动是自然地貌演化的必然结果,但此类远远超越常规规模和频率的泥石流灾害的影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建议对危害居民点的重点沟谷提高泥石流治理标准,调整汛期的防洪方案。
苏鹏程韦方强冯汉中游勇程尊兰徐爱松
关键词:泥石流群发性汶川地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