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JL036)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东勋李欣欣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产业集群产生与演化中的知识共享机制——兼析河南长垣模式被引量:3
- 2011年
-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是两个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产业集聚现象可以是产业集群,也可以不是,只有那些形成了知识共享机制的产业集聚区,才能称之为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往往是从个别企业的成功创业、周边的群众性模仿逐渐形成的,而创业者则往往是在参与外部经济活动中通过价格感知发现比较优势和赢利机会,通过返乡创业而取得成功。因此,这种工业化的启动是一种市场化的过程所诱导出来的。
- 刘东勋
-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集聚知识共享机制外部规模经济
- 产业集群的新奥地利主义解释——以长垣县卫材产业为例
- 2012年
- 产业集群的关键特征是知识共享机制,产业集群的产生多是从开拓者的成功创业、社区的群众性模仿逐渐形成的。创业者往往是在开放条件下参与外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价格感知从而发现本地的比较优势和市场赢利机会,再返乡创业而取得成功。
- 刘东勋
- 关键词:产业集群知识共享机制
- 河南省制造业的工资、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 2015年
- 笔者根据2001年~2012年《河南统计年鉴》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了河南省制造业各行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多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RCL较低,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随着投资的增加,人均资本升高,会进一步提升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河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
- 刘东勋李欣欣
- 关键词:工资比较优势产业转移
- 中国各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粮食安全和粮价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根据1997-2010年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的粮食播种面积排名和粮食产量排名的关系所做的分析表明,各地粮食产量主要受制于粮食播种面积,对1988-2011年26个省份的粮食生产函数分析验证了此结果。那些地广人稀的省份,如黑龙江、内蒙古、江西等省(区),机械化程度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显著;沿海发达省份如山东、辽宁等省的有效劳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显著。人力相对缺乏的新疆有效劳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显著。此外,其他大部分省(区)的粮食产量主要还是受制于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例和成灾面积比例等土地类生产因素。
- 刘东勋
- 关键词:粮食生产生产函数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