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2078)

作品数:13 被引量:130H指数:7
相关作者:颜佳新薛武强李波刘喜停马志鑫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栖霞组
  • 3篇中二叠世
  • 3篇灰岩
  • 3篇二叠世
  • 3篇成岩作用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意义
  • 2篇源岩
  • 2篇韵律层
  • 2篇早期成岩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烃源
  • 2篇烃源岩
  • 2篇泥灰岩
  • 2篇海相
  • 2篇白云岩
  • 2篇沉积岩
  • 1篇地球
  • 1篇地质微生物学

机构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成都地质矿产...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不来梅大学

作者

  • 11篇颜佳新
  • 7篇薛武强
  • 6篇李波
  • 4篇刘喜停
  • 4篇马志鑫
  • 2篇李傲竹
  • 1篇韩鸿印
  • 1篇伍明
  • 1篇刘喜停
  • 1篇姚尧
  • 1篇申欢欢
  • 1篇胡宗杰
  • 1篇杨蔷薇

传媒

  • 3篇地球科学(中...
  • 2篇沉积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Scienc...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南中二叠统栖霞组海相烃源岩形成的地球生物学过程被引量:7
2014年
华南中二叠统栖霞组海相烃源岩是中国南方四套区域性烃源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意义.前人的研究成果表明中二叠世栖霞期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和相对缺氧的环境,但是对于高生产力和缺氧环境的形成机制一直存有争议.本文利用地球生物学正演评价的思路,整合研究程度相对较高的四川广元上寺剖面的研究成果,对华南栖霞组海相烃源岩的形成过程进行了阐述.利用现实主义原理,恢复了栖霞期的古洋流格局,认为较高的生产力是海平面上升诱发的赤道上升流的结果,其营养元素来自沿赤道自西向东的赤道潜流.高生产力输出大量有机质而消耗水体中的可溶氧,形成栖霞组独特的古氧相特征.在水体较深的生境型中,有机质经过厌氧氧化作用而被保存,成为栖霞组海相烃源岩的物质基础.地球生物学为研究栖霞组海相烃源岩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喜停颜佳新薛武强马志鑫李波
关键词:栖霞组烃源岩生产力
白云岩有机成因模式:机制、进展与意义被引量:40
2010年
白云岩是一种常见的碳酸盐岩,它广泛分布在古代碳酸盐岩台地中,却很少见于全新世沉积物中,这构成了一个未解之谜。近20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早期成岩过程中微生物参与的硫酸盐还原反应、甲烷生成和厌氧氧化反应以及有氧呼吸作用能够促进白云石的沉淀:细菌细胞和胞外聚合物(EPS)带有负电荷,能够聚集溶液中Mg2+和Ca2+;同时上述氧化还原反应产生HCO3-,提高了孔隙水中反应物的浓度;这样在细菌细胞周围形成一个对白云石超饱和的微环境,有利于白云石的沉淀。这是一种新的白云石成因模式,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是影响白云石形成最重要的因素,特殊的球状形态和碳同位素特征是鉴别有机成因白云石的重要标志。白云岩有机成因模式为认识地质历史时期大套白云岩的成因、探索"白云岩之谜"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波颜佳新刘喜停薛武强
关键词:白云岩微生物活动早期成岩球状
黔南罗甸沫阳中二叠世茅口组风暴岩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黔南罗甸沫阳剖面中二叠世茅口组以海相碳酸盐为主,下部地层中发育风暴岩,露头特征明显,主要以介壳灰岩为识别标志。风暴沉积构造包括底面侵蚀构造、截切构造、波痕层理、递变层理、块状层理等。风暴沉积主要包括一个底面构造A和B、C、D、E等四个沉积单元:A.侵蚀底面,代表风暴流对海底沉积物的作用;B.介壳灰岩层,代表风暴浪、风暴涡流沉积;C.粒序层,代表风暴衰减期重力分异沉积或风暴浊流沉积;D.块状层,代表风暴快速悬浮沉积;E.波痕层理段,代表风暴衰减后期沉积。它们共组成4种风暴沉积序列,分别代表不同深度的风暴沉积,反映了不同的风暴沉积作用和风暴流的类型。沫阳地区风暴沉积的沉积特征表明,该区风暴沉积主要发育于风暴浪基面之上的内陆棚沉积环境,风暴强度大,为近源风暴岩。仅个别风暴沉积发育于风暴浪基面之下的外陆棚沉积环境,为风暴引起的浊流沉积,为远源风暴岩。风暴岩类型的正确识别,对确定该区沉积相与深入认识扬子碳酸盐台地南部边缘沉积演化提供参考依据。
薛武强李波颜佳新申欢欢
关键词:中二叠世风暴岩
灰岩—泥灰岩韵律层的差异成岩作用被引量:15
2012年
灰岩—泥灰岩韵律层包括结核状灰岩到灰岩和泥灰岩互层,广泛分布在陆棚及深海环境中,出现于各地质时期,是研究高分辨率地层学和环境恢复的理想工具。但是成岩作用在灰岩—泥灰岩韵律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一直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差异化学压实成岩作用加强了原始沉积的差异,有的学者认为成岩作用不仅能够强烈歪曲原始环境特征,还可以通过自身成岩作用形成与原始沉积特征类似的现象。灰岩—泥灰岩韵律层中的差异成岩作用是指泥灰岩中的不稳定碳酸盐矿物在海底成岩环境中经过溶解、迁移和在灰岩中再沉淀,导致灰岩层没有明显被压实,而泥灰岩层受到明显压实。本文重点评述了差异成岩作用发生的环境和过程,并对与之相关的胶结物来源问题和有机质在早期成岩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并以华南中二叠统栖霞组韵律层为例,探讨了差异成岩作用在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刘喜停颜佳新薛武强
关键词:灰岩泥灰岩栖霞组
四川广元地区中二叠世斑状白云岩成因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4
2012年
斑状白云岩在碳酸盐岩地层中较为常见,其成因存在不同的解释.四川广元中二叠世栖霞组中部发育一套厚层斑状白云岩,形成于浅滩相沉积环境.白云岩主要由等粒自形晶白云石和不等粒镶嵌状白云石构成,含少量的鞍形白云石.阴极发光显示白云石具有4期环带结构:(Ⅰ)中心不发光的雾心;(Ⅱ)中间发橙色光的窄亮边;(Ⅲ)次外围不发光的环带;(Ⅳ)最外围发暗红色光的环带.白云岩和宿主灰岩的δ13C分别分布在+2.17‰~+3.19‰PDB和+1.39‰~+2.58‰PDB;δ18O分别分布在-1.7‰~-5.45‰PDB和-3.66‰~-6.38‰PDB.白云岩和灰岩的δ13C呈正相关,表明白云岩继承了灰岩的碳同位素值,而δ18O变化趋势不一致表明白云岩的氧同位素受到流体改造作用较强.综合研究表明,该套白云岩的形成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1)准同生期富镁流体回流渗透交代灰泥基质成核期,形成了环带(Ⅰ);(2)浅埋藏阶段,形成了环带(Ⅱ)和(Ⅲ);(3)热液流体的注入,形成环带(Ⅳ),同时在裂隙中形成了鞍形白云石胶结物;(4)白云石粒间孔隙的充填和改造.
李波颜佳新薛武强马志鑫李傲竹
关键词:二叠纪白云岩阴极发光
广西来宾中二叠世碳酸盐岩沉积特征与孤立台地演化被引量:4
2012年
孤立浅水碳酸盐台地是黔桂地区晚古生代古地理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张伸展的区域构造背景和台缘同沉积断裂的差异升降对其发展演化的控制作用一直是关注的焦点.来宾铁桥剖面位于来宾-合山孤立碳酸盐台地东南边缘,本文以该剖面茅口组为重点,研究台地-盆地转变过程中该台地边缘的沉积特征和相带构成,探讨该孤立台地边缘沉积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宏观和微相沉积特征表明,茅口期下部地层(第1旋回)为典型的开阔台地相沉积;中上部地层以斜坡相和盆地相硅质岩、硅质灰岩为主,仅在第2-3旋回顶部出现巨厚层块状灰岩.相带分布的详细调查结果显示,第2旋回顶部的巨厚层块状灰岩(114层)为透镜状,主要由开阔台地相沉积构成,内部发育生物碎屑滩相沉积薄层和小的以障积岩为代表的海绵-钙藻生物礁.这种以盆地相和斜坡相硅质沉积为主,夹浅水灰岩透镜体的地层序列,是来宾-合山孤立碳酸盐台地在此期间萎缩的反映.但是该地层序列记录的海平面变化周期,与扬子稳定地台区同期地层记录完全同步,甚至在海平面变化幅度上也无本质差别,意味着台缘同沉积断裂在该孤立台地演化中的作用并非如前人认为的那么重要;相反古海洋条件对该类孤立台地演化的影响值得今后研究注意.
姚尧颜佳新李傲竹
关键词:台地演化茅口期
四川广元中二叠统栖霞组似球粒灰岩微相特征及沉积学意义被引量:17
2011年
四川广元上寺中二叠统栖霞组中段发育碳酸盐岩浅滩相。露头观察、镜下分析得出,其颗粒类型中,似球粒、包粒十分丰富,占较大比重。研究层段识别出粪球粒、巴哈马似球粒、微生物似球粒三种类型。其中以巴哈马似球粒最为常见,它是由生物碎屑的泥晶化导致的。基于颗粒类型、沉积组构的详细观察和微相分析,得出研究层段总体沉积环境为似球粒为主的浅滩,包括滩体、滩缘、滩间三个亚环境。相对前人得出的生物碎屑滩,似球粒滩形成的水体能量相对较低。而且,这种似球粒滩在华南二叠纪地层中分布广泛。识别这种似球粒滩并对其颗粒组成、形成环境及空间展布进行深入研究,对认识华南二叠纪的沉积古地理格局将具有重要意义。
马志鑫李波颜佳新薛武强
关键词:沉积环境栖霞组
海相沉积岩磁化率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5年
磁化率作为最基础的环境磁学参数,在地层对比划分、环境气候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弄清磁化率的影响因素,对保证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具有关键意义。沉积岩(物)中磁性矿物的来源复杂,主要分为碎屑来源和自生成因两种。气候变化、海平面波动、碳酸盐产率、火山作用、陨石撞击等影响碎屑来源的磁性矿物,而磁性矿物还原作用、热液流体活动、趋磁细菌生产等因素影响自生成因的磁性矿物,这些因素综合决定了沉积岩的磁化率。
李波王艳颜佳新
关键词:环境磁学磁化率沉积岩成岩作用古气候
铁元素对海相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铁元素是地壳中丰度最高的元素之一,在海相沉积物成岩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铁元素作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微营养元素,影响海相沉积物中有机质的输入,其在早期成岩阶段与硫化物和磷元素的耦合关系,可以促进或者降低有机质的保存;铁元素在海相沉积物早期成岩过程中可以改变孔隙水的化学性质,影响亚稳定碳酸盐矿物的保存,导致碳酸盐沉积物的溶解与胶结;铁元素在早期成岩过程中赋存状态的改变对海相沉积物的磁学性质有重要的影响,成岩作用可能削弱或者产生二次磁学信号;铁元素在异化铁还原过程中发生同位素分馏,对古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上述过程与铁元素的赋存状态和有机质分解过程相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关研究对识别地质历史中的缺氧事件、海相烃源岩的形成过程、碳酸盐沉积的模拟以及全球碳循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有重要意义。
刘喜停颜佳新
关键词:铁元素异化铁还原早期成岩作用海相沉积物
华南栖霞组灰岩—泥灰岩韵律层的成因被引量:18
2014年
华南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了一套特殊的碳酸盐岩地层,该套地层富含有机质和硅质结核,是中国南方四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之一.在野外露头上,灰岩-泥灰岩韵律层因为其抗风化能力不同而受到广泛关注,其在整个华南栖霞组分布广泛.其中,灰岩层富含各种生物碎屑,主要包括钙藻、有孔虫和腹足,其次还有腕足,棘皮类和介形虫,偶尔见苔藓虫和三叶虫.灰岩层中较好的保存了易碎的钙质藻类,说明灰岩的胶结作用发生在成岩早期,没有明显压实作用的痕迹.泥灰岩以粒泥生物碎屑灰岩和黑色钙质泥岩为主,主要的生物碎屑以腕足和介形虫为主.生物碎屑都非常破碎,壳体大都平行层面,颗粒之间发育大量压溶缝,说明泥灰岩层经历过强烈的成岩压实作用.基于对灰岩-泥灰岩韵律层的生屑类型和成岩现象的分析,提出差异成岩作用来解释该套地层的形成过程:泥灰岩层中不稳定的文石在早期成岩过程中溶蚀,然后迁移到灰岩层中形成方解石胶结灰岩层;随后机械压实作用和化学压实作用主要发生在泥灰岩层中;最终灰岩-泥灰岩层由于差异成岩作用导致其抗风化能力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露头特征.其中文石溶蚀发生在海水埋藏环境,有机质的分解为其提供了动力来源,这与栖霞期较高的原始生产力相符合.
刘喜停颜佳新马志鑫薛武强
关键词:文石沉积岩栖霞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