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30103)

作品数:38 被引量:131H指数:8
相关作者:鲁安怀李艳丁竑瑞王长秋郝瑞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天文地球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生物学
  • 5篇理学
  • 2篇矿业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篇微生物
  • 14篇矿物
  • 10篇水钠锰矿
  • 9篇光电
  • 9篇催化
  • 7篇光催化
  • 7篇光电子
  • 7篇光谱
  • 6篇铁矿
  • 6篇离子
  • 6篇矿物学
  • 4篇电化学
  • 4篇铅离子
  • 4篇矿物学特征
  • 4篇降解
  • 4篇半导体
  • 4篇
  • 4篇PB
  • 3篇性能研究
  • 3篇真菌

机构

  • 59篇北京大学
  • 3篇国家地质实验...
  • 2篇中南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44篇鲁安怀
  • 41篇李艳
  • 29篇丁竑瑞
  • 14篇郝瑞霞
  • 10篇杨诗琴
  • 8篇王长秋
  • 7篇张慧琴
  • 6篇姜源
  • 6篇李岩
  • 5篇王鑫
  • 5篇王浩然
  • 5篇吴沣
  • 5篇丁聪
  • 4篇刘菲菲
  • 4篇曾翠平
  • 4篇杨晓雪
  • 4篇丁瑞
  • 3篇余萍
  • 2篇朱云
  • 2篇李艳

传媒

  • 14篇岩石矿物学杂...
  • 5篇中国矿物岩石...
  • 4篇地学前缘
  • 4篇矿物岩石地球...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矿物岩石...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矿物学报
  • 2篇地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化学通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Acta G...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Scienc...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2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20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14篇201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seudomonas putida MnB1氧化Mn^2+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Pseudomonas putida MnB1是存在于淡水和土壤中的锰氧化细菌。本文在中性条件下对MnB1锰氧化特性及锰氧化产物进行了研究。XANES结果显示,MnB1可将溶液中Mn(Ⅱ)氧化并形成Mn(Ⅳ)的锰氧化物;XRD结果进一步证实锰氧化物为δ-MnO2。MnB1的锰氧化性能受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其中Cd2+影响最大、Cu2+影响最小。在4μM Cd2+、6μM Pb2+、200μM Cu2+和20μmol/L Ni 2+的体系中,锰氧化速率和氧化量均有所降低,锰氧化量由208.5μM分别降至20.3μM、192.5μM、129.5μM和52.7μM。
张慧琴李艳李岩丁竑瑞鲁安怀
关键词:Δ-MNO2重金属离子
青海三岔河灰紫色软玉颜色定量表达与紫色成因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颜色是衡量宝玉石品质、价格的重要因素,对宝玉石颜色的量化研究一直是宝石科学关注的热点。在透射光条件下观察宝玉石颜色特征是珠宝行业中十分重要的手段。本研究致力于依赖光谱和光谱分析技术,建立一套依照透射法实现软玉颜色定量表达、颜色复原和确定致色机制的方法。以来自中国青海格尔木地区、具有渐变颜色特点的灰紫色软玉为例,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定量测量、结合国际照明委员会1976 CIE L*a*b*色度学模型转化及计算机软件处理(Adobe Photoshop),实现对特定厚度(1.0 mm)灰紫色软玉样品颜色的定量表达和颜色复原。样品浅色和深色区域复原的颜色与样品透射光下肉眼观察颜色较为接近,存在的色差可能与玉石样品的半透明多晶质结构有关。而对于紫色的致色机理,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我们发现微量元素Mn含量随颜色加深呈现递增规律。在较深颜色区域,光致发光光谱(PL)中检测到的以585 nm为中心的发射峰、UV-Vis光谱中以530 nm为中心的吸收峰,以及电子顺磁共振光谱(EPR)的六重超精细分裂峰都在指示Mn^(2+)是导致灰紫色软玉中紫色调的主要原因。本工作对于研究透射光条件下宝玉石样品颜色定量观测和表达提供了确切的实验方法依据,并为采用光谱学确定致色元素以及致色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信息。
罗泽敏沈锡田杨明星
关键词:软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CIE
3种典型富锰沉积物的形貌学与矿物学特征被引量:5
2017年
本文采集了3种典型的富锰沉积物样品,即岩石漆、树枝晶与土壤铁锰胶膜,并制作了相应的纵切片。运用光学显微镜、原位微区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EDX能谱仪分别对其形貌学与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石漆呈黑色致密层状、葡萄状,主要由水钠锰矿、赤铁矿、针铁矿、粘土矿物等组成,是一种高度混杂的沉积物。宏观上岩石漆与基岩有截然的接触面,发育有微层理结构,在微观上的表现即锰含量的周期性波动。树枝晶呈黑色分枝状,主要由锰钡矿组成,极端富锰而贫硅铝,与基质呈交织结构。土壤铁锰胶膜呈黑色粘稠层状,由水钠锰矿、赤铁矿、针铁矿、钛铁矿、粘土矿物等组成,可细分为外层黑褐色的富锰条带和内层黄棕色的富铁条带。这3种富锰沉积物的形貌学和元素分布特征与各自的成因机制密切相关。
许晓明李艳丁竑瑞李岩鲁安怀
关键词:树枝晶拉曼光谱矿物学
德兴铜矿地区土壤的基本特征及其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首先分析了江西德兴铜矿区周围土壤的微量元素和矿物组成特征,结果显示该地区重金属元素富集,且表层土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与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室内土柱淋滤实验结果表明,当总淋滤时间为451 h时,土壤对Pb2+的总吸附量为2 584.75 mg/kg,淋滤实验的前半期存在多种竞争吸附机制,后半期土壤对Pb2+的吸附基本达到动态平衡。淋滤后土壤矿物的相对质量分数发生了改变,粘土矿物有所减少。粘土矿物在不同土壤层对Pb2+的吸附能力也各异。
李子悦吴沣郝瑞霞
关键词:土壤矿物粘土矿物
几种常见矿物的中远红外发射光谱研究
本文利用热红外发射光谱研究了透闪石、蛇纹石、钠长石与白云石的红外发射光谱特征。通过对300cm650 cm的红外波段进行积分计算,发现钠长石的发射率最高,可达到0.978,其次为蛇纹石0.968,透闪石0.960,白云石...
朱莹李艳丁竑瑞黎晏彰许晓明鲁安怀
文献传递
浅海Mg^(2+)和SO_4^(2-)对微生物诱导形成锰碳酸盐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模拟浅海环境下锰氧化物微生物还原作用诱导碳酸盐沉淀的过程,选取最常见的锰氧化物-水钠锰矿(K_(0.33)Mn_7O_(14)·7H_2O)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种类与浓度盐离子(Mg^(2+)、SO_4^(2-))存在条件下开展异化锰还原菌Dietzia cercidiphylli 45-1b好氧还原水钠锰矿的实验研究.通过测试体系蛋白、Mn^(2+)等离子浓度变化,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吸收谱(XAS)表征反应前后矿物结构变化,来探讨不同初始Mg^(2+)和SO_4^(2-)浓度对于菌株45-1b还原水钠锰矿及诱导碳酸盐矿物沉淀的影响.结果显示体系pH值在4天内从7.0迅速上升至9.3,Mn^(2+)浓度在2天内迅速上升至166μmol/L,随后迅速下降至8μmol/L(第4天),其好氧还原产物为菱锰矿(MnCO3),且其产生量随Mg^(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SO_4^(2-)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好氧环境下菌株45-1b能够利用乙酸为电子供体,水钠锰矿为电子受体还原水钠锰矿释放Mn^(2+),最终转化有机碳为无机碳酸盐矿物菱锰矿.Mg^(2+)通过影响微生物生长和菱锰矿成核对水钠锰矿的还原及菱锰矿沉淀产生抑制作用,而SO_4^(2-)可以缓解Mg^(2+)的抑制作用并促进水钠锰矿的还原及菱锰矿沉淀.
王霄李艳黎晏彰刘雨薇段鉴书丁竑瑞王长秋鲁安怀
关键词:水钠锰矿菱锰矿生物还原生物矿化环境地质
锰钾矿在酸性条件下对苯酚的氧化研究
锰钾矿是一种常见的锰氧化物矿物,具有(2×2)型的孔道结构。锰钾矿的高表面积和常见的孔道结构,以及元素变价性质使其在元素迁移和固着方面发挥有重要的作用,成为环境污染处理的材料之一。锰钾矿的主要环境属性体现在高吸附性、离子...
张慧琴李岩李艳鲁安怀
文献传递
北京市售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及其对Pb的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分析几种常见食用菌(平菇、口蘑、木耳和蟹味菇)的重金属含量,结合国家卫生标准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常见食用菌子实体的重金属(Pb,Mn,Co,Ni,Cr,Zn,Fe,Cd,V,Cu)含量均低于国家食用菌卫生限量标准。利用不同种类食用菌作为生物吸附剂,通过实验,研究各种食用菌子实体对Pb(Ⅱ)的吸附特性、吸附模型以及吸附动力学特征。平菇、口蘑、木耳、蟹味菇的匀浆以及木耳活体的吸附过程均可用Langmuir方程进行拟合;平菇活体适合Frendlich方程。平菇、口蘑、木耳和蟹味菇对Pb(Ⅱ)的最大吸附量可达91.7,123,58.5和120 mg/g,与其他生物吸附剂相比,吸附效果更好。动力学研究发现,准二阶模型更符合食用菌对Pb(Ⅱ)的吸附过程。研究结果揭示了食用菌用于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
姜源郝瑞霞杨诗琴
关键词:食用菌生物吸附等温吸附模型
半导体矿物光电子调控粪产碱杆菌代谢研究
<正>富含半导体矿物的土壤体系中,丰富多样的微生物群体以不同的营养类型进行着自身的新陈代谢并参与地表多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作为自然界有机和无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导体矿物和微生物进行着各种物质与能量交换作用,在一定程...
余萍李艳鲁安怀
文献传递
中国干旱与湿润地区岩石漆光谱学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为探究岩石漆矿物组成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采集了中国干旱、半干旱及湿润地区岩石漆样品,制作了岩石漆纵切片观察其形貌特征,对其进行了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分析。光谱学研究表明,所有岩石漆样品均检测出574~594cm^(-1)、622~645cm^(-1)的拉曼峰位和428cm^(-1)、466~468cm^(-1)、513cm^(-1)的红外峰位,表明水钠锰矿是岩石漆中普遍存在的锰氧化物矿物。干旱与部分半干旱地区岩石漆检测出290~291cm^(-1)、405~409cm^(-1)、610cm^(-1)的拉曼峰位,半干旱地区岩石漆检测出217cm^(-1)、275~279cm^(-1)、393~395cm^(-1)的拉曼峰位,表明干旱地区岩石漆内铁氧化物以赤铁矿形式产出,半干旱地区富含针铁矿与赤铁矿。湿润地区岩石漆未检测到铁氧化物的谱峰信号。说明气候差异与生物活动可能是岩石漆形貌与矿物组成差异性的原因。
许晓明李艳李岩丁竑瑞王浩然鲁安怀
关键词:拉曼光谱红外光谱铁锰氧化物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