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J50401)

作品数:80 被引量:345H指数:10
相关作者:王全喜郭水良戴锡玲曹建国于晶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1篇生物学
  • 1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33篇植物
  • 11篇孢子
  • 9篇配子体
  • 8篇蕨类
  • 7篇配子体发育
  • 7篇蕨类植物
  • 6篇叶绿
  • 6篇配子
  • 6篇硅藻
  • 5篇中国新纪录
  • 5篇水稻
  • 5篇水蕨
  • 5篇苔藓
  • 5篇苔藓植物
  • 5篇藓类
  • 5篇藓类植物
  • 5篇孢子形态
  • 4篇叶绿素
  • 4篇叶绿素荧光
  • 4篇衣藻

机构

  • 80篇上海师范大学
  • 4篇上海出入境检...
  • 3篇浙江师范大学
  • 3篇上海市农业科...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上海辰山植物...
  • 2篇学研究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台州学院
  • 1篇遵义师范学院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上海市农业技...
  • 1篇四川省雅安中...

作者

  • 33篇王全喜
  • 31篇郭水良
  • 19篇戴锡玲
  • 13篇曹建国
  • 11篇于晶
  • 10篇娄玉霞
  • 9篇曹同
  • 7篇尤庆敏
  • 6篇吴双秀
  • 5篇王赛赛
  • 4篇沈蕾
  • 4篇印丽萍
  • 4篇李新国
  • 4篇阎光宇
  • 4篇李建粤
  • 4篇管铭
  • 3篇高平磊
  • 3篇刘晓磊
  • 3篇沈国辉
  • 3篇刘妍

传媒

  • 18篇上海师范大学...
  • 12篇西北植物学报
  • 11篇植物研究
  • 8篇植物科学学报
  • 5篇上海农业学报
  • 2篇生物学通报
  • 2篇山地农业生物...
  • 2篇福建林业科技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种子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杂草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广西植物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4
  • 14篇2013
  • 14篇2012
  • 23篇2011
  • 8篇2010
  • 13篇2009
  • 2篇2008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度及孢子消毒对黄腺羽蕨配子体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箱培养消毒和未消毒的黄腺羽蕨(Pleocnemia winitii Holtt.)孢子,对其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黄腺羽蕨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最适温度条件为25℃;经过表面消毒的孢子较未消毒的孢子生长势强.
沈建李新国戴锡玲郑洁
关键词:温度配子体发育
样方大小对苔藓植物生态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分析样方大小对苔藓植物生态指标的影响,在环境相对一致的条件下,在各样点以巢式取样法调查苔藓植物盖度,取样的大小分别为20 cm×20 cm,30 cm×30 cm,40 cm×40 cm,50 cm×50 cm,60 cm×60 cm。通过统计发现,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加,目测法所获得的优势种、总的苔藓植物的盖度呈现下降趋势,但是非优势种和偶见种的盖度却有上升趋势;随着样方大小之间差异的扩大,所得调查数据间的差异也在扩大;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加,样方中苔藓植物的多样性指数、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苔藓植物的平均种数均符合饱和曲线的增加规律;取样面积大小对环境因子与苔藓植物分布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也有明显影响;在生境相对一致的土生环境下,苔藓植物的取样面积可考虑在40 cm×40 cm^50 cm×50 cm的范围内。
沈蕾郭水良宋洪涛娄玉霞曹同
关键词:苔藓植物生态位多样性
中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Ⅹ.水龙骨科被引量:8
2010年
用扫描电镜对国产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19属54种1变种1变型和国外产水龙骨科1属6种植物的孢子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科植物的孢子为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或豆形,外壁较厚,光滑或形成疣状、波纹状或不规则块状纹饰,周壁较薄,具瘤状、颗粒状纹饰或光滑具附属物.根据孢子表面的纹饰可分为6种类型:(1)疣状纹饰,如东北多足蕨(Polypodiumvirginianum L.)和友水龙骨[Polypodiodes amoe-na(Wall.ex Mett.)Ching]等;(2)瘤状纹饰,如石韦[Pyrrosialingua(Thunb.)Farwell]和石蕨[Saxiglossuman-gustissi mum(Gies.)Ching]等;(3)颗粒状纹饰,如狭叶毛鳞蕨(Tricholepidiumangustifolium Ching)和紫柄假瘤蕨[Phymatopteris crenatopinnata(C.B.Clarke)Pic.Serm.]等;(4)波纹状纹饰,如瓦韦[Lepisorus thunbergianus(Kaulf.)Ching]和伏石蕨(Lemmaphyllum microphyllum C.Presl)等;(5)不规则块状纹饰,如有边瓦韦(Lepisorusmarginatus Ching)和江南星蕨[Microsorumfortunei(T.Moore)Ching]等;(6)光滑具附属物,如丝带蕨[Drymo-taenium miyoshianum(Makino)Makino]和瘤蕨[Phymatosorus scolopendria(Burm.)Pic.Serm.]等.从孢粉学的角度探讨了该科的属间系统演化关系,认为水龙骨科可能具有4条不同的演化路线,并对其与近缘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姜楠戴锡玲曹建国王全喜
关键词:蕨类植物孢子形态水龙骨科
外来入侵种春一年蓬化感作用及其粗提物的GC-MS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测定了上海地区广泛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春一年蓬(Erigeron philadelphicus)地上部分水提液、地下部分水提液、地上部分乙醇提液对油菜、白菜、番茄、黄瓜的化感作用;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春一年蓬地上和地下部分粗提物,并进行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提取方式下的春一年蓬浸提液对作物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和幼根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2)不同提取方式下的浸提液对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3)春一年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粗提物经GC-MS分析,鉴定出28种化合物,其中酸、酮、酯、萜类是其主要化感成分。
管铭王勇郭水良沈国辉
关键词:化感作用生物测定
不同培养密度条件下水蕨配子体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初步研究
2011年
以模式植物水蕨两性配子体和雄配子体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密度条件下蕨类植物配子体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探讨了水蕨配子体光系统Ⅱ(PSⅡ)对不同培养密度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同一培养密度条件下水蕨两性配子体的ФPSⅡ、ETRPSⅡ、Fv/Fm和qP值都明显高于雄配子体,且差异显著,两者之间的qN值无显著差异.随着培养密度的增加,水蕨两性配子体的ФPSⅡ、ETRPSⅡ、qP和qN值随之减少,雄配子体的ФPSⅡ、ETRPSⅡ、qP和qN值先升高后降低,但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各项荧光参数发现:水蕨两性配子体PSⅡ的活性相对比雄配子体高,两性配子体和雄配子体的光保护能力相似,100个孢子/mL的培养密度有利于水蕨雄配子体的生长.
戴锡玲张莹姜楠王赛赛王全喜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水蕨雄配子体
影响霍山石斛原球茎生长的若干因素被引量:6
2009年
以霍山石斛原球茎为材料,研究了培养天数、不同生理状态、接种密度以及迭层培养方法对其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颜色翠绿形态饱满、组织致密的原球茎增殖和增重迅速;相同生理状态的原球茎在15~45d内增殖和增重最为显著;8个原球茎为一组的接种方式有利于原球茎的增殖和增重;迭层培养对上层原球茎增殖和增重具有明显效果.
张艳钱忠英陈军峰开国银周根余
关键词:霍山石斛原球茎接种密度
豆血红蛋白基因lba的克隆及其转化衣藻叶绿体被引量:2
2009年
降低细胞内的氧气含量是提高莱茵衣藻产氢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首次尝试将豆血红蛋白基因lba转入衣藻叶绿体中表达,利用豆血红蛋白具有与氧可逆结合的特性,期望降低转基因衣藻细胞内的氧气含量,达到提高衣藻产氢效率的目的。实验结果证明,lba成功转入到衣藻叶绿体中,且对其生长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为下一步调控lba在衣藻叶绿体中表达活性和提高衣藻产氢效率奠定了实验基础。
阎光宇刘晓磊王全喜吴双秀
关键词:莱茵衣藻豆血红蛋白生物制氢叶绿体转化
珍稀蕨类植物瓶尔小草根状茎形态、光合和种群生态学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是珍稀古老的蕨类植物.对分布于浙江金华北郊的瓶尔小草研究表明:(1)瓶尔小草明显地呈集群分布式样,其斑块直径从小到大分别约为0.6m,1.4m,4.8m,相应斑块内植株数目分别约为357株,940株,1833株,基于根状茎的传播方式在瓶尔小草种群扩散中起了重要作用,这种传播方式也限制了该种快速传播;(2)瓶尔小草的生态位宽度为0.2889,低于分布点上其他伴生植物的平均值,瘦风轮(Calam inthagracilis)、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红穗苔草(Carex argyi)与瓶尔小草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但是这些植物的生态位又明显宽于瓶尔小草,说明瓶尔小草受到这些杂草的竞争性胁迫;(3)瓶尔小草光饱和点为9×10-4mol.m-2.s-1,补偿点为2.4×10-5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3.45×10-6mol CO2.m-2.s-1,是一种典型的低光效阴生植物;(4)从根状茎总长度、总体积、表面积、突出面积等比较发现,瓶尔小草吸收水份和矿质元素的能力相对较弱.
郑园园郭水良陈国奇娄玉霞
关键词:瓶尔小草生态位光合特征根状茎
水稻种子表达人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
2011年
人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是一类在许多人类疾病治疗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以水稻种子高效表达的谷蛋白Gt1基因5.3 kb启动子引导hIGF-1基因(higf-1)的表达载体:pCAMBIA 1301-5.3kbGt1-higf-1-nos。在此基础上,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对转基因水稻植株叶片总DNA的PCR检测,初步确定表达载体的T-DNA区段已经成功整合入水稻基因组中。目的基因RT-PCR检测结果显示,higf-1在转基因水稻种子中能够正常转录。开展本试验为利用水稻及其他单子叶植物表达IGF-1研究奠定了基础。
戴晴肖刚李建粤
关键词:水稻生物反应器
大金发藓和小蛇苔化学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被引量:19
2009年
以绿豆、油菜和萝卜种子为生测材料,以大金发藓(Polytrichum communeHedw.)和小蛇苔(Conocephalum japonicum(Thunb.)Grolle.)的水提取液为处理液,测定了二种苔藓植物提取液在三种浓度下对三种作物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萌发势、种子活力、幼苗根重和鲜重和根长等指标的影响。发现绿豆是理想的生测材料,种子活力指数、幼苗鲜重、根重和根长是理想的生测指标;二种苔藓植物的水提取液表现出类似于激素样的作用方式,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为低浓度下促进、高浓度时抑制的化学他感效应。
陈圆圆郭水良娄玉霞舒雯燕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