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2AA5CG026)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丽萍郭二军马国睿付原科冯义成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稀土镁对高铬铸铁变质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5年
- 为了研究RE-Mg对Cr15Mo3高铬铸铁铸态及热处理态组织、冲击韧性、硬度、耐磨性等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RE-Mg变质处理工艺的改进方案,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验证了改进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铸态未变质的高铬铸铁组织中,奥氏体含量大,碳化物呈粗大网状分布,基体被撕裂;变质后碳化物的网断裂,变细成为鱼骨状,对基体的割裂作用大大减小,基体的连续程度增加.RE-Mg变质处理可使Cr15Mo3高铬铸铁的硬度、冲击韧性、耐磨性都得到提高.本实验条件下,当变质剂加入量wRE-Mg=1.5%时变质效果最好,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 马国睿郭二军王丽萍
- 关键词:稀土镁变质处理高铬铸铁
- Cr/C对含4%Ni高铬耐磨耐蚀铸铁组织的影响被引量:2
- 2005年
- 文中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探讨了Cr/C对含4%Ni耐磨耐蚀铸铁组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Cr/C是影响含4%Ni耐磨耐蚀铸铁组织中碳化物数量和形态的主要因素。无论是通过固定Cr,还是固定C来改变Cr/C,都可以大幅度调整组织中碳化物的数量和形态。当Cr含量固定时,随着Cr/C的增加,组织中碳化物数量减少,且由网状向断网状和孤立的条块状转变,冲击断口由脆性加韧性的混合型断裂过渡为韧性断裂;当C含量固定在较低水平时,随着Cr/C的增加,组织中碳化物数量急剧增加,碳化物形态由断网状和孤立的条块状向网状转变,冲击断口由韧性断裂过渡为脆性断裂,但当C含量较高(2.5%)时,随着Cr/C的增加,组织中的碳化物数量增加不明显,且碳化物均为网状结构。
- 付原科王丽萍王敬泽郭二军
- 关键词:耐磨耐蚀铸铁碳化物
- RE-Al对含钨高铬铸铁变质效果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考察了RE,Al对含钨高铬铸铁组织、冲击韧度、硬度、耐磨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未变质的铸铁组织中,奥氏体含量多,碳化物呈粗大板条状分布,晶粒比较粗大;变质后残余奥氏体量明显减少,初生奥氏体显著细化,碳化物由粗大板条状向细板条状、菊花状转变;RE,Al复合变质处理可使铬钨合金白口铸铁的硬度、冲击韧度、耐磨性都得到提高。
- 郭二军王丽萍于忠军马国睿付原科
- 关键词:变质处理稀土
- Cr/C对含4%Ni高铬耐磨耐蚀铸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探讨了不同Cr/C的比值对含4%Ni高铬耐磨耐蚀铸铁硬度、耐磨性及冲击韧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无论固定C还是固定Cr,改变Cr/C的比值对4%Ni高铬耐磨耐蚀铸铁性能都有显著的影响,尤其当含C量较低时,Cr的变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更明显。通过调整不同的Cr/C,可以获得不同的硬度、耐磨性和冲击韧性组合的材料。
- 冯义成郭二军黄永长王丽萍
- 关键词:高铬铸铁耐磨耐蚀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