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724)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廖华刘幸卉曾慧君陈荣史丹丹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炎性
  • 3篇抗原
  • 3篇肌损伤
  • 3篇分化
  • 2篇形貌
  • 2篇炎性肌病
  • 2篇炎症
  • 2篇特发性
  • 2篇特发性炎性肌...
  • 2篇自身抗原
  • 2篇羟基磷灰石
  • 2篇肌病
  • 2篇骨骼
  • 2篇骨骼肌
  • 2篇骨骼肌损伤
  • 2篇成肌细胞
  • 1篇凋亡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特征

机构

  • 10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10篇廖华
  • 7篇曾慧君
  • 7篇刘幸卉
  • 6篇陈荣
  • 5篇史丹丹
  • 4篇术蓉
  • 4篇曹标
  • 3篇冯利强
  • 2篇欧阳钧
  • 1篇杨同群
  • 1篇黄美贤
  • 1篇耿喜林
  • 1篇丁明聪
  • 1篇胡旭昌
  • 1篇余磊
  • 1篇丁茂超
  • 1篇曹永英
  • 1篇黄涛
  • 1篇郭梦霞
  • 1篇张谦

传媒

  • 6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免疫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损伤骨骼肌组织内CD8^+T细胞的功能特性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骨骼肌损伤后CD8+T细胞的渗出及其功能特性。方法机械挤压法制备小鼠胫骨前肌(TA)损伤模型。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检测损伤肌组织内CD8+T细胞的渗出及其可能的CTL功能。结果 HE染色证实机械挤压引发显著的TA肌纤维坏死、退变和再生。损伤肌组织内出现广泛的炎性渗出,损伤后7d(再生初期)可见较多的CD8+T细胞,少量CD8+T细胞共表达Perforin以及IFN-γ。结论与慢性肌炎的免疫反应相似,急性损伤同样会引发CD8a+T细胞的渗出、活化并具备CTL功能。但这种活化的CD8+CTL细胞仅短暂出现于肌组织的再生初期。
冯利强曾慧君刘幸卉陈荣黄维一廖华
关键词:CD8骨骼肌损伤炎性反应
不同形貌羟基磷灰石微粒对体外RAW264.7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不同形貌羟基磷灰石(HA)微粒对体外RAW264.7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采用水热合成及pH调节的方法获取微棒与微球HA微粒.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微棒HA组和微球HA组.将微棒HA与微球HA分别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24 h后,应用细胞乳酸脱氢酶分泌量检测HA微粒对细胞毒性的影响,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材料的相互关系,Hoechst凋亡染色及Western blot分析HA微粒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共培养24 h,除微棒HA微粒浓度为200 μg/mL时对RAW264.7细胞活性有轻微影响外,在其他浓度下微棒HA与微球HA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微棒HA组茜素红染色强度(20.28 ±2.23)显著高于微球HA组(11.72±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棒HA组与微球HA组的阳性凋亡细胞荧光强度(0.59±0.08、0.55 ±0.03)高于空白对照组(0.46 ±0.07),微棒HA组的阳性凋亡细胞荧光强度义高于微球H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棒HA组Bcl-2蛋白表达(0.05 ±0.01)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0.25±0.05)与微球HA组(0.21 ±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棒HA组与微球HA组Caspase-3蛋白表达(0.32 ±0.04、0.27 ±0.06)较空白对照组(0.13±0.03)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对于微球HA微粒,微棒HA微粒与RAW264.7细胞发生了更为密切的接触或内吞,从而诱发了更高程度的细胞损伤,表现为较高的细胞凋亡水平.
曾慧君术蓉刘幸卉史丹丹曹标欧阳钧廖华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类微粒体细胞凋亡
Notexin对小鼠体内CD8+T淋巴细胞活性的干扰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Notexin是否影响C57BL/6小鼠骨骼肌引流淋巴结内的外源性CD8+T细胞(OT-I细胞)的活性和增殖。方法分别采用Notexin注射或机械挤压法制备B6小鼠的胫骨前肌(TA)急性肌损伤模型,并获得性转移(adoptive transfer,i.v.)OVA特异的OT-I细胞(CFSE标记),随后肌注可溶性OVA蛋白。收集损伤侧TA引流淋巴结(腘、腹股沟淋巴结),流式分析OT-I细胞的增殖程度。OVA静脉内注射免疫B6鼠,收集激活的脾脏树突状细胞(cDCs),与CFSE标记的OT-I细胞体外联合培养,并添加不同稀释度的Notexin,流式检测OT-I细胞的活性和增殖。结果 CFSE的荧光递减结果证实,机械挤压损伤鼠TA引流淋巴结内OT-I细胞迅速活化增殖,但Notexin诱发的肌损伤小鼠引流淋巴结内OT-I细胞在4 d时无增殖反应,7 d的增殖率与非注射组无显著差异。与活化的cDCs细胞共培养的OT-I细胞活性良好,增殖显著,但即使添加高度稀释(1:1000)的Notexin也会严重干扰OT-I细胞的活性和增殖。结论肌内注射Notexin注射将干扰CD8+T细胞的活性,这表明蛇毒血清诱导的骨骼肌损伤模型不适用于肌损伤诱发的T细胞功能改变的相关研究。
马平术蓉刘幸卉史丹丹曾慧君曹标廖华
关键词:肌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诱导后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与成肌干细胞共培养的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神经元样PC12细胞对C3H小鼠成肌干细胞C2C12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Transwell建立PC12细胞和C2C12细胞共培养体系,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2C12细胞单独培养;实验组:C2C12细胞与已分化的PC12细胞共培养;阴性对照组:C2C12细胞与未分化的PC12细胞共培养。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神经生长因子(NGF)对PC12细胞的促分化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培养条件下C2C12细胞的增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qPCR)检测与PC12细胞共培养3、7d后C2C12细胞生肌素、结蛋白基因的表达。结果体外条件下,NGF诱导PC12细胞呈现神经元样特征:具有细长的细胞突起,并阳性表达微管相关蛋白-2。流式细胞检测证实:已经分化的PC12细胞抑制C2C12细胞的增殖。实验组DNA合成前期的C2C12细胞所占百分比(77.2%±0.4%)较空白对照组(71.0%±0.6%)和阴性对照组(70。8%±0.8%)高,反应增殖活力的增殖指数(22.8%±0.4%)较空白对照组(29.0%±0.6%)和阴性对照组(29.2%±0.8%)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2C12细胞生肌素、结蛋白基因的表达高于同一培养时间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化的PC12细胞抑制C2C12细胞的增殖,但促进其分化。
刘幸卉黄维一陈荣冯利强廖华余磊曾慧君
关键词:成肌细胞PC12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分化
体外炎性环境下小鼠成肌细胞/分化肌管的免疫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体外炎性环境下小鼠成肌细胞/分化肌管的免疫学特性进行检测,分析其是否具备抗原呈递功能。方法用IFN-γ刺激小鼠成肌细胞(C_2C_(12))及马血清诱导分化后的肌管,通过免疫荧光染色、q-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H-2k^b、MHC-II、TLR3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结果 IFN-γ刺激后,免疫荧光染色、q-PCR、Western blot均检测到成肌细胞/分化肌管表面MHC分子表达上调,Western blot检测到TLR3表达上调,q-PCR检测到细胞因子IL-1β、IL-6、IL-10、IL-18、MCP-1及TGF-β表达上调。结论在炎性条件下,成肌细胞/分化肌管具备炎性细胞表征,具备抗原呈递功能。
术蓉曹永英史丹丹谷瑞彩肖将尉丁茂超黄涛郭梦霞廖华
关键词:肌管IFN-Γ抗原呈递
力学刺激与炎性肌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2年
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s)是一组异质性的骨骼肌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进行性肌无力伴骨骼肌炎症细胞浸润为特征。根据不同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形态学特征,炎性肌病可分为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和包涵体肌炎(inclusion—bodymyositis,IBM);其特征性病理改变是广泛出现的毛细血管周围(DM)、肌束膜和肌内膜(PM,IBM)的多种炎性细胞浸润。
陈荣廖华
关键词:特发性炎性肌病INFLAMMATORY病理形态学特征炎症细胞浸润进行性肌无力
周期性力学刺激对成肌细胞自身抗原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周期性力学刺激对体外培养的成肌细胞自身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取C2C12细胞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分为4个亚组,即2、4、6 d周期性拉伸组(2、4、6 d拉伸组)及1 d拉伸组。2、4、6 d拉伸组:细胞置于Flexercell 5000柔性基底加载系统,以0.25 Hz拉伸频率、10%拉伸幅度进行每天2 h应力加载,连续加载2、4、6 d;1 d拉伸组:细胞置于Flexercell 5000柔性基底加载系统,以1 Hz拉伸频率、15%拉伸幅度拉伸1 h,23 h后收集细胞;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1、2、4、6 d。培养期间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自身抗原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Ku/the catalytic subunit of 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DNA-PKcs)、Mi-2(reconfigurable components deacetylase complexes of NuRD)、U1-70(A part of ATP-dependent DNA helicaseⅡ)、组氨酰-tRNA合成酶(histidyl tRNA synthetase,HRS)表达情况。结果经培养后,1 d拉伸组可见脱落细胞,对照组1 d时无细胞脱落;2 d拉伸组细胞增殖较对照组2 d时明显;4 d拉伸组细胞出现分化,6 d拉伸组细胞部分融合,与对照组4、6 d时情况一致。1 d拉伸组细胞经单次拉伸后出现凋亡,相对DNA增殖指数(relative DNA proliferation index,DPI)与对照组1 d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6,P=0.747)。经周期性拉伸后,2、4 d拉伸组DPI较对照组2、4 d时显著提高(P<0.05),6 d拉伸组与对照组6 d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1,P=0.303)。2 d拉伸组DNA-PKcs、Mi-2、HRS和U1-70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对照组2 d时明显降低(P<0.05);4 d拉伸组与对照组4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 d拉伸组各抗原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2 d拉伸组显著增加(P<0.05),而对照组4 d时均较2 d时显著降低(P<0.05)。结论短期力学刺激可以抑制成肌细胞自身抗原表达,但随时间延长,细胞分化融合以及对力学刺激的�
陈荣刘幸卉黄维一曾慧君史丹丹曹标廖华
关键词:成肌细胞自身抗原特发性炎性肌病
应力加载对体外培养C2C12细胞自身抗原及TLR3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机械应力加载是否干扰体外培养C2C12成肌细胞自身抗原及TLR3的转录表达。方法对生长于BioFlex柔性基底膜表面的C2C12细胞施加不同频率的拉伸加载,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增殖情况。Real-time RT-PCR检测并比较分析应力加载前、后骨骼肌自身抗原(HRS、Mi-2、U1-70、DNA-PKcs)、TLR3的mRNAs表达差异。结果 0.25 Hz、10%幅度、2 h/d的拉伸条件能加速C2C12细胞进入细胞周期。2 d和4 d拉伸组DPI较对照组提高(P<0.05),尤以2d拉伸组细胞增殖最为显著。拉伸2 d时,C2C12细胞内HRS、Mi-2、U1-70、DNA-PKcs以及TLR3的mRNA水平均显著低于同一培养时间的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应力刺激信号可能参与下调与骨骼肌组织炎症相关的免疫调节分子。
冯利强陈荣刘幸卉黄维一曾慧君廖华
关键词:C2C12自身抗原
急性肌损伤炎症反应及其转录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RNA芯片转录分析骨骼肌损伤前后炎症/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为肌损伤治疗、肌组织炎性肿胀的预防和处理提供相关的分子信息。方法机械挤压法制备B6小鼠腓肠肌损伤模型,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肌损伤的程度和过程。RNA芯片转录检测、对比分析肌损伤前后炎症/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结果持续2次的挤压处理导致严重的腓肠肌损伤,肌组织肿胀、炎性渗出明显、肌纤维坏死(2-4 d)并逐渐出现再生的中央核细胞(7-10 d)。芯片检测发现在39429个检测探针中,3494个基因因骨骼肌损伤而呈现显著的表达水平改变(P〈0.01),319个基因的表达改变超过10倍。富集率最高的gene ontology(GO)主要涉及免疫过程、防御反应和免疫反应。大部分基因在损伤后7-10 d趋于正常水平,41个基因在肌损伤后期仍持续上调,于伤后7 d或10 d达最高水平。结论急性肌损伤炎症反应具有瞬时性,属于自限性炎症。再生期持续上调的基因可能参与肌损伤后期的抗炎效应,以避免持续、反复、破环性的骨骼肌炎症。
杨同群张谦耿喜林胡旭昌丁明聪黄美贤廖华
关键词:骨骼肌损伤转录炎症
羟基磷灰石形貌对RAW264.7细胞破骨分化影响研究
2014年
目的分析羟基磷灰石(HAp)不同形貌对小鼠单核RAW264.7细胞破骨分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水热合成及pH调节的方法获得不同形貌羟基磷灰石微米颗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材料形貌。将不同形貌HAp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通过Live/Dead活性染色检测HAp对细胞活性有无影响;并在RANKL破骨诱导因子的作用下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分析不同形貌HAp对RAW264.7细胞破骨分化的影响。结果 24h Live/Dead活性染色证实微棒与微球HAp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qRT-PCR结果表明,两种形貌HAp均抑制RAW264.7细胞的破骨分化,而相对于微球HAp,微棒HAp抑制作用较显著。结论羟基磷灰石形貌的差异能够引起RAW264.7破骨分化性能的差异表达。
曾慧君曹标刘幸卉陈荣史丹丹术蓉欧阳钧廖华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形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