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02027)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相关作者:周汉文姜杨徐学纯马瑞杨启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学
  • 1篇早古生代
  • 1篇熔体
  • 1篇年代学
  • 1篇锆石
  • 1篇锆石U-PB...
  • 1篇温度
  • 1篇基性
  • 1篇基性岩
  • 1篇古生代
  • 1篇北秦岭
  • 1篇GPA
  • 1篇变质
  • 1篇变质作用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作者

  • 3篇周汉文
  • 2篇杨启军
  • 2篇马瑞
  • 2篇徐学纯
  • 2篇姜杨
  • 1篇钟增球
  • 1篇曾雯
  • 1篇张利
  • 1篇向华
  • 1篇李晔
  • 1篇祁冬梅
  • 1篇刘慧芳

传媒

  • 2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北秦岭早古生代两期变质作用:来自松树沟基性岩岩石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的记录被引量:23
2012年
多期变质事件的识别,可为复合造山带变质演化的研究提供重要证据.松树沟基性岩记录了早古生代的两期变质事件,为研究北秦岭的演化提供了一个"窗口".野外地质及岩相学研究表明,松树沟榴闪岩呈透镜状分布,从透镜体核部到边缘,退变质程度逐渐增强,逐渐向外围的斜长角闪片岩过渡.在强退变质带中的斜长角闪片岩和含石榴石残余的斜长角闪片岩中,角闪石具有明显的生长环带,核部为阳起石,边缘为镁角闪石.这表明,松树沟的变基性岩从麻粒岩相或角闪岩相退变到绿片岩相后又遭受了后期低角闪岩相变质.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也揭示了变基性岩记录了北秦岭早古生代的两期变质作用:在经历484±4Ma最高变质级别为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后,退变至绿片岩相;在418±5Ma又受到一期变质热作用,使基性岩中的角闪石发生了环带的增生.
李晔周汉文钟增球向华曾雯祁冬梅张利
关键词:北秦岭基性岩早古生代变质作用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学
块状榴辉岩920℃开放体系脱水部分熔融过程及熔体成分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选取江苏省东海青龙山含钠云母的石英榴辉岩块状样品,在0.1 GPa、920℃恒温加热4 h的条件下,进行了开放体系的脱水部分熔融实验。样品中含有钠云母、蓝闪石和绿辉石退变形成的后成合晶中的角闪石等含水矿物。该榴辉岩的熔融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含水矿物的脱水暗化、部分熔融和几乎全部熔融阶段。熔融从含水矿物的脱水暗化开始,玻璃质熔体首先出现在含水矿物边界。在不同的局部熔融体系内,熔体成分从基性到酸性,受到局部熔融体系内部物质组成的控制,与全岩化学成分无关。
姜杨周汉文杨启军徐学纯马瑞刘慧芳
0.1 GPa块状榴辉岩脱水部分熔融:局部熔融体系和温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选取了湖北英山东冲河含有含水矿物黑云母和角闪石的退变质榴辉岩块状样品,在0.1 GPa的恒压下,分别进行了 750、800、850、900℃四个温阶、恒温加热4 h的开放体系的脱水部分熔融实验.熔融从含水矿物的脱水暗化开始,850℃时出现玻璃质熔体.镜下观察显示,熔体主要分布在后成合晶边界、熔融程度最高的样品顶端、石英颗粒边界及裂隙内部这3 个局部熔融体系内.受局部体系内部物质组成的控制,同一温阶、不同体系内的熔体成分变化很大,呈基性、中性和酸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同一体系内的熔体成分均向酸性方向演化.该实验结果表明,恒压下局部熔融体系内物质组成的不同和温度的变化是影响熔体成分的2个重要因素,这为理解榴辉岩块状样品的脱水部分熔融行为及与其他基性变质岩类的熔融行为进行对比提供了实验依据.
姜杨周汉文杨启军徐学纯马瑞
关键词: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