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10032)
- 作品数:5 被引量:64H指数:3
- 相关作者:徐双敏陈尉曾婧婧李跃胡锦绣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政府绩效的第三方评估主体及其效应被引量:23
- 2011年
- 第三方评估已成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形式。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的"米切尔评分法",对我国政府改革实践中已有的专家学者、专业公司、评议代表以及普通民众四种"第三方"主体进行利益相关性分析表明:专家学者"影响力"强,但"合法性"、"紧迫性"弱;专业公司"影响力"一般,"合法性"、"紧迫性"都弱;评议代表"合法性"强,"影响力"、"紧迫性"一般;普通民众"合法性"一般,"影响力"、"紧迫性"都弱。优化"第三方"主体应提高专家学者和专业公司的"合法性"、"紧迫性",提高评议代表及普通民众的"影响力"。
- 徐双敏李跃
- 关键词: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利益相关者理论
- 国家科研资助体制下“科技悬赏奖”的制度架构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针对现行国家科研资助体制存在诸多弊端,引入科技悬赏奖的概念,按照设奖主体、设奖客体、获奖对象以及运作模式4个维度构建科技悬赏奖制度框架。比较科技悬赏奖、行政拨款制与科学基金制在资助主体、客体、对象、运作流程以及管理模式上的异同。科技悬赏奖作为国家科技资助体制的有益补充,具有诸多优势:科技悬赏奖不设门槛,提倡科研机会平等;竞争发生在出口环节,变过程管理为目标管理;唯成果兑奖,将科研风险降到最低;最大限度激励创新及"眼球效应"以吸引更多私人投资。
- 曾婧婧
- 关键词:科技奖励制度
- 中国产业共性技术挖掘、测度与识别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4年
- 共性技术作为能够促进跨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性技术,在产业政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共性技术挖掘、测度和识别的研究是实现共性技术发展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共性技术发展的起源及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基本内涵,并进一步探讨中国产业共性技术挖掘、测度与识别的概念辨析、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等相关内容。研究发现,有关中国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文献不断增多,但仍显薄弱,不能适应产业共性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进而为接下来的学术研究指明方向,促进共性技术挖掘、测度与识别的发展。
- 曾婧婧胡锦绣
- 关键词:产业共性技术
- 在打造服务型政府中推进“五个湖北”建设
- 2012年
- 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的工作目标。"五个湖北"是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实现富民强省的新愿景,是未来十年湖北实现跨越发展的新使命。
- 徐双敏陈尉
- 关键词:法治湖北服务型政府第十次党代会富民强省
- “第三方”评估政府绩效的制度环境分析被引量:29
- 2013年
- 现在,"第三方"评估政府绩效的形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是相关的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交易费用、诺斯悖论等理论,有助于我们分析"第三方"评估的制度环境,揭示制约"第三方"评估的制度因素。"第三方"评估制度环境建设中的现实困难,主要来自硬制度、软制度、实施机制三个层面。我们进行"第三方"评估制度环境建设,在硬制度层面,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提升评估主体的独立性,培育专业的社会组织;在软制度层面,要建设绩效文化,提升社会对"第三方"评估的认同度;实施机制层面,要完善和落实评估结果应用机制。
- 徐双敏陈尉
- 关键词:政府绩效制度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