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IZX05018-002)
- 作品数:39 被引量:294H指数:10
- 相关作者:李国荣罗红芳李永耀张丽霞王香增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页岩气井泡沫排水起泡剂优选及现场应用——以延安地区陆相页岩气田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气井积液问题,恢复气井正产生产,首次在延安地区陆相页岩气井上开展泡排适应性研究。通过Ross-Miles法和泡沫动态性能评价装置法,对6种起泡剂进行了室内评价。结果表明:HY-3C起泡剂在起泡能力、稳定性、携液能力等方面优于其他5种起泡剂。将HY-3C在云平A、云平A-1和云平B井上进行试验,泡排试验效果较好,这为泡沫排水采气技术在延安地区陆相页岩气井上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 燕迎飞姚军唐永槐
- 关键词:气井积液起泡剂
- 鄂东永和地区山西组山二段砂岩储层特征与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基于岩心、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实验物性及测井资料,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永和地区西组山二段储层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该套储层以特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为主,局部发育低孔隙度、中渗透率,储集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粒内溶蚀孔、高岭石晶间孔为主,属于常规致密砂岩储层。研究区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相、颗粒粒度、石英含量和成岩作用等因素控制。依据储层物性、空间类型及压汞参数,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3种类型。对比3种类型储层与试气结果发现,产气层段均分布在Ⅰ类和Ⅱ类储层。研究区西北方向发育Ⅰ类和Ⅱ类储层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进一步勘探的首选目标。
- 王红坤杨启明刘倩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储层特征储层评价
- 复杂多矿物组分的页岩气储层横波时差预测方法被引量:8
- 2015年
- 测井资料是获取页岩气储层物性参数、矿物组分、总有机碳含量、含气量等关键评价参数的基础资料,在测井资料的工程应用方面,一般通过实际测井的地层纵、横波时差来计算岩石的杨氏模量、泊松比、破碎压力等力学参数,部分页岩气新井和大量老井中无横波时差资料,致使无法计算页岩气地层的岩石力学和脆性指数。为此,把已有的针对简单矿物组分的砂泥岩地层横波时差预测方法拓展应用到复杂多矿物页岩气储层,在准确处理出页岩气储层复杂矿物组分的基础上,基于孔隙介质岩石物理模型和Biot—Gassmann方程,应用VRH模型求得地层的等效弹性模量,再以纵波时差作为约束参数来反演预测页岩气储层的横波时差。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误差较小。同时还探讨了区域纵横波时差回归统计法、简化的基于纵波时差来预测横波时差等多种方法预测结果的差异和影响因素,最终优选出的适合页岩气储层的横波预测方法,满足了生产现场解释评价的需要。
- 杨小兵张树东钟林张志刚刘静
- 关键词:页岩气总有机碳等效弹性模量横波时差反演
- 湖相页岩气富集机理及主控因素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地区长9页岩为例
-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大型叠合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三叠系延长组地层中广泛分布富有机质页岩,尤以长9李家畔页岩为代表,生烃能力强,是一套重要的烃源岩系,但其自生自储型、湖相型页岩气富集机理及其主控因素目前尚未展开系统研究...
- 王巧玲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有机质丰度成藏期次
- 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低成熟度页岩生烃热模拟被引量:10
- 2018年
- 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二叠系山西组页岩生烃过程中产物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揭示页岩生烃潜力,选取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西组地层低成熟度富有机质页岩样品,采用密封黄金管—高压釜体系,在50 MPa围压下,以20℃/h和2℃/h的升温速率进行生烃热模拟实验,测定气态烃和液态烃的产量及气态烃的碳同位素组成,分析不同升温速率下实验产物的演化规律,探讨碳同位素特征及成因,并建立了山西组页岩生烃模式。研究表明:(1)相对低的升温速率有利于烃类气体的生成;(2)相对低的升温速率下,液态烃产率和最大产率对应的温度都较低;(3)温度对热解气碳同位素有明显影响,而升温速率对热解气碳同位素并无明显影响。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页岩生烃模式。生烃热模拟结果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页岩生烃潜力较好。
- 高栋臣郭超姜呈馥张丽霞王晖史鹏陈奕奕
- 关键词:页岩热模拟生烃模式山西组鄂尔多斯盆地
- 延安气田下二叠统山西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8
- 2020年
-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了明晰该区上古生界天然气的成藏过程,以区内延安气田上古生界气藏主力产层--下二叠统山西组为例,通过对储层流体包裹体颜色、形态、成分、均一温度等特征的分析,结合埋藏史、热史模拟,确定了包裹体形成期次,厘定了烃类充注的地质年代,分析了油气充注与成岩演化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延安气田山西组储层流体包裹体主要赋存于自生石英、碳酸盐胶结物及石英颗粒愈合缝中,有CO2、烃类和盐水3种类型的包裹体。②烃类包裹体的形成主要有两期,其中第一期主要发育在石英次生加大边和石英颗粒愈合缝中,均一温度介于90~110℃,气态烃组分以富CO2和CH4为主;第二期主要发育在石英加大边、碳酸盐胶结物及石英颗粒愈合缝中,均一温度介于130~160℃,气态烃组分以富CH4为主。③山西组存在着两期烃类充注,其中第一期发生在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该时期有机质开始生排烃并充注,长石和岩屑溶蚀形成次生孔隙,化学压溶作用开始发生并形成少量石英加大边;中、晚侏罗世,烃源岩进入成熟阶段,开始大量生排烃并开始第二期烃类充注,化学压溶作用加强,石英胶结大量发育;至早白垩世,烃源岩热演化达到高-过成熟阶段,大量生气,石英胶结继续发育,铁白云石发生沉淀;早白垩世末至今,烃源岩生烃作用逐渐停止。
- 周进松乔向阳王若谷银晓刘鹏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成岩演化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气区延长组长7段陆相页岩含气性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通过气测录井、地化分析、现场解吸测试等手段,证实了气测录井资料定性判断页岩含气性特征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并针对延长油气区长7段陆相页岩选取了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进行了含气性定性分析;重新分析和确定了页岩现场解吸实验中的损失时间,对USBM法中提钻过程中的损失时间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改进的USBM法来恢复损失气量。通过现场解吸实验,定量刻画了长7段页岩含气量,总含气量为1.87~5.23 m^3/t,平均含气量为3.51m^3/t,其中解吸气含量为0.28~2.14m^3/t,损失气含量为0.49~4.34m^3/t,残余气含量为0.17~0.61m^3/t。延长组页岩整体含气量不高、含气丰度低,总含气量随着深度具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与定性分析结果一致。
- 邓长生张毅谢小飞米伟伟徐敏马强
- 关键词:页岩
- 基于古盐度、古水温的白云岩成岩环境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探区马五1亚段为例被引量:13
- 2019年
- 为搞清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探区马五1亚段白云岩成岩环境,针对研究区白云岩储层成岩环境中古盐度、古水温等判断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微量元素以及碳氧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测试等资料,开展白云岩成岩环境中古盐度、古水温研究工作,分析其成岩环境。结果表明:(1)通过对Mn同位素值域、Mn/Sr值以及碳氧同位素交汇分析,马五1亚段碳酸盐岩经过后期成岩作用后,其地球化学特征依然能够指示沉积环境;(2)马五1亚段成岩环境气候较为干旱,蒸发作用导致盐度较高,其δ^13C同位素的值域为-1.96‰~1.01‰,与同期奥陶纪海水的δ^13C同位素值域偏相当,δ^18O同位素值的范围-9.65‰^-7.35‰,平均值为-8.39‰,较同期奥陶纪海水的δ^18O同位素值域偏负0.65‰~1.95‰;(3)通过Sr/Ba、Z值以及δ^13C同位素值判断出马五1亚段成岩环境为盐度较高的海洋沉积环境;(4)通过Sr同位素值、δ^18O同位素值以及修正后的δ^18O同位素值,估算古水温为28.6。以上成果认识,对同类地区白云岩成岩环境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高飞王念喜乔向阳刘鹏
- 关键词:碳氧同位素古盐度成岩环境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地区山西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8年
- 利用氩离子抛光片进行SEM观测,从微观尺度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地区山西组页岩储层中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对应孔径发育情况;采用氦气膨胀法、压汞法、低压氮气吸附、二氧化碳吸附、核磁共振等定量化的测试手段,利用全孔径孔隙结构定量表征方法,对该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确定了不同岩石类型的孔隙结构特征;进一步结合储层的岩石矿物学特征和地化特征,从不同尺度讨论了影响山西组储层孔隙发育和保存的各种地质因素。结果显示:山西组泥页岩层系中不同类型岩石的孔隙类型、孔径和孔隙度等均存在差异,同一类型岩石中不同类型孔隙的孔径及发育特征也有所不同。粉砂质页岩有机质含量(沥青含量)是决定其孔隙度和中大孔发育的决定性因素。在低TOC页岩中,石英长石含量是影响孔隙度的最主要的因素,呈正相关性。有机质含量对于高TOC黏土质页岩孔隙度具有正向的影响,而刚性颗粒粒径和黏土矿物含量则表现出明显的负向影响。
- 汶锋刚朱玉双任战利倪军高鹏鹏
- 关键词:山西组鄂尔多斯盆地
- 纤维对高导流裂缝压裂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纤维是油气井高导流裂缝压裂施工成功的最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为了优化高导流裂缝压裂工艺技术和施工参数,开展以纤维为主要影响因素的高导流裂缝压裂室内物模实验,分析纤维对高导流裂缝压裂的影响变化规律。实验表明:加入纤维可以明显提升压裂液携砂性能和效率,纤维浓度越高,支撑剂铺置越靠近裂缝中前端,促使压裂中造长裂缝;固定纤维加入比例越大,裂缝通道占有率越大,而非固定纤维加入比例的楔形方式,其通道占有率最高,压裂中采用高纤维比例楔形加入方式,有助于形成高导流裂缝;排量过大或者过小,通道占有率均减小,实验条件下最优排量为5.0 m^(3)/h;通道占有率沿裂缝延伸方向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裂缝中部位置,最小值均在裂缝缝口处,纤维比例和施工排量均不影响高导流裂缝中通道占有率高低分布趋势。
- 郭兴张建忠孙晓马中国穆景福张明刘佳丽
- 关键词:储层改造纤维压裂支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