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08031600019)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刘薇薇余卫陈嘉榆张继君唐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矽肺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生长
  • 2篇细胞生长因子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生长因...
  • 1篇自体
  • 1篇阻遏
  • 1篇羟脯氨酸
  • 1篇矽肺纤维化
  • 1篇细胞治疗
  • 1篇纤维化
  • 1篇间充质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骨髓
  • 1篇骨髓间充质干...
  • 1篇肺纤维
  • 1篇肺纤维化
  • 1篇干细胞
  • 1篇干细胞治疗

机构

  • 2篇广州市第十二...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2篇陈嘉榆
  • 2篇余卫
  • 2篇刘薇薇
  • 1篇刘移民
  • 1篇叶更新
  • 1篇张程
  • 1篇方茅
  • 1篇詹昱
  • 1篇陈玲珍
  • 1篇陈娟
  • 1篇巫进明
  • 1篇郭子宽
  • 1篇唐丽娟
  • 1篇张继君

传媒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矽肺的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问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矽肺的安全性和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10例矽肺患者,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无菌抽取患者骨髓液100ml,体外分离、纯化培养BMSCs,收获第3代BMSCs5×10^7个,细胞质量检测合格后,坩生理盐水50ml稀释,静脉滴注回输,每周1次,连续3次,其中3例患者采用肝细胞生长闪子(HGF)基因修饰的自体BMSCs输注。移植后6个月、9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胸部cT、x线胸片、肺功能、T细胞亚群、血清中IgG、铜蓝蛋白(CP)等指标。结果治疗9个月后,所有患者咳嗽、咳痰、胸闷症状基本消失;肺功能:最大肺活量(FVC)从治疗前平均(71.2%±17.O%)提高到(84.0%±10.9%),第1秒最大呼气最(FEV。)从治疗前平均(67.5%±17.7%)提高到(80.6%±14.9%),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血清中cP和lg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采用HGF基『太J修饰的自体BMSCs治疗的患者胸片和肺部cT提示有不同程度好转,肺纹理较治疗前减少、清晰,双肺结节影较治疗前缩小,边缘较治疗前清晰,结节影密集及分布均较治疗前有所减少。结论自体BMSCs移植治疗矽肺对临床症状改善有一定效果,HGF基因修饰的自体BMSCs可使小结节影缩小,略有变淡,肺纹理较治疗前减少。
陈玲珍刘薇薇陈嘉榆余卫叶更新詹昱巫进明郭子宽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矽肺
阻遏矽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比较骨髓间充质样干细胞(BM+MSCs)与pcDNA3.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染的BM—MSCs对SiO,所致大鼠肺泡炎和早期肺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收集培养雄性Wistar幼鼠的原代BM-MSCs,并进行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标记。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气管滴注40mg/mlSiO2,混悬液1ml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BM—MSCs组和pcDNA3.1-HGF+BM—MSCs组。造模次日,模型组(10只):尾静脉注入PBS1ml;BM—MSCs组(20只):尾静脉注入10^6/mlBM-MSCs1ml;pcD-NA3.1-HGF+BM-MSCs组(20只):尾静脉注入10^6个/mlpcDNA3.1-HGF转染的BM-MSCslm1。14和28d后,分别处死大鼠,取肺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检测体内DAPI标记细胞;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炮炎和纤维化情况;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的I-IGF表达量;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or.的含量,样本碱水解法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结果14、28d时,pcDNA3.1-HGF+BM-MSCs组肺组织肺泡炎评分(14d:1.16±0.3,28d:0.8+0.20)均低于同时期BM-SCs组(14d:1.68+0.17,28d:1.58±031)和模型组(14d:2.36+_0.17,28d:2.80_+0.14),BM—MSCs组肺泡炎评分均低于同时期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28d时pcDNA3.1-HGF+BM~MSCs组肺纤维化评分(14d:0.10+_0.11,28d:1.16+_0.13)均明显低于同时期BM—MSCs(14d:0.54+0.15,28d:1.36±0.13)和模型组(14d:0.64+0.09,28d:1.84+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14、28d时pcDNA3.1一HGF+BM—MSCs组肺组织匀浆中TNF—d含量[14d:(280.48+23.11)pg/mg,28d:(249.78_+22.33)pg/mg]均明显低于BM—MSCs组[14d:(342.58_+35.34)pg/mg,28d:(319.5l±17.84)pg/mg]~模型组『14d:(442.29±36.76)pg/mg,28d�
翁泽平 钟雪云张继君刘薇薇陈娟刘移民余卫唐丽娟陈嘉榆方茅张程叶更新 陈玲珍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肺纤维化羟脯氨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