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502025)

作品数:27 被引量:124H指数:7
相关作者:董发勤李国武万朴邓建军彭同江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工学院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6篇天文地球
  • 4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毒性
  • 6篇粉尘
  • 5篇体外
  • 5篇细胞毒
  • 5篇细胞毒性
  • 4篇光谱
  • 3篇体外细胞
  • 3篇红外
  • 3篇红外光
  • 3篇红外光谱
  • 2篇电化学
  • 2篇毒性研究
  • 2篇体外细胞毒
  • 2篇体外细胞毒性
  • 2篇体外研究
  • 2篇纤维
  • 2篇矿物
  • 2篇活性
  • 2篇肺泡

机构

  • 23篇西南工学院
  • 8篇绵阳市第四人...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西南科技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四川绵阳四○...
  • 1篇四川绵阳四〇...
  • 1篇绵阳经济技术...
  • 1篇绵阳第四人民...

作者

  • 27篇董发勤
  • 14篇李国武
  • 9篇万朴
  • 9篇邓建军
  • 8篇彭同江
  • 8篇宋功保
  • 6篇冯启明
  • 6篇吴逢春
  • 5篇庄稼
  • 4篇迟燕华
  • 4篇赵世泉
  • 3篇蒲晓允
  • 3篇王利民
  • 2篇李克安
  • 2篇童沈阳
  • 2篇刘福生
  • 1篇李萍
  • 1篇宋功宝
  • 1篇蒲小允
  • 1篇霍冀川

传媒

  • 16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高压物理学报
  • 1篇华西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中国矿业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3
  • 1篇2002
  • 21篇2000
  • 2篇199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纤维水镁石在无机铵盐中的溶解行为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纤维水镁石在水中可放出自由基 ,其在酸性环境中呈现化学活性 ,在体液环境中有细胞毒性。在水体环境中 ,它与一切释放出铵离子的物质反应并使自身发生溶解 ,其机理是可溶性铵盐在溶液中可离解出铵离子并放出质子 ,而水镁石在水中可电离出羟基。二价铁的存在使氧化还原反应常常伴生 ,最终形成三价铁铵盐复盐。因此 ,人体内的可溶性铵盐和体液中存在的铵离子可与水镁石粉尘作用并使之部分溶解。粒度增大和温度升高有利于镁元素在平衡体系中溶解量的增加。高浓度铵盐在较高温度下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平衡溶液中镁、铁离子的总量取决于生成复盐的溶解度 ,反应的速度是由铵盐电离的速度和水镁石电离的速度共同决定的。NH4Cl(1 .2 5mol/L)、(NH4) 2 SO4(0 .5mol/L)、NH4HSO4(1 .2 5mol/L)在 40~ 80℃条件下是既能防止Fe2 + 氧化或产生沉淀 。
董发勤John Huang万朴
关键词:铵盐提纯体液粉尘
多孔纤维矿物在氨基酸水溶液中的溶解性及其生物持久性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在模拟人体温度 37℃条件下 ,进行多孔纤维矿物粉尘与氨基酸作用的实验研究。在 72h内溶解过程中pH值和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 ,多孔纤维矿物在氨基酸中发生的溶解作用与酸的性质有关 ,酸性氨基酸对矿物的溶解能力最强 ,中性次之 ,碱性最弱。其溶解过程在前 8h以内较强 ,以后趋于平缓 ,纤维矿物在氨基酸中的溶解程度从小到大为 :斜发沸石—坡缕石、海泡石—蛇纹石 ,说明斜发沸石有较强的耐蚀能力 ,其生物持久性较高 ,而蛇纹石石棉则表现为相对低的耐蚀性。
李国武董发勤彭同江万朴
关键词:氨基酸粉尘
矿物纤维粉尘的电化学特性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0年
本文主要测定了 6对矿物粉尘的电导率和pH值 ,对比分析了形态、粒度、温度、时间对粉尘电化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矿物在水介质中的pH值 /电导率比值与其粒度细度成正相关关系 ,电导率对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 ,其最大值出现在 60℃左右 ,在 80℃以后所有样品的电导率均出现大幅下降拐点。多数样品的pH值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8小时以后所有样品均接近平衡时的稳定值 ,具阳离子交换性质的矿尘的溶解、电离、导电模式是一种新类型。矿物的溶解速率受粒度、表面活性、温度、浓度差、时间等因素影响。矿物粉尘的pH值 /电导率比值是矿物表面的特征值 ,全面反映其溶解度、化学活性、表面电性、降解和残留、防腐、配伍等方面的行为趋势。
董发勤李国武宋功保
关键词:电导率PH值电化学
矿物粉尘溶解行为的电镜研究及其生物化学意义被引量:1
2000年
本文对用Gamble溶液、有机酸及无机强酸溶解后的矿物粉尘残余物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 ,矿物纤维粉尘纤维变短、长径比减小、柔性减弱、端部变圆 ,部分溶解成串珠状 ;粗大颗粒松散塌陷 ,表面粗糙度增加 ;片状粉尘变碎变细 ;硅酸盐矿物粉尘具有向以SiO2 为主要成分的纳米级近球形颗粒转化的趋势。故提出在纳米级别上研究粉尘致病机理是非常有价值的。
刘福生董发勤李国武冯启明
关键词:模拟体液扫描电镜生物化学
矿物纤维粉尘在酸中的稳定性与化学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通过对一些矿物纤维粉尘耐酸蚀性及其酸蚀残余物化学活性的测试分析和对矿物纤维粉尘的酸蚀历程尤其在酸蚀过程中其表面活性基团的变化及影响耐酸蚀性及其化学活性的诸多因素的较深入的探讨 ,并结合作者以前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探讨了矿物纤维粉尘耐酸蚀性强弱及酸蚀过程中表面活性基团变化与生物活性大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 ,矿物纤维粉尘的酸蚀持久性与其晶体结构、结晶度、晶格缺陷多少有关 ,也与其表面官能团种类、位置及裸露程度相关 ,与原粉尘及其酸蚀残余物的比表面积、微孔性质、数量、Lewis酸位多少呈正相关。经酸溶蚀或经表面改性 ,矿物纤维粉尘潜在的生物毒性可以降低甚至完全消失。
冯启明董发勤彭同江万朴李国武宋功保
关键词:化学活性稳定性
纤粒矿物粉尘体外细胞毒性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 ,观察兔肺泡巨噬细胞死亡率 ,用丙二醛 (MDA)的含量变化、乳酸脱氢酶 (LD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变化来评价来自 1 2个矿床的 6种矿物的1 2种结晶习性的矿物粉尘的细胞毒性 ,探讨其使巨噬细胞受损的机制。结果显示 :沸石、硅灰石无细胞毒性 ,而其他的纤维状及片粒状矿物粉尘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 ,说明矿物粉尘的细胞毒性与矿物粉尘的形态有一定关系 。
邓建军董发勤吴逢春蒲小允John Huang赵世泉
关键词:粉尘细胞毒性
几种化合物改变纤维海泡石对红细胞毒性初探
2000年
纤维海泡石对红细胞有毒性。本文采用阳离子交换、Gamble溶液、有机酸及尼古丁处理纤维海泡石 ,观察处理前后红细胞的溶血率及脂质过氧化的主要产物丙二醛 (MDA)的变化。结果显示 :经过阳离子交换及Gamble溶液处理 ,纤维海泡石对红细胞的毒性显著降低 ,其机制可能是延长了界 /膜形成时间 ,降低了脂质过氧化的强度 ;有毒物质 ,如尼古丁的参与则增强了海泡石对红细胞的毒性 ;有机酸处理对红细胞的毒性影响不明显。
邓建军董发勤吴逢春李国武赵世泉庄稼
关键词:阳离子交换粉尘红细胞毒性
海泡石坡缕石的有机吸附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本研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泳等方法对坡缕石和海泡石吸附有机气体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 ,这种吸附是因静电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矿物表面的吸附水可减弱静电力的作用。坡缕石、海泡石对有机气体的吸附量与气体温度、蒸气压、气体分子偶极矩、样品纯度、矿物结晶度有关。温度升高 ,气体分子热运动将加剧 ,吸附数量随之减少 ;若气体分子偶极矩加大 ,则吸附量增加 ;增大蒸气压能提高气体分子与矿物微粒间的接触频率 ,从而增强吸附 ;其他离子对Si4+ 的置换率增大 ,则静电力增强 ,对有机气体的吸附亦增强 ;样品愈纯吸附量愈大。坡缕石、海泡石对有机气体的吸附为物理吸咐。
万朴李平董发勤彭同江宋功保
关键词:坡缕石海泡石有机物
几种纤维矿物粉尘的真空有机吸附及表面基团变化
2000年
利用真空有机吸附和红外光谱分析法 ,研究了几种纤维矿物粉尘对不同偶极矩的正己烷 (偶极矩为 0 )、乙醚 (偶极矩为 1 .1 6)和吡啶 (偶极矩为 2 .1 9)的吸附特征及这些有机试剂对表面基团的影响。研究发现 :纤维矿物粉尘对有机试剂的吸附能力并不完全与有机试剂的偶极矩大小成正比 ;部分纤维矿物粉尘对正己烷的吸附为化学吸附 ,吸附解吸后出现了 1 2 62~ 1 2 67cm-1 、1 31 1cm-1 的新的IR谱带 ,它们应是部分纤维矿物粉尘与正己烷发生化学吸附后形成的-SiCH3 键的IR谱带。通过分析红外光谱各吸收带的变化特点 ,论证了部分纤维矿物粉尘吸附有机试剂后表面基团所发生的变化 ,特别是表面OH、表面Si-O
宋功保石荣铭董发勤冯启明李国武
关键词:红外光谱
矿物粉尘对人体血清物质的吸附行为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通过测定吸附后人体血清的成分 ,并利用红外光谱研究了几种矿物粉尘对血清中物质的吸附作用 ,结果表明 ,矿物粉尘对血清中物质的吸附具有选择性 ,主要是吸附了血清中的蛋白质和脂类等生物大分子。不同矿物吸附生物大分子的选择性不同 ,这主要与矿物的结构和表面活性等因素有关。红外光谱研究表明 ,吸附机理主要是物理吸附 ,可能也存在化学吸附。另一方面 。
张宝述董发勤邓建军李国武
关键词:人体血清生物大分子红外光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