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6078040)

作品数:9 被引量:142H指数:6
相关作者:周云吴轶何铭基郑俊光邓雪松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建筑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耗能
  • 5篇减震
  • 5篇耗能减震
  • 3篇滞回
  • 3篇滞回性能
  • 3篇混凝土
  • 3篇混凝土框架
  • 2篇粘弹性阻尼
  • 2篇粘弹性阻尼器
  • 2篇设计方法
  • 2篇铅粘弹性阻尼...
  • 2篇阻尼
  • 2篇阻尼器
  • 2篇力学模型
  • 2篇抗震
  • 2篇抗震性
  • 2篇抗震性能
  • 2篇混凝
  • 2篇减震性能
  • 2篇减震性能分析

机构

  • 10篇广州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周云
  • 5篇何铭基
  • 5篇吴轶
  • 3篇郑俊光
  • 3篇邓雪松
  • 2篇张春梅
  • 2篇吴从晓
  • 1篇张季超
  • 1篇任凤鸣
  • 1篇刘爱荣
  • 1篇钱洪涛
  • 1篇朱勇
  • 1篇邹征敏
  • 1篇杨春
  • 1篇褚洪民
  • 1篇吴嘉欣
  • 1篇黄慧敏

传媒

  • 3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工程抗震与加...
  • 1篇第18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带耗能腋撑钢筋混凝土转换结构抗震性能评估被引量:8
2010年
增量动力分析(IDA)是一种用于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参数分析方法。通过分析IDA曲线,可更全面地了解结构的地震需求、刚度退化、强度退化与地震动强度的关系。基于转换结构抗震性能差的问题,在转换层处设置耗能腋撑,以普通和带耗能腋撑钢筋混凝土框架转换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增量动力分析,评估普通与带耗能腋撑钢筋混凝土转换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表明,耗能腋撑能有效地降低转换层处的地震反应,不同工况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减幅为20%~60%,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值曲线在转换层处的突变得到减缓。普通与带耗能腋撑钢筋混凝土框架转换结构对应"基本完好"和"防止倒塌"性能水准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分别为1/850、1/100与1/720、1/80,均小于高规规定框架结构在相应性能水准下的层间位移角限值1/550和1/50。普通与带耗能腋撑钢筋混凝土框架转换结构无法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需要调整耗能腋撑的参数以满足规范要求。
吴轶何铭基杨春张春梅周云
关键词:增量动力分析抗震性能评估
耗能腋撑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加固性能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为了减小强烈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损伤破坏,在不影响建筑使用空间的前提下,提出在梁柱节点区附近设置耗能腋撑,改善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以一榀普通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耗能腋撑采用防屈曲支撑,对框架结构进行低周反复数值模拟试验研究,并变化耗能腋撑布置方式,研究耗能腋撑对框架抗震性能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带耗能腋撑框架滞回曲线饱满,框架结构的强度与刚度退化得到减缓,延性系数提高了53%;随着耗能腋撑与梁端距离或夹角的增大,框架结构的初始刚度与承载力均得到提高,两者分别提高了48%和39%,其延性系数最大可达到8.66;而耗能腋撑与梁的夹角对框架结构的刚度退化系数影响并不显著。耗能腋撑有效地改善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
吴轶何铭基郑俊光刘爱荣邓雪松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
节点区柱钢管不贯通式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传力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为研究节点区柱钢管不贯通式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的传力机理,文章采用基于纤维模型的有限元软件SeismoStruct开展数值模拟分析,建立了该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的三维简化模型,模拟节点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滞回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节点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结果拟合良好.在验证简化节点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对框架梁的弯矩分布、环梁的扭矩与弯矩分布进行研究,总结了节点区钢管不贯通式环梁节点的弯矩传导机理.研究表明,该新型节点的弯矩传导主要集中在框架梁轴方向,传力机制较节点区钢管贯通的节点型式直接、有效.
郑俊光吴轶何铭基吴嘉欣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纤维模型
组合式双圆锥耗能器的设计与性能模拟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设计了组合式双圆锥耗能器,阐述了其构造和耗能原理,采用有限元软件对18个不同尺寸的双圆锥耗能元件和3个不同组装方式的双圆锥耗能器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设计参数对双圆锥耗能器的滞回性能和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双圆锥耗能元件,当其总高H一定时,其初始刚度和屈服位移取决于两个锥体中较大锥体的高度大小;屈服位移可设置在1 mm以内,耗能系数值可达2.5。双圆锥耗能元件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成双圆锥耗能器时,双圆锥耗能器的滞回性能取决于所选用的双圆锥耗能元件和其上、下连接板的刚度,当连接板刚度较大时,双圆锥耗能元件的滞回性能与其组装后的双圆锥耗能器的相关滞回性能满足叠加关系,双圆锥耗能器的相关滞回性能可由所选用的双圆锥耗能元件的相关参数(初始刚度、屈服位移和耗能系数等)来确定。
周云黄慧敏朱勇
关键词:滞回性能
新型防屈曲耗能支撑设计原理与性能研究被引量:77
2009年
介绍防屈曲耗能支撑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归纳防屈曲耗能支撑的类型,分析现有防屈曲耗能支撑存在的不足,提出"核心单元局部削弱相当于其他部分加强"的新型防屈曲耗能支撑设计思想,给出"开孔式"和"开槽式"两种新型防屈曲耗能支撑设计方案。设计新型开孔式三重钢管防屈曲耗能支撑与普通三重钢管防屈曲耗能支撑模型,通过对这两种模型的循环加载试验,对比研究两者的性能差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开孔式防屈曲耗能支撑滞回曲线稳定、饱满,具有良好的耗能性能;在相同条件下,开孔式防屈曲耗能支撑的耗能能力、等效黏滞阻尼比、耗能系数与普通三重钢管防屈曲耗能支撑相比差别不大,但是开孔式防屈曲耗能支撑具有定点屈服的功能,即屈服位置可以预先设定;能同时实现由同种材料制成的核心单元具有屈服段与非屈服段,避免普通三重钢管防屈曲耗能支撑端部另需加强及加工困难等不足。证明通过"核心单元局部削弱"的方式来改进防屈曲耗能支撑性能的思想是现实可行的。
周云钱洪涛褚洪民邹征敏
关键词:防屈曲耗能支撑
带耗能腋撑竖向不规则短肢剪力墙结构减震性能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在不影响建筑使用空间前提下,提出在抗侧构件不连续处设置耗能腋撑以改善竖向不规则结构抗震性能。以底部大空间短肢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ETABS研究耗能器类型与场地土对耗能腋撑工作性能和竖向不规则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黏滞型耗能腋撑对文中分析模型各楼层地震反应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对转换层处层间位移角与层剪力最大值减幅最大,分别为40.14%和15.66%,对顶层加速度与基底剪力峰值的最大减幅分别为16.06%和23.57%,黏滞型耗能腋撑最大能耗散输入结构能量的42%,而黏弹型耗能腋撑对结构的控制效果不理想;当地震震级较大、震中距较小时,耗能腋撑对坚硬与软弱场地土的模型结构控制作用相差不大,减震位移比在转换层处达到最小值0.76;随着震级减小或震中距增大,耗能腋撑对该模型结构的控制作用随场地土变硬而逐渐增强,其减震位移比介于0.68~0.74之间。
吴轶何铭基周云
关键词:竖向不规则短肢剪力墙耗能减震
铅粘弹性阻尼器的开发、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1
2009年
铅粘弹性阻尼器是作者研制的一种新型复合型阻尼器,由铅芯、粘弹性材料等组成,通过铅芯的塑性变形和粘弹性材料的剪切滞回变形耗能,具有位移相关型阻尼器和速度相关型阻尼器复合特性。根据实际工程的不同需求,先后研究出了铅橡胶阻尼器、组合式铅橡胶阻尼器、铅粘弹性阻尼器和钢铅粘弹性阻尼器等。该文介绍了上述阻尼器的耗能原理、构造和特点,对不同类型的铅粘弹性阻尼器进行了滞回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种阻尼器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大变形能力和抗疲劳性能。采用双线性模型、双线性-RO模型和Bouc-wen模型对铅粘弹性阻尼器的滞回性能进行了模拟,模拟的滞回曲线与试验所得的滞回曲线吻合的较好。给出了铅粘弹性阻尼减震结构和耗能支撑构件的设计方法。最后,介绍了铅粘弹性阻尼器在部分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周云吴从晓邓雪松
关键词:铅粘弹性阻尼器耗能减震滞回性能力学模型设计方法
铅粘弹性阻尼器的开发、研究与应用
铅粘弹性阻尼器是作者研制的一种新型复合型阻尼器,由铅芯、粘弹性材料等组成,通过铅芯的塑性变形和粘弹性材料的剪切滞回变形耗能,具有位移相关型阻尼器和速度相关型阻尼器复合特性。根据实际工程的不同需求,先后研究出了铅橡胶阻尼器...
周云吴从晓邓雪松
关键词:铅粘弹性阻尼器耗能减震滞回性能力学模型设计方法
文献传递
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减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某超高层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因指标超限在设计中采用了耗能减震技术,为了检验该减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制作了1/35的缩尺模型,通过在钢管混凝土框架设置阻尼器或不设置阻尼器,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对比试验,研究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和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位移和应变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该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减震结构与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相比,位移、加速度和应变响应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罕遇地震作用下,通过设置耗能减震构件,层间位移角最大值从超过规范要求的1/84减低至满足规范要求的1/130,表明该减震结构具有更优良的抗震性能。
周云任凤鸣范华冰张季超
关键词:耗能减震振动台试验动力特性
带耗能腋撑型钢混凝土转换结构减震性能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解决底部大空间结构上刚下柔,底部框支层变形大的问题,在不影响建筑使用空间的前提下,本文提出在柔性底层设置耗能腋撑以改善转换结构抗震性能。以带梁式转换层的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ETABS对型钢混凝土转换结构及带耗能腋撑型钢混凝土转换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对比分析,研究耗能器类型与场地土类型对耗能腋撑工作性能和转换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粘滞型耗能腋撑对本文算例的层间位移角与层间剪力的最大值减幅均可达到36%左右,结构顶层加速度与基底剪力的峰值最大减幅分别为29%和56%;而粘弹型耗能腋撑仅对转换层处有一定减震作用,控制效果不理想;软弱场地与坚硬场地上带耗能腋撑转换结构的减震位移比分别介于0.80~0.90和0.65~0.85之间,耗能腋撑对坚硬场地上转换结构的减震效果较佳。
吴轶何铭基周云张春梅郑俊光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框架耗能减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