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472)

作品数:19 被引量:79H指数:6
相关作者:冯刚刘康白亦光肖东琴陈竹更多>>
相关机构:川北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干细胞
  • 6篇椎间盘
  • 6篇细胞
  • 5篇退变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软骨
  • 4篇体外
  • 4篇退行性
  • 4篇退行性变
  • 4篇椎间盘退行性...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髓核
  • 3篇髓核细胞
  • 3篇椎间盘退变
  • 3篇细胞移植
  • 3篇关节
  • 3篇分化
  • 3篇干细胞移植

机构

  • 15篇川北医学院
  • 7篇南充市中心医...
  • 3篇川北医学院第...
  • 3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成飞医院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三六三医院

作者

  • 14篇冯刚
  • 11篇刘康
  • 10篇白亦光
  • 8篇肖东琴
  • 7篇陈竹
  • 5篇杨泽龙
  • 4篇罗栩伟
  • 3篇陈巧玲
  • 3篇林涛
  • 2篇赵明
  • 2篇蒋婷
  • 2篇韩小伟
  • 1篇苟林
  • 1篇刘丽华
  • 1篇袁德超
  • 1篇倪伟
  • 1篇冯大雄
  • 1篇李凌云
  • 1篇向小聪
  • 1篇李刚

传媒

  • 6篇西部医学
  • 3篇川北医学院学...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5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关节软骨细胞培养方法及其生物学特征。方法:从4周龄新西兰乳兔关节分离静置培养软骨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及传代细胞形态变化,并计数绘制生长曲线。用番红-O,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蛋白多糖,碱性糖胺聚糖(GAGs),Ⅱ型胶原的分泌情况,用PCR鉴定Ⅱ型胶原,Aggrecan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兔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实验方法。形态学及免疫化学染色显示体外培养3代以内的软骨细胞可保持表型稳定而3代后软骨细胞呈现增殖缓慢及衰老现象。结论:本实验建立的体外培养关节软骨细胞方法简单可行,3代内的兔软骨细胞表型稳定且生物学活性较高,具备可用于实验研究的能力。
赵明陈竹张旭乾刘康冯刚刘丽华韩小伟
关键词:细胞培养关节软骨生物学特性
种子细胞移植修复髓核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椎间盘退行性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引起下腰痛的主要原因,它可引起一系列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和节段性腰椎不稳等。细胞移植治疗是目前实验研究的治疗方法之一。近年将这些种子细胞移植入发生退行性变的椎间盘,可有效增加髓核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干预椎间盘退变的进程,对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本文就髓核细胞、软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等研究进展和干细胞体外诱导方法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白亦光冯刚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细胞治疗髓核细胞干细胞
壳聚糖水凝胶复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利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复合壳聚糖水凝胶支架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分别取新西兰大白兔皮下脂肪和肋软骨,消化后体外扩增培养分别得到P1代ADSCs和软骨细胞。将ADSCs消化后制成细胞悬液,并种植于灭菌后的壳聚糖水凝胶上,体外培养1周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将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植入到兔的关节软骨缺损处。实验分为复合组(缺损处植入ADSCs复合新型壳聚糖水凝胶支架)、细胞组(缺损处注射一定浓度的软骨细胞悬液)、材料组(缺损处植入单纯的壳聚糖水凝胶)和对照组(缺损处未做任何处理),各组分别于术后12周取样,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番红-O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观察缺损关节软骨的修复情况,并用国际关节软骨修复协会(ICRS)制订的评分法进行组织学评分。结果复合组缺损软骨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其他3组,新生组织与正常组织结合紧密,且结构和细胞外基质的分泌情况类似于正常组织。对照组、细胞组、材料组和复合组ICRS评分分别为(7.06±0.19)分、(7.14±0.22)分、(7.46±0.26)分和(13.89±0.14)分,复合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DSCs复合壳聚糖凝胶支架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对缺损关节软骨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且修复是一种结构性的修复。
林涛陈竹袁德超刘康向小聪周玉川冯刚
关键词:壳聚糖间质干细胞软骨关节
hsa-miRNA-223-3p调控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被引量:8
2021年
背景:研究发现miR-223-3p在骨质疏松患者体内高表达,但其相关机制研究甚少。目的:探讨hsa-miR-223-3p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调节作用。方法: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其成骨分化,然后过表达hsa-miR-223-3p,RT-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Wnt信号通路标志物Wnt5a及其下游信号分子OPG、RUNX2的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构建pmirGLO/Wnt5a-3’UTR和pmirGLO/Wnt5a-3’UTR mut质粒,分别与hsa-miR-223-3p mimics/对照质粒共转染至293T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hsa-miR-223-3p与Wnt5a的靶定关系。结果与结论:①随着成骨诱导时间的延长,细胞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水平逐渐增加,茜素红染色可见暗红色或红褐色钙盐结节沉积逐渐增加;②过表达hsa-miR-223-3p后,细胞中Wnt5a、OPG、RUNX2的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③hsa-miR-223-3p直接靶定Wnt5a的3’UTR区,降低Wnt5a的荧光素酶活性;突变掉Wnt5a的结合位点,靶定作用消失。封闭hsa-miR-223-3p后,野生型Wnt5a的荧光素酶活性增加,突变型Wnt5a的荧光素酶活性不变;④结果表明,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过表达hsa-miR-223-3p可以影响Wnt信号通路标志物Wnt5a及其下游信号分子OPG、RUNX2的表达。hsa-miR-223-3p可直接与Wnt5a结合,Wnt5a作为hsa-miR-223-3p的下游靶基因,受其负向调控。
耿瑶尹志良李兴平肖东琴侯伟光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IRNA成骨分化
Ⅱ型胶原-透明质酸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三维纳米支架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Ⅱ型胶原-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构建软骨组织工程复合三维纳米支架的可行性。 方法将Ⅱ型胶原和HA以8∶1(W∶W)比例溶于三氟乙醇和水按1∶1(V∶V)比例混合的溶剂中制成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三维多孔纳米支架材料,通过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貌,测定其孔隙率、吸水率、表面接触角和降解率。取1周龄日本大耳兔肋软骨,采用酶消化法制备软骨细胞。取第2代软骨细胞种植于支架上,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评价其细胞黏附性及增殖情况;细胞-支架复合物体外连续培养2周后,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生物学形态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分泌情况。 结果以最佳电纺液浓度为10%、接收距离为10 cm、纺丝注射速度为5 mL/h电纺获得的支架材料,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示其孔隙均匀,纳米纤维直径均匀(300~600 nm),孔隙率为89.5% ± 25.0%,表面接触角为(35.6 ± 3.4)°,24 h内支架吸水率可达1 120% ± 34%,48 d内支架降解率可达42.24% ± 1.51%。CCK-8检测结果显示,培养12 h细胞在支架上黏附率可达169.14% ± 11.26%,培养7 d时细胞存活率可达126.03% ± 4.54%。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细胞在支架上黏附增殖情况良好,可分泌ECM;细胞在支架上培养2周后,有类似于软骨陷窝的结构形成。 结论以Ⅱ型胶原-HA制备的复合三维纳米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生物学性能和促进细胞黏附及增殖的能力,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 料。
杨泽龙陈竹陈竹白亦光刘康冯大雄白亦光
关键词:组织工程软骨静电纺丝透明质酸
锌离子浓度可影响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成骨分化被引量:2
2020年
背景:锌离子是人体所必需的金属微量元素,在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促进细胞成骨分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不同浓度锌离子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却鲜有研究。目的:评价不同浓度锌离子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探索最适宜的锌离子浓度。方法:从乳兔长骨骨髓内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并传代,分为6组,即10-4,10-5,10-6,10-7,10-8 mol/L锌离子组以及空白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绘制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试剂盒评价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活/死细胞染色表征细胞的生长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的矿化能力,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除10-4 mol/L锌离子组之外,随着时间延长,各组细胞数量呈增长趋势,且10-7 mol/L锌离子组在培养5 d后细胞数量最多,而10-4 mol/L锌离子组细胞数量最少;②细胞培养14 d后,当锌离子浓度为10-7 mol/L时,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10-4 mol/L时碱性磷酸酶表达量最低;③活/死细胞染色显示10-7 mol/L锌离子组活细胞数量最多,10-4 mol/L锌离子组则几乎全为死细胞;④细胞培养14 d后,当锌离子浓度为10-7 mol/L时,可观察到明显的钙结节形成,且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最高;⑤结果表明,锌离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有效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成骨分化,且浓度为10-7 mol/L时,其促增殖、成骨诱导及促矿化能力最强。因此,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锌离子,有利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赵桥杨飞张成栋陈硕孙枭张波肖东琴刘康冯刚冯刚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锌离子细胞增殖成骨分化矿化能力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联合5-氟尿嘧啶抑制结肠癌细胞凋亡和血管生成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结肠癌CT26细胞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荷瘤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体外培养的CT26细胞分为对照组、5-FU组和PEDF+5-FU组3组,分别加入PBS、5-FU和PEDF+5-FU处理CT26细胞。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CT26细胞迁移能力。建立CT26荷瘤小鼠模型,将24只荷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FU组和PEDF+5-FU组,每组8只。用相应药物给药干预,共给药3次,20 d后处死小鼠测量肿瘤体积。通过CD31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肿瘤组织内的微血管密度,TUNEL染色观察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FU组和PEDF+5-FU组CT26细胞迁移率显著下降,CD31表达明显下调,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提高(均P<0.05);与5-FU组相比,PEDF+5-FU组CT26细胞迁移率显著下降,CD31表达明显下调,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5-FU组和PEDF+5-FU组肿瘤体积显著减小(均P<0.05),PEDF+5-FU组肿瘤体积小于5-FU组(P<0.05)。结论:PEDF和5-FU联合用药可以对CT26结肠癌细胞起到协同治疗的目的,且治疗效果优于5-FU单独治疗效果。
陈巧玲白亦光
关键词:结肠癌PEDF5-FU
移植同种异体脂肪干细胞对兔椎间盘退变早期的干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兔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在退变早期对椎间盘的修复效果。方法采用穿刺抽吸法建立兔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体外培养ADSC对模型进行移植治疗。27只5月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n=9),ADSC移植组(ADSC组,n=9)和DMEM培养基组(DMEM组,n=9)。每只实验动物的L 3-4、L 4-5和L 5-6作为实验干预椎间盘。术后4,8,12周分别利用标准化T2加权像信号强度(%ST2WI)、病理组织学、退变分数、免疫组化染色以及Ⅱ型胶原(collagenⅡ)和蛋白聚糖(aggrecan)mRNA表达水平评价修复效果。结果术后4,8,12周,DMEM组的%ST2WI值、collagenⅡ和aggrecan的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NC组和ADSC组组间无明显差异;NC组和ADSC组退变分数明显低于DMEM组(P<0.05),NC组和ADSC组间无明显差异;NC组和ADSC组的collagenⅡ免疫组化均显示强阳性,而DMEM组随着时间的推移阳性逐渐减弱。结论在退变早期移植同种异体的兔ADSC能有效抑制椎间盘的退变。
白亦光刘康杨泽龙罗栩伟林涛肖东琴冯刚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椎间盘退行性变干细胞移植
BMG/PBST双相组织工程纤维环的体外构建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骨基质明胶(bone matrix gelatin,BMG)/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succi—nate-co-terephthalate),PBST]双相组织工程纤维环的构建。方法PBST通过静电纺丝的方式制备成薄膜,检测其吸水率、孔隙率。取兔纤维环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通过番红“O”、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细胞鉴定;鉴定后的细胞种植到PBST薄膜支架上,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以BMG作为外纤维环支架,以PBST纺丝作为内纤维环支架,构建新型双相组织工程纤维环支架。将细胞种植到双相支架上,体外培养3、7、21d后,分析双相组织工程纤维环的生物学特性及力学性能。结果PBST纺丝薄膜的孔隙率为61.83%±7.33%,吸水率为297.34%±57.13%。纤维环细胞经番红“O”、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呈阳性,表现出纤维环细胞的特征。经鉴定后的细胞种植在薄膜支架上培养3、7d后,扫描电镜显示细胞在薄膜支架上黏附并增殖;将纤维环细胞接种到BMG/PBST双相支架上,培养3、7、21d后,HE染色显示细胞随培养时间的增加逐渐渗透到薄膜支架内部;番红“O”、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表明细胞在支架上分泌出大量糖胺聚糖和Ⅱ型胶原等纤维环细胞特有的细胞外基质。种植细胞后的双相支架体外培养21d后,支架的弹性模量[(17.56±1.47)MPa]明显较无细胞的双相支架的弹性模量[(14.83±1.02)MPa]增加。结论初步构建的BMG/PBST双相组织工程纤维环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力学性能,为进一步构建完整组织工程椎间盘奠定了基础。
袁德超陈竹向小聪刘康冯刚
关键词:明胶
体外共培养诱导脂肪干细胞向软骨表型细胞分化及鉴定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经共培养诱导为软骨表型细胞的可行性,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来源提供的新途径。方法:分离培养日本大耳白兔的脂肪干细胞及肋软骨细胞,将脂肪干细胞与软骨细胞分层共培养及脂肪干细胞单独培养于6孔板中2周。通过safranin-O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化学染色对诱导后细胞表型进行鉴定,RT-PCR检测诱导后Ⅱ型胶原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共培养诱导2周后的脂肪干细safranin-O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化学染色呈阳性,Ⅱ型胶原基因表达接近于正常软骨细胞。结论:脂肪干细胞经与软骨细胞共培养后,可以诱导为软骨表型细胞。
蒋婷杨泽龙刘康陈竹白亦光李凌云白倩冯刚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软骨细胞共培养关节退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