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2011KTZB02-02-05)

作品数:12 被引量:214H指数:8
相关作者:韩明玉张林森翟丙年王延平赵志远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陕西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土壤
  • 7篇苹果
  • 4篇水分
  • 4篇土壤水
  • 4篇土壤水分
  • 4篇果园
  • 3篇园土
  • 3篇果园土壤
  • 3篇旱塬
  • 3篇富士苹果
  • 2篇养分
  • 2篇生草
  • 2篇土壤酶
  • 2篇土壤有机
  • 2篇苹果园土壤
  • 2篇渭北旱塬
  • 2篇果实
  • 2篇旱地
  • 2篇红富士
  • 2篇红富士苹果

机构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长安大学
  • 1篇陕西省微生物...
  • 1篇陕西省农村科...
  • 1篇陕西省农业厅
  • 1篇张家口市农业...

作者

  • 6篇韩明玉
  • 5篇张林森
  • 5篇翟丙年
  • 3篇王延平
  • 3篇王颖
  • 3篇郑伟
  • 3篇赵志远
  • 2篇张立新
  • 2篇廖超英
  • 2篇王锴
  • 2篇李展飞
  • 2篇李丙智
  • 2篇高梅
  • 2篇吕丽霞
  • 2篇王朝辉
  • 2篇毛晨鹏
  • 2篇赵永桂
  • 1篇党永
  • 1篇姚培鑫
  • 1篇赵政阳

传媒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果树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节水灌溉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品质改良剂对中晚熟“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套袋是提高苹果果实着色的关键技术,但同时也带来了果实内在品质下降,风味变淡等问题。为探索一种更为高效省力,安全环保,逐步替代苹果套袋的新技术,该研究以自主研发的2种苹果专用品质改良剂为试材,测定其对中早熟苹果果实品质各指标的影响,旨在为优质苹果的生产提供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结果表明:2种品质改良剂均能有效促进中晚熟苹果果皮着色,显著提高果实糖、酸度,增加维生素C含量;2种品质改良剂在"玉华早富"上应用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及Ca含量也都有显著增加,同时提高了果实内外在品质;综上所述,2种品质改良剂在中熟品种"玉华早富"上应用效果更好,能够同时改善果实风味、营养及贮藏品质,促进果实着色。
李展飞翟丙年王颖党纳李永刚赵政阳
关键词:品质改良剂果实品质苹果
矮化自根砧红富士幼树对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和利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矮化自根砧红富士苹果幼树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为矮化自根砧苹果园氮素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2年生矮化自根砧红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三个施氮水平下幼树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试验设三个处理,每千克土施氮(N)量为0.1 g(N_(0.1))、0.2 g(N_(0.2))和0.3 g(N0.3),分别在春梢停长期(6月23日)、秋梢停长期(8月25日)、养分回流期(9月20日)和落叶前期(10月23日)取全株样品进行氮的分析测定。【结果】至落叶前期,矮化自根砧红富士苹果幼树总干重和根系生物量以N_(0.1)水平最高。不同氮素水平下,植株不同器官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差异较大。氮肥施入至春梢停长期,幼树地上部新生营养器官Ndff值最高;秋梢停长期至落叶前期均以根系的Ndff值最高,同时根部吸收的^(15)N也优先向营养器官运转;树体对氮的吸收征调能力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弱。果树春梢停长期,N_(0.1)处理树体新吸收的氮素可更为快速地转运至新生器官;春梢停长期至养分回流期,叶片^(15)N分配率最大;落叶前期,N_(0.1)处理根系^(15)N分配率(33.8%)显著高于N_(0.2)(17.0%)和N0.3(22.5%)处理,叶片中约37.6%的氮素回流到树体内。随着生育期的推移,树体^(15)N利用率显著提高,至养分回流期各处理^(15)N利用率为N_(0.1)(30.0%)>N_(0.2)(27.9%)>N0.3(21.7%)。春梢停长期至养分回流期,三个施氮水平下树体吸收的^(15)N均占整个生育期氮素吸收的80%或以上。【结论】春梢停长期至养分回流期是矮化自根砧红富士苹果幼树氮素营养需求的关键时期,N_(0.1)处理有利于幼树营养生长和氮素的吸收利用及贮藏,建议生产上应适当控制氮肥的投入,根据果树需肥关键时期合理施用氮肥,满足树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氮
郑朝霞王颖王颖郑伟郑伟赵志远翟丙年
关键词:红富士苹果氮素
渭北生草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被引量:40
2014年
通过短期(31 d)室内培养法测定苹果园清耕、苹果∕白三叶间作、苹果∕小冠花间作这3种管理模式下土壤有机碳矿化动态和4种土壤酶活性,探讨了渭北果园不同生草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矿化规律及其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培养过程中,3种管理模式下土壤有机碳日矿化率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后期保持低且比较稳定的趋势.培养31 d后,与对照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累积量为367 mg·kg^-1相比较,白三叶处理最大为590 mg·kg^-1、小冠花处理为541 mg·kg^-1,并且3个处理在垂直方向上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由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发现,生草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碳潜力(Cp)和矿化速率常数(k)值分别为0.252-2.74 g·kg^-1和0.019-0.051 d^-1,果园生草处理Cp值与对照处理Cp值差异显著,并且土壤蔗糖酶和纤维素酶与土壤有机碳矿化有较高的相关性.
贾曼莉郭宏李会科
关键词:有机碳矿化果园生草土壤酶活性
陕西省苹果主产区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与分布特征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研究陕西省苹果主产区土壤养分状况,为陕西省苹果主产区施肥策略的合理制定及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2012~2016年,在陕西省延安、铜川、渭南、咸阳和宝鸡5个苹果主要生产地区选取典型果园,样点数依次为17208、2634、8589、14723和303个,采集0—4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并利用现有果园土壤养分分级标准,比较分析各地区土壤养分分布状况。【结果】目前,陕西省苹果主产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1.5 g/kg、57.1 mg/kg、13.0 mg/kg和160.4 mg/kg,较低和低等水平所占比例分别为33.3%、61.8%、85.0%和50.4%。不同地区土壤养分存在一定差异,从全区来看,基本呈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特征,即宝鸡是果园土壤养分含量最高的地区,咸阳、渭南和铜川次之,延安果园土壤养分含量最低。延安地区果园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9.5g/kg、碱解氮49.4 mg/kg、有效磷9.0 mg/kg和速效钾140.0 mg/kg,处于较低和低等养分水平的果园百分比分别为61.6%、77.7%、99.3%和67.5%。铜川地区果园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4.2 g/kg,有机质达中等及以上水平果园占88.9%;碱解氮含量均值为62.0 mg/kg,46.4%的果园处于较低和低等水平;有效磷含量均值为13.9mg/kg,75.3%的果园处于较低和低等水平;速效钾含量均值为181.6 mg/kg,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果园所占比例为67.2%。渭南地区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为13.1 g/kg,有机质达中等及以上水平果园占83.2%;碱解氮含量均值为61.6 mg/kg,54.6%的果园处于较低和低等水平;有效磷含量均值为13.7 mg/kg,81.0%的果园处于较低和低等水平;速效钾含量均值为170.1 mg/kg,42.6%的果园处于较低和低等水平。咸阳地区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为12.3 g/kg,有机质达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果园占85.7%;碱解氮含量均值为62.7
郑朝霞王颖石磊石磊郑伟郑伟翟丙年
关键词:有机质
微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对陕北苹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在陕西渭北旱塬红富士苹果园设置肥效对比试验,探讨施用微生物复混肥与施用传统肥料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研究所研制的苹果专用微生物复混肥后,产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提高,最高增长幅度为28.82%,最低为3.06%;单果重平均为233.88 g,平均提高15.83%;商品果率平均为80.80%,平均提高8.67%;糖度平均为13.52%,平均提高4.79%;硬度平均为9.61 kg/cm2,平均提高3.58%。说明施用微生物复混肥在提高产量、改善苹果品质方面效果显著。
孙超田稼姚培鑫党永张晓琦杨明琰
关键词:渭北旱塬
陕西黄土高原苹果园土壤水分分异特征被引量:34
2013年
采用定点监测法,对陕西省不同区域、生长年限、立地类型以及乔矮化果园的土壤水分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苹果园由南向北土壤贮水量逐渐降低,土壤水分亏缺加重;在干旱季节,北部丘陵沟壑区果园土壤水分亏缺度高达18.5%~47.5%,黄土残塬区为7.8%~20.3%,关中平原仅有1.2%~6.3%;在生长季内,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变异程度减弱;北部丘陵沟壑区的变化主要发生在2.2m以上土层内,CV值达12.67%~35.32%;黄土残塬区主要在1.8m以上土层内,CV值11.72%~24.54%;关中平原主要在1.2m以上土层内,CV值13.63%~20.76%;同一区域的果园土壤剖面贮水量随果树年龄增大而下降;在北部丘陵沟壑区,坡地的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台地次之,梯田地相对较低;在残塬沟壑区,塬地的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川地次之,台地相对较低;同一密度矮化果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乔化果园,但栽培密度大的矮化果园土壤贮水量低于密度小的乔化果园。
王延平韩明玉张林森毛晨鹏雷玉山
关键词:土壤水分土壤干化
洛川苹果园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被引量:39
2012年
全面掌握洛川果园的土壤水分环境特征,不仅可为苹果的园址选择、砧穗组合和改进土壤水分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我国苹果产区果园提质增效具有借鉴价值.采用定点土壤水分连续监测法,对洛川苹果园的总体土壤水分环境以及不同生长年限、不同立地类型和乔、矮化果园的土壤水分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苹果树根际区(0~200 cm)土壤水分普遍亏欠,且0~60 cm土层的水分亏欠小于60~200 cm土层;生长季0~60 cm土层贮水量与降水量的变化一致,土壤相对含水量大多<60%,季节性旱象严重;果园剖面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随土壤深度加深而递减;随果园生长年限的增大,土壤剖面贮水量下降;在栽培密度一致的条件下,矮化果园5 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高于乔化果园,而栽培密度大的矮化果园的土壤贮水量低于栽培密度小的乔化果园;塬地成龄果园的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川地次之,台地相对较低.密度对果园土壤水分含量有很大影响,在栽培密度一致的条件下,采用矮化栽培能减少土壤水分消耗,显著提高果园土壤含水量;挖株降低栽培密度是维持苹果园土壤水分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王延平韩明玉张林森党永建屈军涛
关键词:苹果土壤水分
渭北旱地苹果园生草覆盖下不同肥料配施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2
2018年
试验采取裂区设计,主处理分别为行间生草覆盖和清耕,副处理为4个施肥处理,具体为不施肥(CK)、单施有机肥(M)、氮磷钾配合(NPK)、有机肥与氮磷钾肥配合(MNPK),采用微孔板荧光法研究生草覆盖条件下不同肥料配施对果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刈割覆盖后土壤含水量、有效磷、硝态氮含量和β-1,4-木糖苷酶(βX)、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1,4-葡萄糖苷酶(βG)、纤维二糖水解酶(CBH)活性均显著高于刈割前,土壤全氮、有机碳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在刈割前后差异均不显著.生草覆盖处理的土壤全氮、有机碳含量和土壤βX、NAG、βG、CBH、AKP活性在刈割前后均显著高于清耕处理,但土壤含水量、有效磷、硝态氮含量在刈割前则显著低于清耕处理.生草覆盖条件下,有机肥添加处理(M和MNPK处理)的土壤全氮、有效磷、有机碳含量在刈割前后均显著高于CK和NPK处理,其中MNPK处理的βX、βG、CBH、NAG、AKP等5种酶活性在刈割后均显著高于NPK处理.清耕条件下,MNPK处理的土壤有效磷、有机碳、硝态氮、全氮含量和βG、CBH、AKP活性在刈割前后均显著高于CK和NPK处理.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可以利用土壤酶活性来反映土壤肥力状况.综上所述,生草覆盖条件下,有机无机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增强了土壤酶活性,是改善当前果园土壤质量下降的重要措施,对当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巩庆利翟丙年郑伟刘杰郑朝霞赵志远李紫燕王朝辉
关键词:土壤质量
渭北果园白三叶与黑麦草不同配比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被引量:16
2013年
利用网袋法研究白三叶与黑麦草不同配比处理[白三叶100%+黑麦草0%(B)、白三叶75%+黑麦草25%(B3H1)、白三叶50%+黑麦草50%(B1H1)、白三叶25%+黑麦草75%(B1H3)、白三叶0%+黑麦草100%(H)]在果树行间10cm土层215d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绿肥翻压35d内干物质腐解和碳释放较快(腐解率均达40%以上),氮、磷、钾分别在前21、35和50d内释放较快,随后逐渐减慢。翻压215d后,干物质腐解率,碳、氮、磷、钾释放率和干物质腐解量,碳和氮释放量均表现为B>B3H1>B1H1>B1H3>H,磷和钾释放量表现为BP>N,养分释放量均表现为K>N>P。综合分析试验期果树养分需求和5种处理养分释放规律,B3H1处理可作为渭北果园生草混播翻压的最优模式。
吕丽霞廖超英张立新高梅王维王锴赵永桂张林森李丙智韩明玉
关键词:白三叶黑麦草腐解养分释放特性
集雨保墒措施对旱地苹果园土壤水分、温度及叶片生理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针对陕西黄土高原旱地雨养苹果园季节性干旱缺水严重的实际问题,以9年生信浓红苹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集雨保墒措施对苹果园土壤水分、温度和叶片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0cm土层,起垄覆膜+行间秸秆覆盖、起垄覆膜和秸秆覆盖措施可分别提高土壤水分含量11.78%~20.94%、7.90%~13.52%和5.86%~8.24%;60~200cm土层,起垄覆膜+行间秸秆覆盖、起垄覆膜和秸秆覆盖措施可分别提高土壤水分含量9.22%~10.87%、5.63%~7.76%,和4.12%~4.89%;在苹果生育期,起垄覆膜提高土壤温度2.1℃,起垄覆膜+行间覆盖秸秆措施提高0.9℃,秸秆覆盖则使土壤温度下降1.8℃。起垄覆膜+行间覆盖秸秆措施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高,起垄覆膜次之,秸秆覆盖再次之,对照最低,不同处理的叶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差异不显著。建议陕西黄土高原苹果生产中采用起垄覆膜+垄沟覆草的集雨保墒措施。
苏一鸣王延平毛晨鹏韩明玉张林森
关键词:旱塬地苹果土壤水分叶片生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