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007012-1-7)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丁安伟于生单鸣秋于丽霞冯星星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GC-MS联用技术测定荆芥挥发油中6种单萜类化合物的含量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建立测定荆芥挥发油中6种单萜类化合物(β-香叶烯、D-柠檬烯、薄荷酮、薄荷呋喃、胡薄荷酮、β-石竹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色谱柱为HP-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载气为氦气,载气流速为1.0ml/min,进样口温度为220℃,程序升温;离子源为电轰击电离源,电子能量为70eV,离子源温度为230℃,四级杆温度为150℃,接口温度为280℃,质量扫描范围为40~400amu。结果:β-香叶烯、D-柠檬烯、薄荷酮、薄荷呋喃、胡薄荷酮和β-石竹烯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0318~0.03180、0.04226~0.42260、0.35168~3.51680、0.01934~0.19340、0.61120~6.11200、0.00798~0.07980m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3、0.9998、0.9994、0.9997、0.9999、0.9995);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2%、98.34%、98.05%、97.56%、98.22%、99.06%,RSD分别为0.86%、0.92%、2.28%、1.21%、1.61%、1.17%(n均为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荆芥挥发油的质量控制。
- 单鸣秋于生孙文君冯星星丁安伟
- 关键词:荆芥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荆芥不同器官在不同采收时间的ICP-AES矿质元素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各种矿质元素在荆芥各器官间贮藏差异。从矿质元素角度了解荆芥合理的药用部位组成以及收时间。应用ICP-AES技术,测定并分析了在不同采收时间,荆芥的不同器官矿质元素含量、累积量和比例。结果显示,在不同采收时间,(1)荆芥穗中常量矿质元素K,P和微量矿质元素Cu含量最高,荆芥叶中常量元素Mg,Ca,Na和微量元素Fe,Mn,Zn含量最高。(2)荆芥不同器官所含常量元素中Ca和K含量最高,Na含量最低;所含微量元素中Fe含量最高,Mo含量最低。(3)在荆芥茎中,K∶P最高,而Zn∶Cu则为最低;Ca∶Mg和Fe∶Mn在荆芥穗中最低。(4)随着采收时间的推移,各元素在荆芥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变化并不显著。荆芥茎中各矿质元素含量均较低;从矿质元素含量的角度看,在合理的采收时间范围内,荆芥的质量受时间影响不显著。
- 单鸣秋于生于丽霞丁安伟
- 关键词:荆芥矿质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