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0GXNSFD013025)

作品数:18 被引量:118H指数:6
相关作者:罗兴录樊吴静杨鑫郭雅静蒋冬兰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西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木薯
  • 7篇淀粉
  • 6篇克隆
  • 4篇木薯品种
  • 4篇AGPASE
  • 3篇性状
  • 3篇土壤
  • 3篇木薯淀粉
  • 3篇基因
  • 3篇机械化
  • 3篇机械化种植
  • 2篇淀粉积累
  • 2篇生理特性
  • 2篇生育
  • 2篇土壤理化
  • 2篇土壤理化性
  • 2篇土壤理化性状
  • 2篇腺苷二磷酸葡...
  • 2篇理化性状
  • 2篇焦磷酸

机构

  • 18篇广西大学
  • 7篇广西作物遗传...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玉林市农业科...

作者

  • 18篇罗兴录
  • 8篇樊吴静
  • 7篇杨鑫
  • 6篇郭雅静
  • 4篇韦素
  • 4篇蒋冬兰
  • 3篇曾文丹
  • 3篇袁圣勇
  • 3篇许娟
  • 2篇唐娟娟
  • 2篇赵德征
  • 1篇吴海宁
  • 1篇曹升
  • 1篇王军
  • 1篇王战
  • 1篇罗璇
  • 1篇阮榆
  • 1篇单忠英
  • 1篇袁胜勇

传媒

  • 9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北方园艺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木薯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根据核苷酸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克隆了一段大小为665 bp的木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小亚基基因(sAGP)片段,并根据已知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克隆分离得到GBSS基因和SBE基因的cDNA片段。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木薯不同生长时期,3种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的时空表达规律不同,GBSS基因表达有时期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只在块根形成期和块根成熟期表达,在组织部位茎中表达最多,并且在这3种基因中表达水平相对较低。而sAGP基因在这3种基因中表达水平最高,在木薯块根成熟期竟达超量表达水平,并且在华南124和辐选01中有品种差异,差异明显,在辐选01中的表达要优于华南124的表达。SBE基因表达较平稳,在各个时期表达水平都处于中间水平,在4个时期中,块根成熟期时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块根形成期和苗期其次,收获期最低,也具有品种间差异,在辐选01中的表达要优于华南124的表达。
许娟罗兴录赵德征
关键词:木薯克隆半定量RT-PCR基因表达
不同贮藏方式对木薯种茎发芽及其相关生理特性影响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为了探讨不同贮藏方式对木薯种茎发芽及其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新选048’和‘桂热3号’木薯品种为材料,采用露地堆放和室内堆放2种不同贮藏方式对种茎进行处理,观察测定种茎发芽情况、生理生化特性、幼苗茎叶生长情况等。结果表明,露地堆放贮藏种茎发芽较快、发芽整齐、发芽率较高,其中‘新选048’露地堆放种茎发芽率及发芽势均最大,分别为100%和98.89%,而‘桂热3号’室内堆放发芽势和发芽率最小,分别为94.44%和77.78%。‘新选048’和‘桂热3号’露地堆放丙二醛含量比室内堆放分别降低了42.41%和48.90%,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0.44%和14.41%,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7.91%和9.14%,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4.88%和5.36%。幼苗株高分别增加了5.78%和8.30%;茎径分别增加了10.87%和11.60%。此外,该研究还表明,‘新选048’比‘桂热3号’发芽快,长势较好,抗逆性也较强。
樊吴静罗兴录阮榆
关键词:木薯生理特性
木薯不同生育时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为探讨木薯块根淀粉含量不同的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内源激素的变化,以‘华南124’和‘辐选01’2个块根淀粉含量不同的木薯品种为材料,分别对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块根、茎杆及叶片中内源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R)、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木薯品种块根、茎杆及叶片中IAA、GA3和ZR3种激素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块根中这3种激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茎杆中这3种激素的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叶片中这3种激素的含量均为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而ABA含量的变化不同于IAA、GA3和ZR,其在整个生育期间呈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不同,块根IAA含量生育前中期,‘辐选01’高于‘华南124’,后期两者差异不大。块根GA3含量生育前期,2个品上差不大,中后期‘华南124’高于‘辐选01’。块根ZR含量前期两个品种相差不大,中期‘辐选01’高于‘华南124’,后期‘华南124’高于‘辐选01’;块根ABA含量整个生育期‘华南124’高于‘辐选01’,但叶片ABA含量则相反,‘辐选01’高于‘华南124’。木薯不同生育时期块根、茎杆及叶片的内源激素IAA、GA3、ZR、ABA含量变化不同,块根淀粉含量不同的品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也不同。
罗兴录樊吴静王军
关键词:木薯生育时期内源激素
高低淀粉木薯品种光合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探讨高低淀粉木薯品种不同生育期内光合特性的变化,以SC124和‘辐选01’两个块根淀粉含量不同的木薯品种为材料,利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研究高、低淀粉木薯品种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高低淀粉木薯品种净光合速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木薯的苗期‘,辐选01’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SC124;在块根膨大期,‘辐选01’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SC124;在块根形成期、块根成熟期,差异不明显。在整个生育期,高低淀粉木薯品种蒸腾速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木薯的苗期、块根形成期、块根成熟期,‘辐选01’的蒸腾速率明显低于SC124;而在块根膨大期,‘辐选01’的蒸腾速率高于SC124,但差异不明显。在整个生育期,高低淀粉木薯品种气孔导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木薯的整个生长时期,‘辐选01’的气孔导度都低于SC124。在整个生育期,高低淀粉木薯品种胞间CO2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木薯的苗期、块根形成期,‘辐选01’的胞间CO2浓度都低于SC124,但差异不明显;在块根膨大期,‘辐选01’的胞间CO2浓度明显高于SC124;在块根成熟期,‘辐选01’的胞间CO2浓度明显低于SC124。
唐娟娟罗兴录韦素蒋冬兰
关键词:木薯高淀粉品种光合特性
^(60)Co不同剂量辐射对木薯主要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探讨60Co不同剂量辐射对木薯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木薯辐射诱变育种提供依据,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供试材料,采用2000γ、3000γ、4000γ、5000γ、6000γ、7000γ、8000γ、9000γ8个等级的60Co辐射剂量对木薯种茎进行辐射处理,研究60Co辐射对木薯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不同剂量辐射,木薯的株高、茎粗、单株块根数、块根淀粉含量有明显差异。8000γ辐射比5000γ辐射平均株高增加40.26cm,茎粗增加0.53cm,块根长增加4.66cm,块根粗增加0.37cm。4000γ辐射比9000γ辐射块根淀粉含量提高4.5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木薯采用60Co不同剂量辐射是获得突变体的有效途径。
罗兴录樊吴静
关键词:木薯农艺性状
不同木薯品种茎叶可溶性糖与块根淀粉积累特性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研究不同木薯品种茎叶可溶性糖与块根淀粉积累特性,为木薯的高产栽培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低淀粉木薯品种华南124和高淀粉木薯品种辐选01为材料,在块根形成初期(植后70~80d))、形成中期(植后90-100d)、块根膨大初期(植后120~130d)、膨大中期(植后150~160d)和块根成熟期(植后235~245d)分别测定两个木薯品种的茎叶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分析茎叶可溶性糖含量和块根淀粉积累间的关系。【结果】两个木薯品种的茎叶可溶性糖、还原糖和蔗糖含量在块根形成中期以前表现为华南124〉辐选01,块根形成中期以后表现为辐选01〉华南124。在木薯的整个生育期,辐选0l的淀粉合成量和淀粉合成速率均大于华南12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辐选01茎叶中还原糖、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块根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其中茎秆的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块根淀粉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华南124茎叶还原糖、可溶性糖、叶片蔗糖含量均与块根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但均未达显著水平。【结论】木薯茎叶可溶性糖对块根淀粉积累有重要作用,其中茎秆对可溶性糖的运转能力是影响淀粉合成的关键要素。
陈会鲜罗兴录袁圣勇刘兴淋黄以致杨鑫郭雅静樊吴静
关键词:木薯块根可溶性糖淀粉积累
木薯AGPase基因的克隆与载体构建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研究木薯淀粉合成酶关键基因AGPase在木薯淀粉合成中的作用,根据GenBank中其他物种AGPase小亚基基因序列,从高淀粉木薯‘辐选01’中克隆得到含3’末端的909bp的基因片段,回收克隆测序。结果显示,克隆获得片段与基因库中登录的蓖麻、毛果杨、甜橙、番薯、蜜柑、大豆同源性依次达到91%、91%、87%、86%、86%及85%。将阳性克隆与PBI121载体进行双酶切、连接,构建植物反义表达载体PBI121-AGPss,并将其导入农杆菌,得到农杆菌工程菌株。为进一步开展木薯淀粉合成相关的基因调控、转基因及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赵德征罗兴录唐娟娟许娟袁胜勇杨鑫
关键词:木薯基因克隆
木薯淀粉合成关键酶AGPase小亚基基因全长克隆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克隆木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小亚基基因cDNA全长序列,为木薯高淀粉品种的分子育种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木薯AGPase小亚基基因已知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木薯根、茎、叶为材料,利用PCR及RACE克隆木薯AGPase小亚基基因cDNA全长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的理化性质、蛋白质三级结构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克隆获得木薯淀粉合成关键酶AGPase小亚基cDNA全长1566bp,其中包括1566bp的完整ORF,编码一个含521个氨基酸的多肽。其理论蛋白质分子量57.01kDa,等电点6.1,呈酸性。多重序列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木薯淀粉合成关键酶AGPase小亚基核苷酸序列与蓖麻、麻风树和杨树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87%、87%和86%。结合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推测,木薯淀粉合成关键酶AGPase小亚基在不同物种及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蛋白三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木薯AGPase小亚基蛋白具有15个α-螺旋、24个β-折叠和多个转角。【结论】木薯AGPase小亚基基因cDNA全长序列与蓖麻、麻风树和杨树等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郭雅静罗兴录陈会鲜
关键词:木薯基因全长
低温胁迫对不同木薯品种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木薯品种幼苗在不同低温胁迫程度下耐寒生理指标的变化,为木薯抗寒品种选育和抗寒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华南205、华南124、辐选01为材料,试验设置4、8、12、25℃4个不同温度分别处理1、3、5、7 d,处理后测定叶片的相对电导率、SOD、POD、MDA、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在4、8、12、25℃温度条件下,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与胁迫时间的延长,木薯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不断上升,SOD、POD、MDA、可溶性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及含水量则不断下降。低温胁迫下,木薯叶片相对电导率与脯氨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叶片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脯氨酸与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叶片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MDA与脯氨酸、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低温胁迫下耐寒性强木薯品种和耐寒性弱品种的相对电导率、MDA和脯氨酸差异较大且比较稳定,可作为鉴定木薯品种间耐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
吴海宁罗兴录樊吴静
关键词:木薯幼苗低温胁迫生理特性耐寒性
机械化种植对木薯生长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探讨机械化种植对木薯生长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新选048’、‘华南5号’和‘华南205’3个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木薯品种为材料,分别采用机械化种植与传统手工种植2种不同的种植方式,观察测定了不同种植方式木薯的出苗、茎叶生长、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三相比等。结果表明:木薯机械种植不仅能提高木薯发芽率、促进木薯茎叶生长,而且能降低木薯地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通气性。机械化种植比人工种植土壤容重降低0.16g/cm3,土壤孔隙度提高7.46%,‘新选048’和‘华南205’2个木薯品种种茎发芽率平均提高4.06%。机械化种植是促进木薯生长、改善木薯地土壤理化性状的有效途径。
韦承坤罗兴录樊吴静黄严杨鑫蒋冬兰韦素
关键词:机械化种植木薯生长土壤理化性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