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4053701)
- 作品数:2 被引量:33H指数:2
- 相关作者:罗胜元王传尚彭中勤张君立杨睿之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桂中坳陷下石炭统鹿寨组页岩气研究被引量:20
- 2016年
- 桂中坳陷石炭系发现多处油气苗及沥青,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储集条件。对桂中坳陷下石炭统鹿寨组(C J )烃源岩进行了研究,认为烃源岩主要为台前盆地相暗色炭质页岩,鹿寨组下部页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平均TOC含量为3.08°% ,干酪根类型为IIi 型和II2,来源于水生浮游生物和菌藻类母质,烃源岩最高热解峰温度460~560°C ,处于高成熟阶段,现今以生成天然气为主。页岩中脆性矿物含量为35.6% ~75.2%,粘土矿物含量为3.1%~62.1%,页岩硅质来源中生物成因硅质具有较大贡献,鹿寨组底部富有机质页岩段发育的有机质微孔隙和纳米级一微米级微裂缝是页岩气富集的主要空间。桂中坳陷经历多期叠加构造改造,抬升剥蚀对页岩气保存有重要影响,断层和岩浆热液活动对页岩气保存也不利。断层影响相对较小、盖层厚度超过1 8 0 m 的桂中坳陷西北部地区是下石炭统页岩气勘探的有利方向。
- 罗胜元王传尚彭中勤
- 关键词:桂中坳陷下石炭统烃源岩页岩气
- 渤南洼陷超压系统划分及结构特征被引量:13
- 2015年
- 沾化凹陷的渤南洼陷为富油洼陷,实测超压出现在沙三、四段,埋深为2 300~4 200m。综合大量的地压测试、测井和地质资料,研究了现今超压分布和超压的测井及地震响应,对单井、剖面超压发育特征和影响超压结构的地质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超压带内泥岩声波时差偏离正常趋势线,而泥岩密度没有明显偏低的响应。研究表明:渤南洼陷存在3个超压系统,上超压系统为浅层沙一段发育的弱超压,沙三段中下部的强超压构成中超压系统的主体,下超压系统位于沙四段中;砂质质量分数大于20%的沙二段为常压。超压源层、低渗封隔层和断裂构造带3类地质要素控制着超压幅度和超压结构。泥质源岩产生的多相流体是形成超压系统的物质基础;沙一段压实泥岩、沙三中亚段的互层致密砂岩和泥岩、沙四上亚段的膏盐层作为压力系统封隔层,对超压系统的形成和分布起到控制作用;断裂具有泄压和封堵双重性,对地层压力和油气层横向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利用地震层速度计算得到了渤南洼陷现今大规模超压系统分布特征的整体认识。
- 罗胜元何生金秋月杨睿之张君立
- 关键词:测井响应超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