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6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6012)
- 作品数:6 被引量:61H指数:4
- 相关作者:施明恒陈永平张程宾吴嘉峰肖春梅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表面粗糙度的分形特征及其对微通道内层流流动的影响被引量:36
- 2009年
- 基于分形几何学,研究了表面粗糙度的分形特征.采用Weierstrass-Mandelbrot函数对多尺度自仿射的表面粗糙度进行了描述;建立了微通道内层流流动的三维模型并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雷诺数、相对粗糙度和分形维数对流动阻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尺度通道不同,粗糙微通道的Poiseuille数不再是常数,而是随雷诺数近似线性增加;相对粗糙度越大,流动产生的回流和分离所导致的流动压降越明显.在相同的相对粗糙度下,粗糙表面的分形维数越大,表面轮廓变化就越频繁,这也将导致流动阻力的明显增加.并且根据文献中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准确性.
- 张程宾陈永平施明恒付盼盼吴嘉峰
- 关键词:粗糙度微通道分形
- 三角形微通道流动冷凝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实验研究了三角形硅微通道中的流动冷凝。通道中的冷凝流型沿程主要有珠状流、环状流、喷射流和弹状-泡状流等。在同一通道中,喷射流位置随着工质流量的增大而延后;在相同蒸气入口雷诺数下,喷射流位置则随着通道尺度的增大而延后。喷射流频率随着蒸气入口雷诺数和冷凝液韦伯数的增大而增大。较小水力直径的三角形通道中的流动冷凝不稳定性较高。冷凝通道的壁面温度呈沿程下降趋势。在同一通道中,流动冷凝的平均冷凝传热系数和平均努塞尔数,皆随着蒸气入口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通道尺度的减小显著强化冷凝传热。
- 吴嘉峰陈永平施明恒肖春梅张程宾杨迎春
- 关键词:流型传热
- 矩形微通道中环状冷凝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 2008年
- 建立了一套恒热流边界条件下矩形微通道内环状冷凝过程的一维稳态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正三角形中的冷凝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显示,在不同截面的微通道中,液相毛细半径和流速的沿程变化趋势都是相似的.同条件下。矩形通道的冷凝段长度大于正三角形通道.在矩形微通道中,通道入口蒸气压力和水力直径越大或者接触角越小,则冷凝段长度越长。
- 吴嘉峰陈永平施明恒肖春梅张程宾
- 关键词:微通道冷凝数值模拟
- 宽矩形硅微通道中流动冷凝的流型被引量:4
- 2009年
- 对水力直径90.6μm、宽深比9.668的矩形硅微通道中的流动冷凝过程进行了可视化研究。研究发现,宽矩形硅微通道中的冷凝,沿程主要有珠状-环状复合流、喷射流和弹状-泡状流等流型。在珠状-环状复合流区,冷凝液膜可覆盖通道竖直侧壁,而在通道长边上,仍然为珠状凝结。喷射流位置随着入口蒸气Reynolds数的增大而延后,通道截面形状对流动冷凝不稳定性也存在很大影响。喷射流之后为弹状-泡状流,弹状气泡沿程逐渐缩短,并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收缩成圆球形气泡。冷凝通道的平均传热系数将随着入口蒸气Reynolds数的增大而增大。
- 李鑫陈永平吴嘉峰施明恒
- 关键词:冷凝矩形微通道流型
- 粗糙表面形貌对湿润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1年
- 采用自仿射分形对粗糙表面形貌进行了定量描述。基于分形粗糙表面形貌,建立了粗糙表面润湿性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讨论了均方根粗糙度和表面分形维数对接触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均方根粗糙度对接触角的影响较大,而粗糙表面的分形维数对润湿性的影响则并不明显。
- 陈云富陈永平张程宾施明恒
- 关键词:粗糙度湿润性分形接触角
- “Ω”形轴向槽道热管的启动特性被引量:7
- 2011年
- 建立了"Ω"形轴向槽道热管瞬态传热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研究了该型热管的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热管蒸发段、绝热段以及冷凝段的壁面温度在启动过程中能够实现协调一致的动态响应。热管启动后,蒸发段前端毛细半径首先急剧减小,热管壁温近似线性急剧增加,随时间的推进,两者变化速度皆逐渐减缓直至稳定状态。并且,热负荷大小对热管由初始启动状态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影响较小。
- 姚峰陈永平张程宾施明恒
- 关键词:槽道热管瞬态毛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