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2110)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石杰李新虎付东刘之的罗晓芳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玉门油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基于微观模型模拟气体成藏过程中气水运动机理及分布规律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了研究气体成藏过程中气水的微观运动机理及其分布规律,在微观玻璃模型上开展了0.1、1和10 MPa气驱水压力下气水渗流及分布的微观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样条件的气藏,其原始含气、水饱和度的大小完全决定于成藏过程中成藏动力的大小;成藏动力越大,原始含水饱和度越低,含气饱和度越高;相反原始含水饱和度越高,含气饱和度越低。在较高的成藏动力作用下可以得到较大的原始含气饱和度,而且剩余水主要是束缚水,一般情况下在开发的过程中是不可动的,即气藏开发是单相气体渗流,开发难度小,采出程度高。
- 汤小燕
- 关键词:成藏过程气水分布
- 塔河油田五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地层测井响应特征被引量:11
- 2013年
- 溶蚀孔洞是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的主要储渗空间,因此研究碳酸盐岩岩溶测井响应特征以弄清其发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研究区内的岩溶地质特征之后,根据钻井揭示的岩溶型储集层,对岩心、测井特征进行了对比和归纳梳理,进而提炼了奥陶系岩溶发育带的测井响应特征.结合前人对岩溶风化壳发育的控制因素和分布特征的研究,依托岩心和成像测井资料刻度的岩溶带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在垂向上将岩溶层划分为表生岩溶带、垂直渗流岩溶带和水平潜流岩溶带,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岩溶带较发育,且基本属于未充填-半充填,是有利储集层发育的层位;潜流岩溶带不甚发育,基本被充填.总体上看,自东南向西北,溶洞发育带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大,表明古岩溶作用的强度向西北方向逐渐增强.
- 刘之的苗福全候庆宇罗晓芳付东
- 关键词: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岩溶测井响应
- 白音查干凹陷腾格尔组层序地层测井响应特征被引量:3
- 2011年
- 依据可容空间(A)与沉积供给(S)比值的测井响应特征,结合标志层的特点,进行层序界面的类型划分、识别和测井响应特征的研究,并依据测井曲线的叠加样式,进行层序地层测井响应特征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音查干凹陷腾格尔组层序界面位于测井曲线基值发生明显改变的转折点上,大型河道冲刷面和进积与退积的相互转换面也是层序界面的发育位置。最大湖泛面岩性表现为泥岩,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高自然伽马(GR)、低自然电位(SP)、低电阻率(RT)的特点。层序地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中,进积类型测井曲线呈现漏斗型,表现为曲线的幅值由下向上依次增大的特征;退积类型测井曲线呈现钟形,表现为曲线的幅值由下向上依次减少的特征;加积类型测井曲线呈现箱型,表现为曲线的幅值变化不大。
- 冯希文
- 关键词:测井层序界面层序地层测井响应
- 腾格尔组短期基准面旋回测井响应特征
- 2011年
-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根据可容空间(A)与沉积供给(S)比值的测井响应特征,结合沉积特征、沉积微相以及旋回对称性的变化,利用测井曲线叠加样式,确定短期基准面旋回测井响应特征和体系域内沉积物体积分配。研究结果表明,白音查干凹陷腾格尔组短期基准面旋回分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A型)、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B型)以及向上"变深"再"变浅"的对称型(C型)3种主要类型。再依据低可容空间和高可容空间特点,将A型划分为A1和A2两种类型;将B型划分为B1和B2;依据上升半旋回和下降半旋回的对称性,将C型划分为完全–近完全对称型(C1型)、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C2型)以及以下降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C3型)等7种次级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
- 李新虎李亚婷王婷茹石杰
- 关键词:基准面旋回A/S层序地层学测井响应
- 白音查干凹陷腾格尔组测井沉积微相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从区域沉积背景、岩石学特征和岩-电响应特征分析出发,通过提取反映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幅值和特征参数,分析测井曲线特征参数与岩性和沉积微相的对应关系,建立白音查干凹陷腾格尔组测井相模式。分析结果表明,白音查干凹陷南部缓坡带腾格尔组,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类型为主,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上分流河道、泛滥平原、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前缘楔状砂等7个沉积微相。通过单井测井微相、沉积特征及层序地层特征研究,对该区储层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划分进行了完善,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依据。
- 李新虎石杰郭媛
- 关键词:测井沉积微相白音查干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