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410018)

作品数:41 被引量:283H指数:9
相关作者:魏贤勇宗志敏丁明洁李艳常丽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化学工程
  • 9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6篇
  • 15篇GC/MS
  • 11篇GC/MS分...
  • 7篇萃取
  • 7篇萃取物
  • 7篇催化
  • 6篇神府煤
  • 5篇热解
  • 3篇溶剂
  • 3篇溶剂萃取
  • 3篇柱层析
  • 3篇萃余煤
  • 3篇显微组分
  • 3篇馏分
  • 3篇煤热解
  • 3篇煤液化
  • 3篇甲基
  • 3篇FTIR
  • 3篇层析
  • 2篇动力学

机构

  • 26篇中国矿业大学
  • 12篇武汉科技大学
  • 10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晋中学院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徐州空军学院
  • 2篇大唐国际化工...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漯河职业技术...

作者

  • 27篇魏贤勇
  • 23篇宗志敏
  • 5篇丁明洁
  • 5篇李艳
  • 4篇曾凡桂
  • 4篇谢克昌
  • 4篇路瑶
  • 4篇常丽萍
  • 4篇宗营
  • 4篇李保民
  • 4篇姚子硕
  • 4篇黄勇
  • 3篇张佳伟
  • 3篇王世杰
  • 3篇常海洲
  • 3篇孙林兵
  • 3篇贾建波
  • 3篇赵炜
  • 3篇许斌
  • 3篇李军

传媒

  • 9篇武汉科技大学...
  • 3篇化工时刊
  • 3篇煤炭转化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化工进展
  • 2篇现代化工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应用化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煤炭工程
  • 1篇选煤技术
  • 1篇煤化工
  • 1篇Journa...
  • 1篇化工中间体
  • 1篇Scienc...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黑山煤液化重质油组成结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馏程为360~380℃的新疆黑山煤液化重质油,检测出的主要成分为稠环芳烃及其衍生物,此外还有少量正构烷烃和以酮的形式存在的含杂原子化合物。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煤液化重质油,所得洗脱馏分中质量分数较大的为石油醚洗脱馏分和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2∶1)混合溶剂洗脱馏分,表明煤液化重质油的主要成分呈弱极性。各洗脱馏分用GC/MS分析,其可测成分与直接检测相比,多检测出偶碳烯烃、邻苯二甲酸酯类和含氮化合物等,表明合适的预分离对提高GC/MS分析的灵敏度非常重要。
黄勇魏贤勇张明明路瑶李艳陈飞剑姚子硕周金凤宗志敏
关键词:煤液化重质油硅胶柱层析
我国洁净煤节能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6年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的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但由于转化技术的落后而导致煤炭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及污染严重,而洁净煤节能利用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国洁净煤技术在煤的液化、气化、水煤浆以及燃煤发电等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力发展洁净煤节能技术是我国今后能源工业的战略性选择,任重而道远.
王俊宏常丽萍
关键词:洁净煤节能
锡林浩特褐煤的超临界甲醇解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在250-330℃温度范围内研究锡林浩特褐煤的超临界甲醇解,考察反应温度、时间、压力、溶煤比和醇解次数等对锡林浩特褐煤在超临界甲醇中可溶物收率的影响,并采用GC/MS对可溶物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310℃下进行超临界甲醇解,锡林浩特褐煤热溶物收率高达39.5%,其可溶物主要由酚类、芳烃、酯类、正构烷烃及含硫和含氮化合物组成。
夏同成魏贤勇刘卫兵卿宇路瑶宗志敏许斌王世杰李春启
关键词:褐煤超临界甲醇
神府煤萃取物组成结构的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苯、甲醇、丙酮、等体积的CS2与丙酮的混合溶剂和四氢呋喃依次萃取神府煤,得到其萃取物E1E5,并采用钌离子催化氧化法氧化各级萃取物,所得氧化产物经重氮甲烷酯化后再进行GC/MS分析,以产物组成结构的差异来推测各级萃取物组成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神府煤萃取物所得酯化产物的主要成分是烷酸甲酯和烷二酸二甲酯,推测其萃取物中含有大量的烷基芳烃和α,ω-二芳基烷烃;且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强,其萃取物氧化后的酯化产物中,烷酸甲酯和烷二酸二甲酯的碳链长度呈一定的递增趋势,推测神府煤中长链烷基芳烃和α,ω-二芳基烷烃易溶于极性较强的溶剂;在氧化产物中还检测出19种甾烷酸甲酯、萜烷酸甲酯和霍烷酸甲酯,表明神府煤萃取物中含有与芳环相连的甾烷基、萜烷基和霍烷基结构。
姚子硕魏贤勇黄耀国宗志敏黄勇许晶晶李艳路瑶吕洁芦海云
关键词:钌离子催化氧化神府煤GC/MS
灵武煤中烷烃的萃取分离和GC/MS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等体积的CS2/N-甲基-2-吡咯烷酮(NMP)混合溶剂在超声辐射下反复萃取灵武煤,用旋转蒸发器蒸除萃取液中的绝大部分CS2,得到灵武煤浓缩萃取液。用正己烷萃取灵武煤浓缩萃取液,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灵武煤各级萃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灵武煤萃取物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包括正构烷烃、支链烷烃和环烷烃,其含量超过95%,其中正构烷烃的含量超过80%;萃取物中还检测出少量的烯烃和含杂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以及微量的芳烃。
郄丽曼魏贤勇李艳黄丽莉李金纳吕洁宗志敏伍林
关键词:灵武煤烷烃
灵武烟煤甲醇萃取物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对灵武烟煤的甲醇萃取物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将石油醚淋洗液浓缩后得到其中一馏分为无色油状液体,对其进行提纯。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红外光谱分析了无色油状液体的化学组成,确定该馏分与矿物油的成分类似,并检测出其中的45种化合物。
李金纳宗志敏刘滋武郄丽曼李艳彭耀丽魏贤勇
关键词:柱层析
神府煤甲醇萃取物的GC/MS及FTIR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用GC/MS和FTIR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外标定量分析方法,对神府煤甲醇萃取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讨论了神府煤甲醇萃取物的化学组成及其结构特征.结果显示,神府煤甲醇萃取物的GC/MS可测组分主要由多环芳烃和含氧化合物组成,其中芳烃以2~3环的烷基取代稠环芳烃为主,含氧化合物中以酮类和酯类化合物居多;结果还检测到种类较多的含氮化合物和少量的含硫、磷、氯的化合物.GC/MS不可测组分的IR分析显示,其中主要官能团有各类羟基、羰基、芳环和亚甲基、甲基等,表明其中可能存在分子量较大的稠环芳香族或其酚、酸、酮、酯类及烷基衍生物的化合物.
欧阳晓东丁明洁宗营宗志敏魏贤勇
关键词:溶剂萃取GC/MSFTIR
催化剂对神华煤直接液化的影响规律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采用原位等体积浸渍法,利用铁盐、镍盐、硫化物和磷酸盐配对组合制备了Fe-S、Ni-P、Ni-S及Ni四种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对神华煤液化产物分布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种催化剂对煤液化总转化率的影响较小,但是对提高油产率和降低气体产率有明显效果,其中镍基催化剂明显优于铁基催化剂;与纯镍催化剂相比,镍基催化剂中P和S的加入对提高油产率有一定作用,其中以P的作用尤为明显。对于Ni-P催化剂,镍磷的摩尔比为2:1时催化效果最好。Fe-S、Ni-P和Ni-S三种催化剂在煤中的最优添加量的质量分数均为:0.50%(Fe or Ni,daf),当超过此值时催化效果改变不明显。
李显胡浩权靳立军胡树勋
关键词:能源化工直接液化神华煤催化剂
神东煤镜质组结构模型红外光谱的量子化学计算(英文)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煤的洁净、高效和高附加值利用,需要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煤的结构。在文献[5]中,作者以元素分析和13 C核磁共振为依据构建了神东煤镜质组(SV)的结构模型,所建模型的13 CNMR模拟计算结果能很好的和实验结果比对,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以半经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VAMP对SV模型结构的红外谱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模拟计算得到的红外谱图与实验谱图相比峰形相似,但整个计算谱明显偏向高波数区域。经过对相关模型化合物的红外谱进行计算,其原因是半经验方法计算所得官能团结构的振动频率均高于实验测试结果。依此对SV结构模型的红外模拟谱进行修正,修正后实验和模拟谱图能很好地吻合,这进一步证实SV结构模型可以真实的反映神东煤镜质组的结构组成特点。
贾建波王颖李风海仪桂云曾凡桂郭红玉
关键词:煤结构红外光谱量子化学
Illinois No.6煤中有机氮和硫赋存形态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煤中氮和硫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其赋存形态的研究广受关注.选用美国标准煤Illinois No.6煤的溶剂不溶组分(萃余煤)作为反应物,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加氢热解,对热解产物进行分级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萃取物的组成.结果表明,非催化加氢热解产物的总萃取率为4.1%,而在Ni的催化作用下,总萃取率高达13.5%;且后者有机氮、硫化物种类(27种)明显多于前者(10种).所检测到的含氮、硫化合物的类型主要包括异氰酸苯酯、异硫氰酸苯酯、苯胺、喹啉、二甲亚砜、硫醇、苯硫酚、硫醚、噻吩和噻蒽.这说明以萃余煤作为反应物,通过温和热解结合分级萃取的策略能够有效地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煤中有机氮、硫的赋存形态.
孙林兵魏贤勇刘晓勤宗志敏
关键词:萃余煤有机氮有机硫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