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F09-10D47)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彭启福李丽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释学
  • 3篇诠释学
  • 1篇心学
  • 1篇以意逆志
  • 1篇哲学
  • 1篇知人
  • 1篇知人论世
  • 1篇人论
  • 1篇实践哲学
  • 1篇思想辨析
  • 1篇权变
  • 1篇伽达默尔
  • 1篇陆九渊
  • 1篇陆九渊心学
  • 1篇共通感

机构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彭启福
  • 1篇李丽

传媒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学术界
  • 1篇江海学刊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孟子经典诠释方法再思考被引量:2
2010年
先秦哲学家孟子在儒家经典诠释实践中,围绕着"言"(文本)、"人"(作者)、"境"(语境)诸关系进行思考,提出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和"权变"等经典诠释学的方法论原则,与西方诠释学发展历程中先后提出的理解和诠释过程中的"创造过程的倒转"、"对话"、"作者语境还原"和"实践智慧"等理念交相辉映,成为中国古代经典诠释学的早期萌芽之一。
彭启福
关键词: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权变诠释学
诠释学距离与理解之蔽的形成——陆九渊心学诠释学思想辨析之二被引量:3
2011年
南宋著名哲学家陆九渊的心学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诠释学思想,这不仅体现在学术界所关注的"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等命题中,而且更直接地体现在他对理解之蔽的形成与诠释学距离之间的密切关系所做的分析之中。他通过对"念虑与表达"、"文本与事理"以及"读者与作者"等诸种诠释学距离的细致分析,深刻地剖析了理解之蔽的形成机制,为我们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正确处理读者主观性与作者主观性之间的张力,以达成对文本作者原初意图的准确把握,提供了重要的启迪。
彭启福
关键词:心学陆九渊
伽达默尔对“共通感”概念的诠释学改造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共通感"与"教化"、"判断力"、"趣味"等一起被伽达默尔视为欧洲近代人文主义传统的主导性概念。在《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着力对维科的"共通感"概念进行了梳理、阐发和诠释学改造,不仅强化了这一概念的实践哲学意蕴,而且彰显了"共通感"在人类文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伽达默尔对"共通感"概念的诠释学改造,为其作为理解本体论的哲学诠释学的提出——特别是理解的前提问题和理解的多元性问题的解决——做了必要的理论铺垫。
彭启福李丽
关键词:共通感诠释学实践哲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