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2124)

作品数:12 被引量:134H指数:8
相关作者:刘秀铭吕镔刘植李平原赵国永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磁学
  • 4篇磁学性质
  • 3篇古土壤
  • 3篇磁化率
  • 3篇磁性矿物
  • 2篇黄土古土壤
  • 2篇成土
  • 2篇磁学特征
  • 1篇地层
  • 1篇第四纪
  • 1篇岩石
  • 1篇岩石磁学
  • 1篇岩石磁学特征
  • 1篇粘土
  • 1篇铁矿
  • 1篇铁矿物
  • 1篇气候
  • 1篇气候演化
  • 1篇全新世
  • 1篇组构

机构

  • 1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刘秀铭
  • 9篇吕镔
  • 8篇赵国永
  • 8篇刘植
  • 8篇李平原
  • 7篇郭晖
  • 7篇陈渠
  • 6篇郭雪莲
  • 6篇马明明
  • 5篇陈家胜
  • 3篇丰华
  • 2篇俞鸣同
  • 1篇姜修洋
  • 1篇毛学刚
  • 1篇李志忠
  • 1篇陈秀玲
  • 1篇雷国良
  • 1篇王涛
  • 1篇陈晓耀
  • 1篇王涛

传媒

  • 9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Serbian loess and its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被引量:7
2013年
This paper reports a loess-paleosol sequence located in the Danube River basin,Serbia,which formed at least since the latest part of the early Pleistocene,and before the paleomagnetic B/M boundary.Various magnetic parameters of the Serbian V-L1-V-S4 loess-paleosol sequence have been measured and analyzed in the Titel Loess Plateau.These parameters show a very similar magnetic behavior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hinese loess.There is a general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pedogenesis.The main contributors to are the magnetic grains of SP(superparamagnetic) and SD(single domain) magnetic domains,while MD(multi domain) contributes only a small percentage.The difference in between loess and paleosol mainly is caused by pedogenesis.The very fine magnetic minerals increase gradually with increasing soil development(from loess to soil),and they lead to higher.The thermomagnetic curves show thatmagnetic minerals in the loess layers are magnetite and maghemite,both providing a major contribution to.In contrast the paleosol layers mainly are composed of magnetite,with almost no or a very small amount of maghemite,as implied by a reversible thermomagnetic behavior.This indicates that pedogenic conditions during V-S3 and V-S4 strong soil development have resulted in maghemite that is no longer stable,and has been resolved or converted to other stable phase minerals.This likely indicates that soil moisture during V-S3 and V-S4 development exceeded a critical condition of maghemite stability.
LIU XiuMingLIU ZhiLü BinMARKOVI S BCHEN JiaShengGUO HuiMA MingMingZHAO GuoYongFENG Hua
关键词:古土壤序列成土作用磁性矿物
塞尔维亚黄土的磁学性质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5
2012年
多瑙河流域的塞尔维亚发育着典型的风积黄土-古土壤地层,形成年代至少早于80万年.对塞尔维亚L1~S4黄土古土壤序列进行了系统的磁学参数测量分析,表明塞尔维亚黄土古土壤磁化率性质总体上与中国黄土高原是一致的,即磁化率的变化与成壤强度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无论是黄土层还是古土壤层,对磁化率起主要贡献的是细粒的超顺磁(SP)颗粒和单畴(SD)颗粒,多畴(MD)颗粒所占比例较小.磁化率在黄土层和古土壤层出现的差异,与成壤作用密切相关.随着成壤作用的增强(从黄土发育至古土壤),细粒的亚铁磁性矿物含量随之增加,样品中强磁性的磁性矿物逐渐增多,磁化率增强.高温热磁曲线研究表明,黄土层样品中对磁化率起主要贡献的是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古土壤层样品则主要为磁铁矿,磁赤铁矿只占有较小的比例,特别是S3和S4古土壤样品,甚至在加热和退热过程中表现出有可逆变化的趋势,表明该剖面S3和S4古土壤层发育期间的成土条件,已经使得磁赤铁矿不再稳定,发生溶解改变,可能暗示了当时更加湿润的成土环境已经超过磁赤铁矿的稳定临界条件.
刘秀铭刘植吕镔S.B.Markovic陈家胜郭晖马明明赵国永丰华
关键词:黄土磁学性质成壤作用古环境
西北戈壁沙漠-黄土高原区表土磁化率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14
2013年
黄土高原表土磁化率与降水量呈良好的正相关性,为定量反演这一区域第四纪时期降水量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西北戈壁沙漠一黄土高原表土磁化率研究,表明表土磁化率与降水量的相关性出现在一定的降水范围内。其界限是年平均降水量200—300ram:高于这一界限,表土的磁化率、频率磁化率、百分比频率磁化率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均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低于这一界限,磁学参数与气候之间的相关性明显减弱,或者变得不明显。这是因为在该气候条件下.1)风化弱.成土组分贡献小.同时2)风积磁颗粒粒释相.对磁化率影响糖大的缘故.
李平原刘秀铭郭雪莲吕镔赵国永马明明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地区表土磁化率降水量
甘肃临夏盆地红色地层磁组构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甘肃临夏盆地中广泛分布新生代红色地层,其中尤其以青灰色-紫红色交替出现的地层最具特色,被学者们形象地称之为"斑马层"。该地层基本水平分布,因为夹带灰白色层,看起来显然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差别较大,于是过去人们通常认为这套新生代红色堆积是湖相沉积地层。但是野外观察发现,许多地方红色地层的土壤层次和钙积层依然普遍存在,就如同新近纪的红粘土;红白相间的互层在现代沟谷的边坡,能够随地形倾斜披覆并沿着边坡向下收敛变薄,这种地层能够随地形斜披现象很难用湖湘沉积物来解释。我们对这套红白交互层的边坡倾斜层位和水平层位分别采集定向样品,测量其磁化率的各向异性,同时采集附近现代边坡倾斜黄土层和水平黄土层样品进行对比研究。磁组构测量结果表明:水平地层和边坡倾斜地层均代表原生地层形态,并非后期构造运动使得水平地层变斜;同时这套随现代边坡地形倾斜收敛的红白色互层也并非原生水下环境中形成,而更可能是与第四纪黄土相似,是在原本倾斜的古地形上堆积形成,当时在水上地形接受风积物沉积,由于顺坡和沟中流水作用使得边坡地层逐渐变薄,而显得收敛。流水的作用还可能使得磁颗粒被扰动,破坏了上覆黄土磁组构收敛的特点。因此,灰白颜色很可能并非沉积当时本色,而是由于原生风成堆积后经滞水浸泡还原,导致潜育而被改变成为灰白色。斑马层在边坡随古地形倾斜,并且沉积物明显受到水的作用,证实大夏河水系内的椒子沟、毛沟和毛毛沟在斑马层沉积以前就被河流下切形成,而且当时河流排水不畅,造成低处有时短期被淹,留下水平层理等痕迹。现代的沟谷就沿着过去的地形进一步深切发展起来,反映了大夏河水系可能在13Ma以前就已经发育。大夏河是黄河一级支流,可能表明黄河河流系统至少�
刘秀铭郭晖刘植李平原李志忠吕镔陈秀玲毛学刚俞鸣同陈渠雷国良陈家胜姜修洋郭雪莲赵国永
关键词:红色地层
佳县红粘土磁学性质被引量:3
2013年
黄土/古土壤序列和红粘土均已被证明是风积成因,然而红粘土研究的程度远低于黄土/古土壤序列,比如强发育红粘土获得比较低磁化率值的原因并没有得到清楚解释,红粘土磁化率代用指标问题和红粘土搬运路径等问题还存在较大的争议,红粘土记录古气候意义研究也相对薄弱,因此加强对红粘土的研究,有助于对古气候的理解。佳县位于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交接地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过渡地带。对佳县厚60m的红粘土样品进行系统磁学参数测量分析发现,佳县红粘土以软磁性矿物(磁铁矿、磁赤铁矿)为主,同时含有一定量硬磁性矿物(赤铁矿、针铁矿,主要是赤铁矿);强发育古土壤层含有较多软磁性矿物,弱发育古土壤层含有较多硬磁性矿物;磁颗粒粒径基本在0.2μm以下,χ>64×10^(-8)m^3/kg时,磁颗粒粒径小于0.1μm。剖面底部磁学参数变化存在异常,原因可能是:赤铁矿含量增加,超顺磁(SP)亚铁磁性颗粒含量急剧减少,单畴(SD)颗粒相对含量增加。该异常原因解释符合前人提出的成壤路径:水铁矿→SP磁赤铁矿→SD磁赤铁矿→SD赤铁矿。
赵国永刘秀铭吕镔陈渠李平原郭晖刘植王涛
关键词:红粘土磁学性质
风积地层中铁矿物随环境变化及其启示被引量:50
2014年
铁在不同温度和湿度环境中形成不同铁的化合物,如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和碳酸盐等。这些不同种类含铁矿物可以通过磁学方法测量,根据它们含量与比例特征来分析过去地球环境变化。黄土是一种风积形成特殊成因的沉积岩,经过百余年不断争论,才有了"风成"的定论。本文总结概括世界各地的黄土古土壤形成环境与铁矿物特征,得到如下认识:红色古土壤只形成于干旱氧化环境中,但不是所有干旱条件都能够形成红色土;红色土壤中的磁赤铁矿和赤铁矿在湿润氧化和还原环境中不稳定,会渐渐转变成为氢氧化物(褐铁矿),甚至硫化物(黄铁矿/磁黄铁矿),导致红色褪去、黄色增加和磁化率降低。现代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均为还原环境,沉积物也呈黄、灰、白、绿、黑等还原系列颜色与之对应。将今论古可以推理,过去红色地层极不可能形成于"水成"环境,只能形成于地表透水性良好的干燥氧化环境中。沉积岩除了"水成"和"风成"两个大类环境之外,至少还有一种过渡交互类型需要得到特别认识,如干旱区山间盆地洪积类型(戈壁滩洪积与河流河漫滩等环境)。这类沉积物毫无疑问是洪水搬运形成,因此留下层理等特征;但是洪水消失后,沉积物实际上长期处于地表干燥氧化成土环境,因此兼有水成和成土两种特征。丹霞红层具有水成层理,并同时具有原生红颜色的就是在这样环境中形成的。张掖彩色丘陵,并非湖相水成地层,而主要是风积古土壤地层序列,在长期持续炎热半干旱环境条件下甚至还发育了特殊的厚层石膏土。黄土与环境的深入研究必将对地质学和地理学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黄土研究已经带来地学一些基本概念变化,如:古土壤层并不一定意味着沉积间断;层状沉积岩地层并不一定是"水成"等等。
刘秀铭吕镔毛学刚温昌辉俞鸣同郭雪莲陈家胜王涛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磁性矿物
CBD方法对天然样品磁性矿物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本研究选择川西高原、天山和西伯利亚Kurtak剖面的黄土古土壤样品及亚热带非风成样品进行CBD处理,系统测量并对比处理前后的磁学参数,包括低频磁化率、频率磁化率、非磁滞剩磁、饱和等温剩磁、剩磁矫顽力和热磁曲线(J-T曲线),分析处理前后磁性矿物种类、含量和磁畴的变化.结果表明,CBD方法对于磁性矿物的溶解并无明显的选择性,在温度与反应时间一定的条件下,磁性矿物的溶出量主要受控于其粒径分布.CBD方法可以非常有效地去除具有更大比表面积的细粒(<1μm)磁性矿物,同时溶解粗粒(>1μm)磁性矿物外缘,使其粒径变细.CBD处理后磁化率变化存在多种可能,对于成土作用较强的古土壤,CBD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提取成土成因的磁性信息;而干旱和过度湿润条件下的风积黄土,不宜使用CBD方法区分原生与次生磁性矿物.
吕镔刘秀铭陈渠赵国永陈家胜毛学刚郭雪莲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磁性矿物磁学特征环境磁学
腾格里沙漠边缘表土磁学性质及其意义被引量:14
2012年
通过对腾格里沙漠边缘表土进行岩石磁学的测试和分析,发现样品中的磁性矿物主要是铁的氧化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磁赤铁矿和赤铁矿。磁颗粒以多畴和准单畴为主。样品之间低频磁化率值相差很大,靠近雅布赖山附近的样品明显高于其他样品。频率磁化率普遍很弱,最大3.7%,反映了该沙漠边缘区的干旱条件下所进行的以物理风化为主的地质过程。结果表明,本地区磁化率几乎不受成土作用的影响。磁化率增强机制与黄土高原不同,可能主要反映了局部地区的母质、地形和微气候的影响。
李平原刘秀铭刘植吕镔郭雪莲赵国永马明明郭晖丰华陈渠
关键词:磁学性质磁化率
全新世黄土记录的古气候演化及磁化率和粒度参数灵敏性探讨被引量:36
2012年
黄土是公认的三大古气候记录载体之一,全新世黄土由于位于顶层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故研究程度不高。最近在甘肃会宁白草塬发现一个沉积连续、分辨率高、且保存完整的全新世黄土剖面,该剖面忠实地记录了全新世古气候演化,能够很好地与三宝洞和葫芦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全新世古气候进行对比:二者共同记录了约12.5~11.5ka之间的Younger Dryas冷干事件;约10.5~5.2ka全新世适宜期,但是适宜期中气候变化具有不稳定性;5.2ka至今,气候较全新世适宜期慢慢变干变冷,二者相互印证了东亚季风区全新世古气候演化的一般过程;而驱动二者演化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量的变化。位于黄土高原西北边缘的会宁白草塬剖面中的磁化率和粒度两参数相比较:粒度较磁化率波动更频繁,记录古气候变化更灵敏。
赵国永刘秀铭吕镔陈渠陈家胜郭晖马明明丰华刘植李平原
关键词:全新世气候演化灵敏性
宝鸡剖面S5古土壤磁化率变化机制被引量:20
2012年
运用岩石磁学和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宝鸡剖面S_5和S_3古土壤的磁性特征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_5古土壤层Rb/Sr比值较高,S_5古土壤形成期气候温暖湿润,成壤程度比S_3时期强。S_5层亚铁磁性矿物含量低于S_3层,反铁磁性矿物主要为针铁矿;而S_3层的反铁磁性矿物主要为赤铁矿。S_5层土体表面及土壤空隙中可见大量黑褐色的铁锰胶膜分布,由于沉积后土壤长时期处于偏干或偏湿的氧化、还原交替环境中,细粒的磁铁矿和/或磁赤铁矿、赤铁矿溶解转化成褐铁矿、针铁矿等弱磁性矿物,主要转化成在局域湿润环境下能够稳定存在的针铁矿,这种磁性矿物的转化可能导致了成壤强的S_5古土壤超顺磁亚铁磁性矿物含量的减少和磁化率的降低。
郭雪莲刘秀铭郭晖陈渠李平原马明明刘植
关键词:磁化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