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科研启动基金(648198)
- 作品数:15 被引量:47H指数:3
- 相关作者:邹正盛张庆李利峰孔清华琚晓冬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毕节学院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 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深基坑工程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深基坑"为主题词检索1998-2008年的学术期刊论文,按照文献计量学的原理,从载文量、合作度、作者地区与机构分布、基金资助情况、关键词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统计分析表明:我国深基坑论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EI率和核心率比较低;基坑文献研究的地域性明显,这种地域性与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密切相关;现阶段我国基坑工程实践仍是运用理论导向、量测定量和经验判断三者相结合的方法,相应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也得到进一步的突破,成绩斐然。
- 张庆邹正盛李利峰匡蓉贺拿
- 关键词:深基坑关键词分析
- 河南铁生沟煤矿岩巷底鼓机理与防治对策被引量:1
- 2015年
- 河南铁生沟煤矿13和15采区下山岩巷沿L7灰岩向向斜轴部延伸。已掘巷道的变形破坏随延深加剧,底鼓尤甚。通过对岩巷围岩工程地质条件、巷道变形破坏特征调查研究,分析了岩巷底鼓机理。指出应力重分布引起的高水平应力,使类同层合板的底板屈曲脱层或劈裂剥离,继而挠曲,引发底鼓。认为底板稳定性的控制,应从削减底板上强大的水平应力和提高底板的抗屈曲强度两方面入手,同时要兼有系统工程观点,加增帮顶的支护。基于这一思想,提出了铁生沟矿两采区岩巷底鼓防治对策。
- 邹正盛王振义郑清洁李庆波高卫亮
- 关键词:岩巷底鼓机理底角锚杆
- 工字形灌注桩模管及沉管变形控制对策被引量:1
- 2013年
- 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工字形护坡桩的优势,重点介绍工字形沉管灌注桩的成桩模管试验、施工工艺,并针对工字形桩钢模管刚度小、沉管过程中抗变形弱的缺点,提出了沉管变形控制对策。模管试验表明,全长工字形截面模管因整体刚度小,易受挤土效应影响而发生大变形,不适宜用于较长的沉管灌注桩的施工;而底部加翼的矩形截面钢模管以其巧妙的结构而使模管刚度得到提升,抗变形能力强、超静孔隙水压力低且易消散等优点,使工字形沉管灌注桩成为现实。
- 邹正盛莫云波孔清华孔红斌
- 关键词:异形桩沉管法支护桩
- 梁北矿高瓦斯特软煤层巷道变形特征及原因被引量:3
- 2014年
- 梁北矿-550m水平二1煤层属典型“三软”煤层,煤层透气性差,瓦斯含量高、压力大,地应力大,具有较强的突出危险性.11采区煤巷埋深达610 ~ 750m,现场调查表明,巷道持续大变形,底鼓严重,支护难度大.本文对梁北矿-550m水平11采区二1煤层巷道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调研,总结了煤巷变形特征,运用FLAC数值模拟方法对巷道大变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煤巷变形以显著底鼓为特征,其主要原因是煤层软弱、底板煤扰动、瓦斯防突钻孔效应和支护缺陷.认为高瓦斯特软煤层巷道的支护应兼顾瓦斯治理与支护两方面,宜把它们当成一个系统进行协同分析,这是有效解决此类煤巷稳定性控制难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 邹正盛李庆波高卫亮李利峰
- 关键词:工程地质条件大变形支护
- 地下洞室开挖卸荷围岩稳定性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岩体的开挖、卸荷导致围岩质量的劣化和变形。采用卸荷岩体力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开挖卸荷过程中的围岩质量劣化的过程和规律,进而分析卸荷围岩的稳定性。根据围岩劣化的规律,可合理确定加固时间及加固方式。
- 冯文娟琚晓冬邹正盛
- 关键词:洞室开挖卸荷变形模量
- 基于LS-SVM的深基坑工程位移反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由于传统的位移反分析方法计算复杂,精度不高,不易迅速掌握等,则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反分析技术孕育而生。将探索该方法在深基坑工程位移反分析中的应用。首先结合相关规范和地区经验,通过正交设计方法获得多组参数组合,用来做数值模型的参数输入。再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数值分析获得各组参数对应的位移信息,从中提取支持向量机的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获得支持向量机模型。最后再以实际监测位移值带入模型获得反演计算的土层参数,并且通过数值模拟进行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获得了与实际非常相似的数值模型。反演和验证结果反映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基坑工程参数反演分析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和可靠的。
- 张庆邹正盛
- 关键词:深基坑参数反演正交设计FLAC3D
- 双矩形钢模管互导干作业地下连续墙被引量:3
- 2012年
- 地下连续墙常采用泥浆护壁、水下灌注混凝土进行施工,槽壁稳定和槽段接头防渗一直是施工控制的难点。泥浆本身易于造成环境污染,而泥浆制备的水耗和废料处置也增加了工程造价。为解决这些问题,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双模管互导干作业地下连续墙技术。该技术采用钢模管护壁和双矩形模管导向沉管挤土或沉管干取土的成墙工艺(分别适用于墙厚300~500mm和600~1 000mm),不需要泥浆和水下灌注墙混凝土,可以在同一平面内成墙、实现墙单元无缝连接。实践表明,该技术墙体防渗性能好,成墙效率高,连接质量可靠,不仅适用于深厚软粘土地层的基坑围护工程,也可应用于类似地质条件下水库工程的防渗加固。
- 张文清邹正盛孔清华
- 基于主应力旋转的黏性填土挡墙土压力
- 2021年
- 填土水平墙背竖直光滑的挡墙,墙后土体处于以自重应力和水平应力为主应力的应力状态。实际工程中,挡墙背面与土体存在一定的摩擦及黏结力作用致使挡墙附近土体中的主应力发生偏转,此时,经典朗肯土压力理论不再适用。本文对挡墙附近土中的主应力状态进行旋转处理,通过分析墙后填土中应力状态摩尔圆,得到了考虑墙土摩擦和黏结力作用的黏性填土挡墙主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分析了填土内摩擦角与墙土摩擦角对土压力的影响,使用算例将本文方法所得结果与现有黏性土土压力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朗肯土压力公式是本文所得计算公式的特例;随着墙土摩擦角和内摩擦角的增加,被动土压力逐渐加快增大;主动土压力随着内摩擦角的增加而减小;当内摩擦角较小时,主动土压力随着墙土摩擦角的增大不断减小,当内摩擦角较大时,主动土压力随着墙土摩擦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土内摩擦角的影响大于墙土摩擦的影响;相对于现有方法计算结果,本文方法所得主动土压力较大,被动土压力较小,墙土摩擦越大,2种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值越大,土黏聚力还会加大这一差值。本文方法考虑了墙背土体主应力方向偏转的客观事实,所得计算结果将更符合实际情况。
- 王恒利邹正盛刘京敏王新宇
- 关键词: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黏性土
- 深部软岩泵房吸水井系统布局的三维数值模拟
- 2010年
- 为了研究泵房吸水井系统布局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本文运用三维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C-3D,结合鹤煤九矿-420m水平泵房吸水井系统的传统设计和集约化设计2种布局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从巷道开挖后的围岩位移以及塑性区分布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吸水井布局的岩柱尺寸对围岩的变形有一定影响,岩柱尺寸越大,围岩受影响范围越小,从总体上来说,集约化设计的泵房吸水井系统布局要优于传统设计。
- 杜家庆邹正盛李志平
- 关键词:吸水井集约化岩柱数值模拟
- 基于传统锚杆支护理论的刚性壳夹层模型被引量:2
- 2010年
- 煤巷锚杆支护理论经历了单体锚杆支护理论到锚杆锚索复合锚杆支护理论的过程。通过对现有支护理论和技术的分析,提出了刚性壳夹层模型,将围岩承载体分为:内刚性壳、外刚性壳、传力介质和中间层4部分。认为内外部刚性壳和传力介质是这个模型的关键部分,应采用高预应力端锚全长充填的锚固方式,强力支护系统和注浆加固来保证刚性壳夹层模型的稳定。指出在中间层和外刚性壳两方面研究的不足,并认为应加强对这两方面的研究。
- 李利峰邹正盛李壮文张庆
- 关键词:锚杆锚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