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2011HB041)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彭艳琼杨大荣张媛徐睿苗白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小蜂
  • 3篇传粉
  • 2篇榕树
  • 2篇榕小蜂
  • 2篇繁殖
  • 2篇传粉榕小蜂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欺骗性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 1篇种子萌发特性
  • 1篇资源分配
  • 1篇瘿蚊
  • 1篇小叶
  • 1篇小叶榕
  • 1篇萌发
  • 1篇萌发特性
  • 1篇内寄生
  • 1篇金小蜂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普洱学院

作者

  • 4篇杨大荣
  • 4篇彭艳琼
  • 2篇张媛
  • 1篇李剑美
  • 1篇苗白鸽
  • 1篇徐睿
  • 1篇孔月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四川动物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小叶榕隐头果内加利里金小蜂的发生规律
2014年
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雌雄同株榕树,在它的隐头果中,除了专一性传粉的榕小蜂外,还寄生着多种非传粉小蜂,这些非传粉小蜂在榕果发育的不同时期来到果外产卵,对榕树和传粉榕小蜂繁衍后代产生不同的影响。加利里金小蜂Odontofroggatia galili是寄生于小叶榕雌花子房里的主要非传粉小蜂。本文在2012-2013年对该种小蜂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种小蜂雌雄蜂有翅,雄蜂二型,个体大小有显著差异。加利里金小蜂在榕果的雌花前期产卵,能独立造瘿;在西双版纳地区,干热季和雨季从卵发育到成虫羽化需31-38 d,雾凉季则长达58-72 d。成虫在榕果雄花期羽化出蜂,大多数雄蜂在苞片口等待羽化出果的雌蜂交配,雌雄蜂通常仅交配一次;为争夺交配机会,雄蜂间存在激烈打斗,且个体大者获交配机会多。成虫期雌蜂寿命2 d,雄蜂寿命仅1 d。小叶榕40%的树上隐头果内有加利里金小蜂寄生,但不同地区寄生率和单果内加利里金小蜂雌雄蜂数量树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原生地西双版纳地区加利里金小蜂种群小,传粉榕小蜂种群占主导地位;而在引入地昆明地区,加利里金小蜂发生频率高,种群显著较大;随着纬度北移和海拔升高,在榕果内罕见有传粉榕小蜂传粉和繁殖,而加利里金小蜂种群则不断升高。说明小叶榕在海拔较高和纬度偏北地区栽种,不适宜传粉榕小蜂繁殖,而非传粉的加利里金小蜂则较为适应,获得成功繁殖及种群扩张。
孔月巴义梅徐华丽彭艳琼杨大荣
关键词:小叶榕非传粉小蜂
垂叶榕果内寄生瘿蚊的发生规律被引量:1
2012年
在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地区,一种还未被描述属和种的瘿蚊寄生于垂叶榕果内的雌花子房里,并膨大形成虫瘿,靠取食花胚组织完成发育。通过2010年定时定点的系统观察和研究瘿蚊的发生规律,结果发现:该种瘿蚊在垂叶榕上发生频率较高,抽样的18批果有17批被瘿蚊寄生,其中有13批果的寄生比率超过了60%,部分甚至达到100%。瘿蚊寄生雌花的平均比率不超过6%,平均每个榕果内有瘿蚊1~40只不等。瘿蚊寄生不仅降低了垂叶榕的种子数,还致命性地影响着传粉榕小蜂的繁殖。在对瘿蚊的羽化、交配行为及其成虫的活动规律观察中,结果显示:寄生在一个榕果里瘿蚊需要5~7 d才能羽化完,其羽化高峰期出现在第2~3天;一天内羽化的高峰出现在上午8:00—10:00及晚上20:00—0:00;而羽化后瘿蚊活动高峰期出现在上午8:00—11:00。雄蚊会帮助雌蚊离开榕果并优先获得交配权,雌蚊交配后飞离繁殖自身的榕树,去寻找适合产卵的榕果繁殖后代,雄蚊不离开羽化树,而死在繁殖自身的榕树附近。这些结果为深入研究瘿蚊的防治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苗白鸽杨大荣彭艳琼
关键词:瘿蚊寄生率生物学特性传粉榕小蜂垂叶榕
西双版纳地区4种榕树果实的资源分配及其种子萌发特性
2016年
为了解榕树果实的资源分配和种子萌发特征,对西双版纳地区的垂叶榕(Ficus benjamina)、高山榕(F.altissima)、聚果榕(F.racemosa)和无柄雅榕(F.concinna)的果实营养、繁殖资源分配,以及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榕果的营养分配存在差异,榕果重的种类果肉亦多,榕果大者果腔较大,且种子数量较多,但雄花和榕小蜂数量不一定多。榕果分配给雌性功能及雄性功能繁殖的小花比例也不相同,聚果榕在雌性功能上的分配显著大于雄性功能,其它3种榕果则分配于雄性功能的资源比雌性功能的多,但程度不同。此外,4种榕树的种子大小及重量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以至于影响到种子的萌发率及根茎生长,果实最大的聚果榕种子最多,萌发率高,但由于种子最小,其根茎生长缓慢且短;果实适中的垂叶榕和高山榕种子较大,不但萌发率较高,其根茎生长也较快;果实和种子都小的无柄雅榕,种子萌发率低,根茎生长慢。生长在水热环境好的榕树比生长在相对贫瘠环境的榕树,由于极少面临水热光照等限制,更容易进化出较小的种子,萌发能力和速度也相对较差。这说明不同生境中榕树进化出了不同的繁殖分配机制及资源利用策略来适应环境变化。
李剑美张媛彭艳琼杨大荣
关键词:榕树果实种子萌发
高榕雌花期传粉榕小蜂和欺骗性小蜂的繁殖特点被引量:3
2016年
榕树及其专一性传粉榕小蜂组成了动植物界最为经典的协同进化关系,传粉榕小蜂演化出欺骗性是非常罕见的。在雌雄同株的高榕隐头果内,共存着一种传粉榕小蜂Eupristina altissima和一种欺骗性的小蜂Eupristina sp.,两种小蜂在雌花期进入隐头果内繁殖,但有不同的繁殖特点。对比研究了两种小蜂从成虫羽化到产卵和传粉这个阶段的雌蜂个体大小、孕卵量及繁殖差异,结果表明:羽化期两种雌蜂的平均个体小,经飞行小个体的雌蜂易死亡,大个体雌蜂到达接受树,但通过苞片通道,一些个体较大的传粉榕小蜂被夹死导致进入果腔的雌蜂相对小,而欺骗性小蜂易通过苞片以至进入果腔的雌蜂个体较大。两种未产卵雌蜂均表现为个体大者孕卵量较多,但两种雌蜂的平均孕卵量没有差异。即使有充足雌花资源产卵,两种雌蜂均未产完所有卵,产卵后两种雌蜂卵巢中的卵量均显著减少,遗留下的卵量两种小蜂间没有差异。传粉榕小蜂只有部分个体传完所携带花粉,并表现为传粉越成功的雌蜂,产卵越多。存在种内竞争时,两种小蜂的产卵量均减少,传粉榕小蜂的传粉效率也降低。在种间竞争背景下,欺骗性小蜂产卵更成功,传粉榕小蜂的产卵和传粉量均受到极大抑制。研究结果说明雌花期隐头果内传粉榕小蜂只适量利用雌花资源产卵繁殖后代,更有效地传粉繁殖榕树种子,这可能是维持榕-蜂互惠系统稳定共存的重要机制之一;欺骗者稳定存在需降低与传粉者的直接竞争,而欺骗者和传粉者分散在不同果内,甚至是不同的树上繁殖是理想的繁殖策略。
徐睿张媛彭艳琼杨大荣
关键词:榕树传粉榕小蜂互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