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48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482)
-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6
- 相关作者:李方敏陈凯伦柳红霞张桥马立安更多>>
-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中国石油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氧化剂对土壤中石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以FeSO_4-柠檬酸为催化剂,探讨了不同氧化剂的类型、浓度、与催化剂的比例等因素对土壤中石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各氧化剂体系的石油去除率大小顺序为KMnO_4>CaO_2≥H_2O_2>K_2S_2O_8;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各体系的石油去除率均呈现出先快速增涨、再缓慢增加后略有降低的趋势;在氧化剂浓度相同条件下,H_2O_2体系和Na_2S_2O_8体系的石油去除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45.5%~238.7%和112.6%~167.5%;在催化剂用量相同条件下,H_2O_2体系和Na_2S_2O_8体系达到最高石油去除率时的n(氧化剂)∶n(催化剂)分别为50∶1和100∶1;H_2O_2体系对残油族组分的去除率大小顺序为非烃>芳烃>饱和烃>沥青质。
- 陈凯伦谭心李方敏王彦峰
- 关键词:化学氧化法氧化剂石油污染物H2O2
- Fenton氧化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2年
- 传统的Fenton氧化法(Fe2+/H2O2)因反应速度过快、需要定期补充Fe2+、控制pH值≤3等方面的限制而影响到石油烃类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Fenton反应中氧化剂、催化剂的改进及其对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揭示了土壤性质、反应条件、污染物结构及非均相催化剂比表面积等因素对去除效率的影响,介绍了超声波前置处理后,Fenton试剂与土壤上解吸的石油污染物接触几率的增加及石油烃类可生物降解性的提高,促进了微生物的后续处理效果,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 李方敏柳红霞
- 关键词:FENTON氧化法石油污染土壤
- 超声去除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效果
- 2014年
- 石油污染土壤后,导致农田作物难以正常生长,并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类健康,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超声处理能促进石油污染物从土壤表面解吸,并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黏土颗粒吸持的稠油显著下降[1],但超声空化作用对土壤中残油族组分的去除效果则鲜有报道.本文采用20 kHz低频超声处理模拟石油污染土壤,
- 李维喻鹏李方敏丁勇
-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石油污染物农田作物土壤表面超声功率
- 络合剂改进Fenton反应去除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效果被引量:8
- 2014年
- 为构建用于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自然土壤pH条件下具有较强氧化能力和温和的Fenton反应,以室内模拟石油污染土壤为对象,采用L8(4×2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4种络合剂类型、用量和[H2O2]/[Fe3+]等因素对改进型Fenton反应去除石油污染物效果的影响,并对各处理土壤中残油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经48 h反应后,络合剂β-环糊精、草酸钠、EDTA二钠和柠檬酸三钠改进Fenton处理对土壤中石油烃类清除率分别为41.5%、30.6%、27.6%和25.3%,而无络合剂的对照处理为13.6%;较高络合剂用量和氧化剂用量的Fenton处理,更有利于nC21以下中、短链正烷烃的氧化分解,对姥鲛烷、植烷及iC17~iC18的异构烷烃也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中以β-环糊精去除土壤中石油烃类效果最好,络合剂改进的Fenton反应能够无选择性地去除石油烃类诸组分。
- 李方敏柳红霞梅平李凡修李凡修
- 关键词:络合剂FENTON氧化石油污染土壤修复
- 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解吸被引量:6
- 2017年
- 采用4种表面活性剂解吸老化石油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对其解吸动力学特征及残油组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相同(0.5 g/L)条件下,土壤中石油污染物解吸率的大小顺序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曲拉通X-100(TX-100)>吐温-80(TW-8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SDS的解吸率最高,经48 h累积解吸后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解吸率为38.7%;表面活性剂对石油污染物的解吸动力学曲线用Elovich方程拟合,效果最好,相关系数为0.970 2~0.995 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TW-80)对石油污染物中饱和烃组分的解吸率优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SDBS),而对芳香烃组分的解吸率不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陈凯伦李方敏黄河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土壤修复石油解吸动力学
- 石油降解菌群的筛选、构建及其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为了构建高效石油降解混合菌群,从潜江某油田采集8个石油污染土样(分别记为S1~S8)和2个石油污染水样(分别记为W3、W4),以石油为唯一碳源进行富集驯化培养;采用外观评分、石油降解率、石油3组分降解率、饱和烃中正构烷烃色谱分析等方法筛选石油降解优势菌群,构建石油降解混合菌群;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混合菌群最佳降解条件。结果表明,富集的10个石油降解菌群中S3、S4、S5、S6、S8为优势菌群,培养30d后的石油降解率分别为21.67%、22.34%、27.23%、20.46%、19.99%;菌群W3、W4对石油乳化效果较好;混合菌群M3(S3+S4+S5+S8+W3+W4)为石油降解优势混合菌群,其最佳降解条件为35℃、pH7.60、含油率1.70%,在最佳条件下培养30d后,混合菌群M3对石油降解率达30.71%,比最优菌群S5的石油降解率提高了12.78%。
- 詹亚斌张桥陈凯伦李方敏马立安
-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土壤修复
- 长庆油田废弃钻井液固化处理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废弃钻井液是石油钻井过程中产的污染物,如不经处理任意排放,就会污染当地的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笔者在调研国内外废弃钻井液固化处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长庆油田废弃钻井液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了几种固化方法的固化效果,并对固化机理做了初步的分析。通过研究表明:采用无机固化剂GHW-3为主,辅以适量的有机固化剂GHY-1及无机添加剂和填料复合固化剂的固化方法,其固化物固化强度高,经固化后的固化物浸出液毒性检测其毒性远小于国家环保指标,具有明显的社会与环境效益,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 龙怀远王松李行李红尚娟芳
- 关键词:长庆油田废弃钻井液固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