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2205)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孙卫兵杨帆齐清会刘豪鞠文彬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针
  • 2篇肾功能
  • 2篇尿动力
  • 2篇尿动力学
  • 2篇梗阻
  • 2篇膀胱
  • 2篇膀胱过度活动
  • 2篇膀胱过度活动...
  • 2篇次髎
  • 2篇次髎穴
  • 1篇动态显像
  • 1篇多期扫描
  • 1篇上尿路
  • 1篇上尿路梗阻
  • 1篇肾动态
  • 1篇肾动态显像
  • 1篇肾功能评估
  • 1篇肾功能评价
  • 1篇肾盂
  • 1篇肾盂成形

机构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孙卫兵
  • 2篇齐清会
  • 2篇杨帆
  • 2篇田爱娟
  • 2篇鞠文彬
  • 2篇刘豪
  • 1篇王淇超
  • 1篇王晓梅

传媒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电针次髎穴对慢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模型大鼠尿动力学及脊髓背角SP和CGRP影响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电针次髎穴对环磷酰胺(cyclophsphamide,CYP)致慢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模型大鼠尿动力学及脊髓背角p物质(substance P,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 related peptide,CGRP)的影响。[方法]雌性大鼠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OAB模型组10只,OAB+电针(电针组)10只。其中模型组和电针组动物腹腔内注射环磷酰胺诱导OAB,应用膀胱测压技术动态观察电针次髎穴后排尿间期、基础膀胱压、膀胱最大充盈压及最大排尿压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量观察电针后脊髓背角SP和CGRP表达变化。[结果]电针组和模型组的排尿间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基础膀胱压明显升高(P<0.01)。电针后电针组的基础膀胱压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排尿间期较模型组明显延长(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后角SP及CGRP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的脊髓后角SP及CGRP表达降低(P<0.05)。[结论]电针次髎穴能抑制环磷酰胺诱导的大鼠膀胱过度活动,降低脊髓后角SP和CGRP的表达,电针次髎穴治疗OAB可能与抑制膀胱传入神经的兴奋性及传入递质的释放与合成有关。
孙卫兵杨帆齐清会
关键词:电针膀胱过度活动症P物质尿动力学
电针次髎穴对膀胱过度活动症大鼠尿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电针次髎穴对环磷酰胺诱导膀胱过度活动症大鼠尿动力学影响及传入神经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组(OAB组),辣椒辣素组和对照组。测量电针次髎穴前后排尿间期、基础膀胱压、膀胱最大充盈压和最大排尿压。[结果]电针前,与对照组相比,OAB组大鼠排尿间期明显缩短(P<0.01);与OAB组相比,辣椒辣素组排尿间期明显延长(P<0.05)。电针后,OAB组大鼠排尿间期比电针前明显延长(P<0.01),而辣椒辣素组及对照组与电针前相比变化不明显(P均>0.05)。电针前,与对照组相比,OAB组大鼠基础膀胱压明显增加(P<0.01)。电针后,对照组基础膀胱压较电针前明显升高(P<0.01),而OAB组较电针前降低(P<0.05)。辣椒辣素组灌注后膀胱基础压下降(P<0.05),但电针后变化不明显(P>0.05)。电针前三组间的最大膀胱充盈压及最大排尿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每组电针前后二者变化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次髎穴能抑制环磷酰胺诱导大鼠膀胱过度活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辣椒辣素敏感C纤维活性有关。
孙卫兵杨帆齐清会
关键词:电针膀胱过度活动症辣椒辣素尿动力学
螺旋CT多期扫描在慢性上尿路梗阻患者分肾功能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螺旋CT多期扫描对慢性尿路梗阻且血肌酐正常患者的分肾功能进行评估。方法前瞻性研究65例单侧或双侧慢性上尿路梗阻并且血肌酐正常的成年患者,60例为单侧梗阻,对侧肾正常,其余5例为双侧梗阻。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多期扫描及99mTc-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CT用来明确梗阻的原因,间接测定双肾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分析梗阻肾脏CT GFR和同位素GF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梗阻肾脏同位素GFR为(36.9±9.79)mL/min,CT GFR为(37.8±10.53)mL/min,梗阻肾脏同位素GFR与相应的CT GFR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4,P<0.001),其同位素GFR与CT GFR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28);正常肾脏的同位素GFR为(62.3±13.07)mL/min,CT GFR为(62.1±10.11)mL/min,正常肾脏的同位素GFR和CT GFR比较,同样呈显著正相关(r=0.78,P<0.001),其同位素GFR与CT GFR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75)。结论在梗阻肾脏及正常肾脏的功能评估中,螺旋CT多期扫描对于总肾功能和分肾功能的计算与核素肾动态显像一样准确。
刘豪鞠文彬王晓梅田爱娟孙卫兵
关键词:发射型计算机肾动态显像梗阻
分肾功能在成人单侧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手术前后肾功能评价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分肾功能(DRF)在成人单侧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手术前后肾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诊断为成人单侧先天性UPJO患者32例,术前利用肾动态显像测定分肾功能,将患者分为3组(DRF≥40%I组10例,30%≤DRF<40%II组14例,DRF<30%III组8例)。术后6个月再次复查并与手术前进行比较。结果术前患肾DRF≥40%(I组),术后患肾功能平均提高(2.18±3.25)%,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463);术前患肾30%≤DRF<40%(II组),术后患肾DRF平均提高(11.37±3.8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DRF<30%(III组)术前术后平均DRF分别为(22.18±2.73)%和(24.35±3.56)%,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DRF能预测UPJO解除梗阻后肾功能的恢复情况。30%≤DRF<40%患者术后肾功明显改善,DRF≥40%与DRF<30%患者术后肾功能无明显改善。
鞠文彬刘豪田爱娟孙卫兵王淇超
关键词:肾功能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肾盂成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