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矿产科技攻关项目(2010-61-6)

作品数:4 被引量:85H指数:3
相关作者:李磊孙卫志杨小芬谢劲松孟宪锋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矿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陆块
  • 2篇南缘
  • 2篇华北陆块
  • 2篇华北陆块南缘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划分
  • 1篇地层划分对比
  • 1篇地层特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岩类
  • 1篇应用及效果
  • 1篇杂岩
  • 1篇找矿
  • 1篇四川盆地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特征
  • 1篇盆地
  • 1篇综合物探
  • 1篇综合物探方法

机构

  • 3篇河南省地质矿...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南省地质矿...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4篇李磊
  • 2篇孙卫志
  • 2篇谢劲松
  • 2篇杨小芬
  • 1篇徐新光
  • 1篇刘德民
  • 1篇孟宪锋
  • 1篇刘鲜民
  • 1篇管丙娟
  • 1篇张灯堂

传媒

  • 1篇黄金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华南地质与矿...
  • 1篇矿产勘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华北陆块南缘崤山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54
2013年
华北陆块南缘的崤山地区,呈北东向分布着龙卧沟、后河、白石崖等燕山期花岗岩体,岩石类型以二长花岗斑岩为主。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崤山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总体成分呈酸性,岩石主要属于高钾-钾玄质系列;它们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含稀土元素)组成模式,LREE、HREE分馏明显,(La/Yb)N=9.52~41.21,平均26.16,Eu异常不明显(δEu=0.82~1.35),大部分岩体呈现出微弱的负Eu异常,少部分样品显示出微弱的正异常;富集Rb、Ba、Th、K、Pb、Hf和Y等元素,亏损Ta、Nb、Zr、P和Ti等元素,岩体高Sr(392.8×10-6~916.9×10-6,平均678.8×10-6),低Y(8.12×10-6~21.34×10-6,平均14.86×10-6)和Yb(0.503×10-6~1.756×10-6,平均1.26×10-6),暗示源区有石榴石残留。岩体的锶同位素初始比值ISr=0.70645~0.71022,平均0.70828,εNd(t)=-19.7~-3.4,平均-14.6,二阶段Nd模式年龄t2DM集中在1827~2372Ma,具有高放射成因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初始铅同位素比值为:206Pb/204Pb=17.228~18.720,平均17.905;207Pb/204Pb=15.444~15.656,平均15.544,208Pb/204Pb=37.519~38.707,平均38.187。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崤山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是华北陆块南缘加厚地壳底部熔融的产物,源岩以南秦岭结晶基底为主,同时有华北陆块的太华群、熊耳群及幔源物质的混入。岩体是扬子板块携秦岭微板块俯冲到华北板块之下,随着区域构造体制由挤压向伸展转换,岩石圈巨量减薄、软流圈上涌底侵上覆岩石圈,加热加厚地壳熔融形成,表明南秦岭板块的结晶基底在拆离式俯冲的作用下向北已楔入崤山地区结晶基底之下,而崤山北麓可能是其在东秦岭的北界。
李磊孙卫志孟宪锋杨小芬张灯堂冯建之
关键词:花岗岩类基底性质华北陆块南缘
四川盆地寒武系划分对比及特征被引量:13
2012年
以多重地层划分理论为指导,根据露头、钻井和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在总结对比四川盆地及其邻区寒武系不同时期﹑不同构造单元地层划分方案的基础上,以岩石地层特征为主要依据,综合分析古生物特征及电性特征,将四川盆地寒武系自下而上划分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沧浪铺组和龙王庙组,中寒武统陡坡寺组,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组。对岩性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筇竹寺组主要为炭质页岩﹑页岩及泥岩;沧浪铺组主要为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龙王庙组主要为鲕粒灰岩﹑灰质白云岩及白云岩;陡坡寺组下部为泥质白云岩夹紫红色泥岩,上部为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白云质粉砂岩夹紫红色泥岩;洗象池组主要为大套厚层状细晶白云岩﹑粉晶白云岩。四川盆地寒武系分布广泛且厚度较大,仅在盆地西部存在一个北东向剥蚀区,整体上在盆地中南部形成一个厚度低值区,向东﹑向南﹑向北厚度逐渐增大。
李磊谢劲松邓鸿斌杨小芬管丙娟陈文
关键词:寒武系地层划分对比地层特征四川盆地
豫西地区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及其对金矿床的控制被引量:19
2013年
豫西地区近EW向展布一条变质核杂岩带,自西向东由小秦岭变质核杂岩、崤山变质核杂岩和熊耳山变质核杂岩等多个变质核杂岩组成。豫西地区的小秦岭金矿田、崤山金矿田和熊耳山金矿田,在空间上分别对应于小秦岭变质核杂岩、崤山变质核杂岩和熊耳山变质核杂岩,金矿床产于变质核杂岩不同层次的拆离断层内。研究区金矿床的成矿年龄集中分布于133~122 Ma和115.3~114.34 Ma 2个时期,且以前一个成矿时期为主,与变质核杂岩SEE—NWW向区域性伸展阶段(135~123 Ma)和后期垮塌伸展阶段(116 Ma)能够很好的吻合,说明豫西地区变质核杂岩平行于造山带的SEE—NWW向区域性伸展阶段是金矿床的主要成矿阶段,垂直于造山带的后期垮塌阶段是金矿床的另一个成矿阶段。通过对研究区典型矿床的成矿特征,结合对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演化、控矿机理的研究,揭示出变质核杂岩对研究区金矿床的类型、规模、时间、空间等方面的控制作用,指导该地区的金矿找矿工作。
孙卫志李磊谢劲松刘德民张灯堂杨小芬
关键词:变质核杂岩金矿床控矿作用华北陆块南缘
综合物探方法在河南夜长坪钼钨矿外围找矿中的应用及效果被引量:3
2015年
夜长坪钼钨矿是典型的斑岩—夕卡岩型矿床,与隐伏花岗斑岩体关系密切。为寻找和扩大其钼钨矿资源,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在矿区外围开展了重力测量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所取得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和科学推断解释,弄清了区内隐伏花岗岩体的分布、埋深,理清了隐伏断裂构造的分布及其特征,继而圈定了成矿有利区,为深部钻探工程施工提供了物探依据。经钻探验证,在矿区外围深部发现了钼钨矿(化)体,证明了综合物探方法在寻找深部隐伏金属矿床的有效性。
刘鲜民徐新光李磊
关键词:综合物探方法成矿预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