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03136)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廖胜辉赖震魏威费骏李玲芝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浙江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有限元
  • 2篇有限元方法
  • 2篇有限元分析
  • 2篇元方法
  • 2篇置换术
  • 2篇生理曲度
  • 2篇生物力学
  • 2篇曲度
  • 2篇全髋
  • 2篇全髋置换
  • 2篇全髋置换术
  • 2篇髋臼
  • 2篇髋臼假体
  • 2篇髋置换
  • 2篇颈椎
  • 2篇假体
  • 1篇蚁群
  • 1篇有限元仿真
  • 1篇图像
  • 1篇图像修复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杭州市红十字...

作者

  • 4篇廖胜辉
  • 2篇魏威
  • 2篇赖震
  • 1篇费骏
  • 1篇李玲芝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计算机技术与...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青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全节段有限元建模与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青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和正常的全节段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与分析。方法采集青年颈椎曲度变直志愿者CT数据,利用生物力学有限元软件构建高质量颈椎全节段模型,然后采用基于离散微分属性的体网格变形技术,将变直模型映射生成曲度正常模型,在相同边界条件进行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工况下,生理曲度变直模型的活动度范围比正常值要小,并且出现再分配。在应力分布方面,C3-C4,C4-C5之间的小关节、钩突关节,和C3-C4之间的椎间盘出现应力集中。结论通过使用新型建模软件和体网格变形技术,能方便构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和正常模型,分析结果对青年颈椎病的临床诊治有指导意义。
魏威廖胜辉赖震
关键词:生物力学有限元方法颈椎生理曲度
纹理结构引导的自适应图像修复算法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约束纹理合成的方法来解决大面积缺损图像的修复问题,可以在视觉上获得比较好的效果。而修复过程中的合成顺序,对最后的结果有很大影响。Criminisi提出的基于样本图像的图像修复算法,在前人基础上,对合成顺序给出了解决方案。文中首先对决定合成顺序的优先级进一步做了改进,在数据项中加入结构张量,使图像修复从结构区域向无结构区域填充。其次,根据原图像区域纹理结构信息,使得每一次合成的块的大小自适应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纹理块过小或过大带来的弊端,从而使合成效果更为自然。经过对比实验,文中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郑晚秋廖胜辉
关键词:图像修复纹理合成结构张量自适应
有限元分析全髋置换术髋臼假体位置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仿真方法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位置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便于指导手术操作,并为临床提供评价标准。方法采用专门的生物力学有限元网格划分器从髋关节发育不良的CT扫描数据建立高度仿真的个性化髋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采用直接在真臼位置重建安放臼杯假体,将髋臼内壁打磨穿透进行内移安放,和髋臼上位方重建进行上移高位安放3种常见的临床手术方案,模拟臼杯假体位置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影响。结果 (1)直接在真臼位置安放的效果是最好的,出现应力集中和大剪切应力的可能性最小;(2)穿透内移安放的模拟应力分布略高于真臼位置;(3)而在上移高位安放的模拟则出现预测应力大幅增加的结果。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尽可能在真臼位置重建和安放臼杯假体,以达到最优的应力分布和功能修复。
廖胜辉李玲芝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全髋置换术髋臼假体
髋臼假体朝向的有限元仿真
本文对于发育不良髋关节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利用三维有限元仿真方法研究髋臼假体摆放角度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便于指导手术操作,并为临床提供评价标准。采用专门的生物力学有限元网格划分器从髋关节发育不良的CT扫描数据建立高度仿真的...
廖胜辉王磊邹北骥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全髋置换术髋臼假体
文献传递
引入直接交互机制的蚁群觅食仿真
自然界的蚂蚁之间存在着直接交流,但在以外的蚁群觅食仿真中从未见到。本文将直接交互机制引入到传统的使用信息素的蚁群觅食仿真中。对比实验的仿真结果展示了新模型的优越性。
孟志刚邹北骥史操
文献传递
生理曲度变直与正常的颈椎有限元建模与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建立生理曲度变直和曲度正常的颈椎全节段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与分析。选取颈椎曲度变直患者采集CT数据,采用专用生物力学有限元软件构建高质量颈椎全节段模型,然后采用基于离散微分属性的体网格变形技术,将变直模型映射生成曲度正常模型,在进行有限元模型的验证后,用相同边界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曲度变直模型活动度范围比正常范围减少16%~28%,应力增加4%~90%,C3-C4和C4-C5小关节、钩突关节、椎间盘容易出现应力集中,表明容易出现损伤和退化。通过使用新型建模软件和体网格变形技术,能方便构建生理曲度变直和正常模型,分析结果对临床诊断有指导意义。
魏威廖胜辉赖震费骏
关键词:生物力学有限元方法颈椎生理曲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