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0640162)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刘建群张锐朱根华徐文媛熊浩仲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抗白血病
  • 2篇构效
  • 2篇构效关系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定量构效关系
  • 1篇肿瘤
  • 1篇量子化学
  • 1篇量子化学研究
  • 1篇抗肿瘤
  • 1篇化学研究
  • 1篇构效关系研究
  • 1篇DFT

机构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朱根华
  • 2篇张锐
  • 2篇刘建群
  • 1篇熊浩仲
  • 1篇徐文媛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艾里莫芬烷倍半萜抗白血病定量构效关系的量子化学研究
2010年
采用Gaussian03程序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15种艾里莫芬烷倍半萜的量子化学参数,研究了这类化合物抗白血病生物活性与量子化学参数间的关系,发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LUMO和LUMO+1轨道的能量以及偶极有较好的线性关系,LUMO和LUMO+1轨道的能量越低,偶极越大,则生物活性越好。而这类化合物的LUMO轨道主要是由内酯环或呋喃环组成的π分子轨道,内酯环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区域。研究结果为此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和开发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徐文媛刘建群张锐朱根华熊浩仲
关键词:抗白血病DFT构效关系
艾里莫芬烷倍半萜抗白血病构效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艾里莫芬烷倍半萜抗白血病作用构效关系,为该类倍半萜结构修饰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呋喃艾里莫芬烷倍半萜-橐吾酮(ligularone,9)进行结构修饰,采用MTT法对从橐吾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艾里莫芬烷倍半萜以及橐吾酮结构修饰物进行体外抑制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活性评价。结果以橐吾酮为原料通过光敏氧化得内酯倍半萜(10),鉴定为6-oxo-8β-methoxyeremophilenolide,通过还原和乙酰化反应获得了2个呋喃倍半萜修饰产物,分别为epiligularol(11),epiligularol acetate(12)。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内酯艾里莫芬烷倍半萜对HL-60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化合物1~6的IC50〈10μg/ml,化合物7,8,10的IC50在10~20μg/ml之间,具有C9和C10位不饱和结构的内酯倍半萜(1~6)活性较强;所有呋喃艾里莫芬烷倍半萜没有抑制活性,而橐吾酮通过光敏氧化转化为内酯倍半萜后有抑制活性。结论首次研究了橐吾酮的光敏氧化反应,橐吾酮的呋喃环光敏氧化后可转化为内酯环;首次探讨了艾里莫芬烷倍半萜抗白血病作用构效关系。该类倍半萜的12(8)内酯环可能是抗白血病(HL-60)的关键活性基团,具有C9和C10位不饱和结构的内酯倍半萜活性较强。
刘建群张锐朱根华
关键词:抗肿瘤构效关系白血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