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087)

作品数:26 被引量:244H指数:13
相关作者:付世建曹振东彭姜岚赵文文陈波见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生物学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幼鱼
  • 8篇临界游泳速度
  • 8篇南方鲇
  • 5篇瓦氏黄颡鱼
  • 5篇力竭
  • 5篇南方鲇幼鱼
  • 5篇黄颡
  • 5篇黄颡鱼
  • 5篇过量耗氧
  • 4篇代谢
  • 4篇摄食
  • 4篇特殊动力作用
  • 4篇耗氧
  • 4篇耗氧率
  • 3篇代谢率
  • 3篇鲇鱼
  • 3篇力竭性运动
  • 2篇代谢反应
  • 2篇游泳
  • 2篇游泳能力

机构

  • 26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作者

  • 26篇曹振东
  • 26篇付世建
  • 7篇彭姜岚
  • 3篇赵文文
  • 2篇李秀明
  • 2篇陈波见
  • 2篇朱晏苹
  • 1篇李可贵
  • 1篇刘云
  • 1篇王芳
  • 1篇闫冠杰
  • 1篇张曦
  • 1篇谢小军
  • 1篇田凯
  • 1篇曾令清
  • 1篇王云松
  • 1篇张耀光
  • 1篇汤洪芬
  • 1篇庞旭
  • 1篇陈永鹏

传媒

  • 13篇重庆师范大学...
  • 5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动物学杂志
  • 3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5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度对鳊鱼静止代谢和耐低氧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1
2010年
以鳊鱼(Parabramis pekinensis)幼鱼[体重(8.13±0.15)g,n=31]为研究对象,以密闭式代谢测定法分别在15、20、25、30℃条件下测定其静止代谢率(Rest Metabolic Rate,RMR),并以双线法推算临界氧浓度Pcrit等相关参数。结果显示,鳊鱼幼鱼的静止代谢水平呈随温度上升而升高的变化趋势[(132.22±4.97)mg O2/(h.kg)(15℃),(182.67±12.49)mg O2/(h.kg)(20℃),(218.44±9.20)mgO2/(h.kg)(25℃),(298.32±9.96)mg O2/(h.kg)(30℃)],除20~25℃间,其他各温度组差异显著(P<0.05);Q10值均低于2(15~20℃1.91,20~25℃1.43,25~30℃1.87);本研究还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鳊鱼幼鱼的Pcrit逐渐下降,而临界氧饱和度Scrit则相对保守[15、20、25、30℃的Pcrit分别为(1.35±0.09)、(1.16±0.19)、(0.97±0.12)和(0.86±0.09)mg O2/L,Scrit分别为13.87%±0.74%、13.32%±1.72%、12.15%±1.35%和11.34%±0.65%。这表明,采用不同指标考察鱼类耐低氧能力可能会得到相异的结论。这种结论的不一致提示,在鱼类应对环境溶氧降低的适应中,相对溶氧水平而不是绝对溶氧水平影响并决定着鱼类的适应性进化,因此采用相对饱和度作为指标研究鱼类耐低氧能力可能更具理论价值。
陈波见曹振东付世建王宇翔
关键词:鳊鱼温度耐低氧能力
中华倒刺鲃幼鱼的快速启动与逃逸行为被引量:17
2010年
在水温25.0℃条件下,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电刺激后体长(6.9±0.1)cm相近的23尾中华倒刺鲃幼鱼的快速启动过程并通过对鱼体质心运动的分析考查3个阶段的相关运动参数。结果显示:实验鱼均表现为"C型"快速启动模式,逃逸方向不确定,但不同逃逸方向的相关参数间无显著差异(P>0.05);快速启动后鱼体质心的移动距离(d)和线速度(V)均显著递增(P<0.05),其中线速度在第2阶段末(36ms)达到最大值,随后相对稳定,线加速度(a)在第2阶段末出现最大值(P<0.05);而角速度(ω)初始启动即出现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P<0.05),进入第3阶段后稳定在较低水平;第1阶段的线速度(V)与相对旋转半径(RTr)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倒刺鲃幼鱼在快速启动过程中更倾向于采取提高运动速度的逃逸策略,这可能与其流线形体型和水流湍急的生境有关。
王芳曹振东付世建陈波见
关键词:高速摄像机中华倒刺鲃质心
锦鲫幼鱼的社群等级地位及其与标准代谢率、血糖和临界游泳能力的关系被引量:16
2010年
在(25.0±0.5)℃实验室条件下,考查标记后体重相近的30尾锦鲫幼鱼(3.5±0.1g)的标准代谢(standard metabolic rate,SMR),然后将实验鱼分为10个组(每组3尾);分别以好斗行为和摄食成功率两个指标将各组实验鱼评估为3个不同的社群等级;再分别测定各等级地位实验鱼的SMR、血糖浓度和临界游泳速度(critical swimming speed,Ucrit)。结果显示:锦鲫幼鱼3个等级地位由高到低的摄食成功率分别为(51.2±1.61)%、(29.3±1.87)%、(19.5±0.73)%;好斗行为指标得分分别为(8.1±0.30)、(1.9±0.30)、0.0,两个评估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Ucrit分别为(35.5±0.22)、(33.7±0.66)、(29.8±1.02)cm/s,血糖浓度分别为(3.4±0.22)、(4.2±0.30)、(4.5±0.33)mmol/L(P<0.05);而评估前、后各等级之间实验鱼的SMR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锦鲫幼鱼存在着明显社群等级分化的现象;好斗行为和摄食成功率两个指标分别对社群等级地位的评估结果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实验鱼等级地位越高其游泳能力越强,血糖浓度越低;这一现象提示,高等级地位的鱼受到较低的社群胁迫且具有较高的生理适合度。
陈永鹏曹振东付世建
关键词:血糖浓度临界游泳速度
南方鲇幼鱼的热耐受特征被引量:15
2008年
为了研究不同驯化温度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热耐受性特征的影响,在水温为10℃、20℃和30℃的条件下,对南方鲇幼鱼((16.9±0.3)g)进行2周的驯化,以1℃.h-1的变温速率连续观测实验鱼的耐受温度,各驯化温度下的最大临界温度(CTmax)、最大致死温度(LTmax)、最小临界温度(CTmin)和最小致死温度(LTmin)分别为34.13℃、38.22℃、39.41℃;34.84℃、38.63℃、39.53℃;4.88℃、5.90℃、9.80℃;4.12℃、5.03℃、8.29℃。结果表明:最大临界温度和最大致死温度随驯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小临界温度和最小致死温度随驯化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经计算,南方鲇幼鱼在各驯化温度下的温度耐受幅分别为29.25℃、32.32℃和29.61℃;在10℃~20℃的驯化温度范围内高、低温驯化反应率分别为0.41和0.12,而在20℃~30℃驯化温度范围内高、低温驯化反应率分别为0.10和0.39;热耐受区域面积为617.5℃2;证明南方鲇幼鱼的热耐受性明显有赖于驯化温度。
王云松曹振东付世建王宇翔
关键词:南方鲇热耐受
力竭性运动锻炼和饥饿对南方鲇运动后过量耗氧的影响(英文)被引量:9
2009年
为了检验力竭性运动锻炼和饥饿是否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onalisChen维持能量消耗和无氧代谢能力产生影响,在25℃条件下测定了维持日粮(1.5%body mass per day)和饥饿条件下南方鲇15d力竭性锻炼(5min chasing)和随后5d恢复过程静止代谢率(VO2rest)和运动后过量耗氧(Excess post-exerciseVO2,EPOC)的变化。另外两组非锻炼组分别作为摄食和饥饿对照组。实验过程中摄食和饥饿对照组VO2rest显著下降(P<0.05),而摄食和饥饿对照组经过15d的锻炼显著上升(P<0.05)。经过5d的恢复2锻炼组VO2rest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摄食和饥饿对照组力竭运动后代谢率峰值(VO2peak)在实验过程中显著下降(P<0.05),而摄食和饥饿锻炼组经过15d没有显著变化。锻炼取消后2锻炼组VO2peak显著下降至对照组水平。各锻炼组和对照组间过量耗氧均无显著差异。实验提示:(1)锻炼导致VO2rest和VO2peak显著提高,但影响可塑性大,5d恢复期后影响消失;(2)锻炼导致力竭运动后代谢恢复速率加快,5d恢复期后锻炼影响依然存在;(3)对饥饿和摄食组,锻炼的生理影响相似,但饥饿组VO2rest对锻炼更为敏感。
曹振东付世建
关键词:静止代谢率南方鲇
不同游泳速度条件下瓦氏黄颡幼鱼的有氧和无氧代谢反应被引量:11
2010年
在(25±1)℃的条件下,测定瓦氏黄颡(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幼鱼[体重(4.34±0.13)g]的临界游泳速度(Ucrit),然后分别以临界游泳速度的不同百分比(20、40、60、80、100%Ucrit)将实验鱼分为5个速度处理组,另外设置静止对照组和高速力竭对照组。处理组实验鱼在不同游泳速度下分别游泳20min,在此过程中测定并计算运动代谢率(Activity metabolic rate,AMR),随后测定肌肉、血液和肝脏中的乳酸、糖原和葡萄糖含量。结果显示:实验鱼的绝对临界游泳速度为(48.28±1.02)cm/s,相对临界游泳速度为(6.78±0.16)BL/s;随着游泳速度的提高AMR显著增加(P<0.05);100%Ucrit时肌乳酸和血乳酸含量显著高于80%Ucrit的水平(P<0.05),而肝乳酸含量却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100%Ucrit时肝糖原含量显著低于40%Ucrit的水平(P<0.05),而肌糖原含量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经计算瓦氏黄颡幼鱼到达临界游泳速度时的无氧代谢功率比例仅为11.0%,表明其游泳运动主要以有氧代谢供能;实验鱼的无氧代谢大约在80%Ucrit才开始启动,与其他鱼类比较启动时间较晚,说明其游泳运动对无氧代谢的依赖程度较低。研究提示瓦氏黄颡幼鱼是一种有氧运动能力较强的鱼类,这一能量代谢特征可能与提高其生存适合度有关。
朱晏苹曹振东付世建
关键词:临界游泳速度瓦氏黄颡鱼耗氧率糖原
低温条件下鲫鱼幼鱼的游泳能力及其能量消耗被引量:10
2011年
在(15±1)℃的条件下,测定鲫鱼(Carassius auratus)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Critical swimming speed,Ucrit;n=8)和高速游泳即1.5、1.8和2.1倍Ucrit下的耐受时间(Endurance,n=6);不同游泳速度(4.5、9、13.5、18、22.5、27、31.5、36 cm.s-1)的耗氧率(Oxygen consumption rate,MO2);并计算出各自的单位距离的能量消耗(COT)。结果显示,鲫鱼幼鱼的绝对临界游泳速度(Ua)为(26.29±1.85)cm.s-1,相对临界游泳速度(Ur)为(3.36±0.22)BL.s-1(BL表示实验鱼体长,以厘米计),1.5、1.8和2.1倍Ucrit下的耐受时间分别为(72.54±21.51)、(39.21±8.04)、(11.84±1.83)s;MO2随游泳速度(U)的提高呈指数显著上升,可用MO2=81.085e0.050 9U(p<0.01,r=0.84,n=49)表示;在达到Ucrit时的鲫鱼幼鱼MO2为(344.51±29.75)mg.h-1.kg-1;不同游泳速度下实验鱼COT差异显著(p<0.05),COT与U之间的关系表达为:COT=MO2×13.56/(U×36),当速度为19.64 cm.s-1时,COT最低(4.225 J.kg-1.m-1)。实验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测定的鲫鱼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低于冷水性鱼类的水平;当游泳速度为74.73%Ucrit时鲫鱼幼鱼的COT最低,其能量效率最高。
赵文文曹振东肖月吉付世建
关键词:临界游泳速度耗氧率
力竭运动训练对锦鲫幼鱼无氧代谢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将锦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20尾随机平均分成训练组和对照组,在25℃水温下每天饱足投喂1次;其中训练组实验鱼持续2周进行强度为每天2次的力竭运动训练;随后分别测量实验鱼力竭运动后的耗氧率并计算过量耗氧(EPOC);待力竭运动恢复8 h后再分别取样测量肌乳酸、肝乳酸的含量和肌肉中乳酸脱氢酶(LDH)、柠檬酸合成酶(CS)的活性。研究发现,力竭运动训练组与对照组的EPOC分别为(166.2±7.2)、(108.0±6.2)mg.kg-1,训练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乳酸含量分别是(17.4±0.8)、(25.4±1.7)μmol.g-1,训练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训练组实验鱼的肝乳酸含量、LDH和CS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力竭运动训练有助于提高锦鲫幼鱼的无氧代谢能力;无氧代谢能力的提高可能与乳酸清除速率加快有关。
夏伟付世建彭姜岚曹振东
关键词:过量耗氧乳酸
急性低氧对鲫鱼幼鱼血液基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6
2011年
为考查急性低氧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 L.)幼鱼血液基础指标的影响,将身体健康、体重为(267.26±13.93)g实验鱼12尾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置于水温20℃、溶氧浓度为(7.5±0.5)mg.L-1的水环境中,处理组置于相同水温但溶氧浓度为(1.0±0.2)mg.L-1的低氧水环境中,两组均进行2 h处理;测定实验鱼静脉血pH值、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并计算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结果显示,处理组的pH值为(5.71±0.11),低于对照组的(6.21±0.07);处理组红细胞数为(1.05±0.6)×1012个.L-1,血红蛋白浓度为(112.0±6.7)g.L-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即(0.52±0.04)×1012个.L-1和(70.9±8.6)g.L-1;3个血液指标在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与处理组MCH值分别为(13.8±1.80)、(10.8±0.63)pg,两者无显著差异。研究提示,急性低氧处理可引起实验鱼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增加,pH值降低,这可能将导致血液载氧和卸氧能力的增强。
张曦付世建彭姜岚曹振东
关键词:急性低氧鲫鱼红细胞血红蛋白
速度增量及持续时间对瓦氏黄颡鱼幼鱼临界游泳速度的影响被引量:23
2010年
为了考查速度增量(△v)和持续时间(△t)2个参数变化对鱼类临界游泳速度(critical swimming speed,Ucrit)的影响,于25℃条件下,首先以15%临界游泳速度作为△v,设置不同的持续时间(△t:5,10,15,30,60min);再以20min作为△t,设置不同的速度增量(△v:5%,10%,15%,20%,30%Ucrit),测定瓦氏黄颡鱼(Pelteobag vachelli)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结果表明:随△t的增加Ucrit整体呈下降趋势,△t由5min增加至60min,绝对游泳速度(absolute swimming speed,Ua)由(47.4±0.7)cm·s^-1下降至(39.1±1.5)cm·s^-1(P〈0.05),除15和30min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v由5%提高至10%Ucrit,Ua由(44.1±0.6)cm·s^-1显著增加至(47.0±0.4)cm·s^-1(P〈0.05),15%和20%Ucrit的Ua分别为(45.2±0.2)cm·s^-1和(46.3±0.8)cm·s^-1,与10%Ucrit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但△v增加至30%Ucrit,Ua下降至(41.7±1.2)cm·s^-1,显著低于其他各组水平(P〈0.05)。表明采用不同的△v和△t对瓦氏黄颡鱼幼鱼Ucrit的测定结果存在明显的影响;瓦氏黄颡鱼幼鱼Ucrit测定适宜的△t为15~30min、△v为10%~20%Ucrit。
田凯曹振东付世建
关键词:瓦氏黄颡鱼持续时间临界游泳速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