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0717)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康树刚王旭龙卢演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土壤
  • 1篇矿物
  • 1篇环境变化
  • 1篇环境意义
  • 1篇黄土
  • 1篇混合矿
  • 1篇混合矿物
  • 1篇古土壤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1篇卢演俦
  • 1篇王旭龙
  • 1篇康树刚

传媒

  • 1篇核技术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黄土细颗粒混合矿物红外释光和红外后蓝光释光的环境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本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黄土细颗粒混合矿物红外释光(IRSL)和红外后蓝光释光([post-IR]OSL)再生剂量信号强度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可能联系。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洛川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古土壤序列细颗粒混合矿物的再生剂量感量变化校正后红外释光(IRSL)和红外后蓝光释光([post-IR]OSL)信号强度随地层的变化及其与磁化率的良好对应关系,显示了这两种释光信号强度与环境变化的可能联系;另外,黄土高原自西北(NW)-东南(SE)方向四个剖面马兰黄土(L1)上部样品再生剂量IRSL和[post-IR]OSL信号强度趋于逐渐增强表明,两个释光信号强度随气候由冷干向暖湿过渡而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进一步证实了它们与环境变化之间的联系。IRSL信号强度的变化可能与混合矿物中长石种类或含量有关,而[post-IR]OSL强度变化可能受控于长石矿物对该信号的贡献量。两个信号可以间接反映环境变化的信息。实验结果同时也表明应当慎重使用细颗粒混合矿物[post-IR]OSL信号测年。
康树刚卢演俦王旭龙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混合矿物环境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