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0MS0613)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1
相关作者:康利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气象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沙尘
  • 3篇沙尘暴
  • 3篇尘暴
  • 2篇沙尘天气
  • 2篇气旋
  • 2篇蒙古气旋
  • 2篇冷锋
  • 1篇沙尘暴过程
  • 1篇沙尘天气过程
  • 1篇特强沙尘暴
  • 1篇统计特征
  • 1篇能见度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特征
  • 1篇气象
  • 1篇气象要素
  • 1篇强沙尘暴
  • 1篇环流
  • 1篇环流形势
  • 1篇PM10

机构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内蒙古气象科...
  • 1篇内蒙古气象信...

作者

  • 1篇云静波
  • 1篇康利

传媒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沙漠
  • 1篇高原气象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冬季强和特强沙尘暴的气象要素特征
2011年
应用1995~2009年冬季(11月至翌年1月)共45个月,内蒙古地区118个地面观测站沙尘暴、能见度、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雪量、积雪深度和常规格点场资料,确定了不同范围的强和特强沙尘暴标准,分析了环流形势和气象要素。结果表明:近15年内蒙古地区冬季发生强和特强沙尘暴共9次,其中强沙尘暴6次、特强沙尘暴3次,均是局地性;在强或特强沙尘暴发生的前期或当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发生;500hpa平均高度场环流为两槽一脊型,海平面平均气压场为南高北低型,冷空气的路径多为西北路或北路;强和特强沙尘暴发生期间,旬和月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强和特强沙尘暴出现前1至2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的值可达到最大,风度值为最小,当强和特强沙尘暴出现当日,最高气温达到最小,相对湿度达到最大,当强和特强沙尘暴过后,最低气温达到最小,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
康玲孙鑫侯婷姜学恭康利
关键词:沙尘暴环流形势气象要素
冷锋型和蒙古气旋型沙尘天气过程典型个例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冷锋型和蒙古气旋型两类沙尘天气过程的典型个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斜压强迫在两类过程中均较为显著,冷锋型沙尘天气过程中,随高度降低高空槽明显加深;蒙古气旋型则在对流层低层(850hPa)、中层(500hPa)形成切断低压。冷锋型沙尘天气过程高空锋区位置较蒙古气旋型偏南,且南压更为明显;冷锋型沙尘天气过程沙尘天气区位置也较蒙古气旋型偏南,且主要向东南方向扩展。冷锋型地面高、低压强度对比明显大于蒙古气旋型,且地面风速与能见度的反相关性高于蒙古气旋型,锋后降温也较蒙古气旋型显著。冷锋型锋前上升运动中心位于700hPa,锋后下沉运动中心位于600hPa。蒙古气旋型气旋中心及其附近300hPa以下均有强的上升运动。冷锋型锋面附近正涡度随高度增高而增大,蒙古气旋型气旋中心及其附近为正涡度。最后给出了冷锋型和蒙古气旋型沙尘天气过程的天气学概念模型。
云静波姜学恭孟雪峰胡英华杭月荷史金丽仲夏
关键词:沙尘暴冷锋蒙古气旋
冷锋型和蒙古气旋型沙尘暴过程若干统计特征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8
2013年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对2001-2010年共184次影响我国北方冷锋型和蒙古气旋型沙尘暴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我国沙尘天气呈波动减少趋势,2001年最多,之后逐渐减少,2010年又略有增加趋势;冷锋型沙尘天气过程次数多于蒙古气旋型,分别占总次数的60%和40%,与1957-1996年相关研究相比,近10年蒙古气旋型沙尘天气过程有明显的增多趋势;两类过程基本上持续1~3天,其中,蒙古气旋型平均持续1.68天,略长于冷锋型(1.54天);表征冷锋强度的地面冷高压最大强度出现在1月,而蒙古气旋中心气压最低出现在4月;两类天气系统导致的沙尘天气过程中,绝大部分为沙尘暴过程,且分别占总次数的75%和92%,黑风暴分别占9%和19%,表明蒙古气旋型沙尘天气过程更强;两类过程中,最大风速基本在12~20m.s-1之间(占80%),且蒙古气旋型的最大风速波动小于冷锋型;冷锋型多向东和东南方向移动,且以西北-东南向为主,影响新疆、西北、华北及华东地区,蒙古气旋型则向东、东偏南和东偏北方向移动,且以向东移动为主,主要影响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影响范围小于冷锋型。
云静波姜学恭孟雪峰吴学宏迎春
关键词:沙尘暴冷锋蒙古气旋气候特征
沙尘天气器测资料与常规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了6个沙尘暴监测站,对沙尘天气进行连续、定量观测,在预报业务工作中可以得到器测能见度、PM10等定量数据,为沙尘暴的定量分析和预报提供了基础条件。本文利用2004-2007年内蒙古地区10次全区范...
云静波王文孙永刚刘克利
关键词:能见度PM10沙尘天气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