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1110) 作品数:7 被引量:19 H指数:2 相关作者: 柴立和 林菲 王影 赵帅 王奕蛟 更多>> 相关机构: 天津大学 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南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自然科学总论 更多>>
流域水资源丰富度评价的MFP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4 2013年 水资源系统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各种水资源量、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典型的复杂非线性系统。以最大流原理为基础,导出了描述水资源系统的信息动力学演化方程,建立了水资源评价的信息动力学模型,运用信息动力学模型建立了评价标准。该模型无需人为给定参数,客观性强,操作简便。最后运用理论模型对辽西沿海诸河流域水资源丰富度进行评价分析,得到各流域的丰富度状况,并与其它模型评定结果做出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由于该模型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水资源丰富度系统的演化动力学机理和水资源系统时空演变特性。因此,不仅在评价上有较大的优越性,在水资源丰富度发展变化状态的预测上也具有潜力。 赵帅 柴立和关键词:水资源 复杂系统 经过基质修正的Monod方程--一个微生物生长的新模型 被引量:1 2013年 Monod方程作为一个描述微生物生长规律的经验方程,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经典Monod方程在微生物浓度较高,而基质浓度较低时,表现出的局限性,提出了经过基质修正的Monod方程。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表明,此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高菌体低基质条件下的微生物生长规律。 王俊博 柴立和 张宇关键词:微生物 生态承载力水平评价的动态模型及其应用——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10 2016年 生态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本文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内涵,从4个方面构建了生态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最大信息熵原理(MIEP)为基础,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SOFM)为算法,借助MATLAB数学软件为计算平台,从复杂系统结构演化的角度提出了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并用MIEP模型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2008—2012年的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以指导当地生态建设.结果表明,5年间该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呈总体上升的趋势,其中,2008年和2009年两年生态承载力水平基本一致,2010年呈现较明显的上升,2011年的生态承载力剧烈下降后在2012年呈现大幅回升.ξ值各分量的雷达图揭示出各指标逐年贡献程度的变化,结合准则层面的分析发现,水资源发展状况对该地生态承载力整体水平影响较大.与主成分分析法的比较表明了MIEP模型对生态承载力评价的可行性,同时其能更好地体现生态承载力发展演变的动力学特性,连接权值的获取避免了人为设定的主观性,在评价中有明显优势,且在预测上有一定潜力. 王影 柴立和关键词:生态承载力 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2012年 从信息角度出发将环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象,建立了定量模拟的新评价模型,揭示了其复杂性本质及演化规律,并以山东省济南等5市环境发展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应用分析。 张雅婧 王晓楠 柴立和关键词:环境系统 可持续发展 基于最大流原理的全球工业系统演化模型 随着全球化势力的扩张,全球工业系统发展模式作为全球核心问题之一有着尤为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从信息视角,将全球工业系统看作一个信息实在及信息过程,由最大信息熵和最大流原理构建起描述和控制全球工业系统演化的新模型,进而以全球... 程宏鑫 柴立和文献传递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新科学基础 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从世界本原这一根本问题出发,寻找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探寻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认为,信息是世界的本原,万事万物都是信息所展示出来的"象",并提出其数学表达式,以及信息生成世界的第一法则——最大流原理,由此得到关于整体态势的演化方程。西方现代科学体系以物质、能量为主要研究对象,是对事物本质的简化的认识,导致了人与自然的隔离,环境问题也由此而生。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对更加全面和根本的世界图景的认识,与本文的信息本原整体认识论不谋而合。因此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来转换西方现代科学范式,建立起一套以信息本原及最大流原理为基础、以整体为对象的新的科学体系。 王奕蛟 林菲 柴立和关键词:本原 可持续发展 信息主义视野下世界图景的科学及哲学诠释 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对最大信息熵原理(Maximum Information Entropy Principle,MIEP)中约束条件的新理解,进一步把经典的MIEP运用于边界彻底开放的情形,建立起拓展的MIEP。由此不同于现有的诸多前沿理论,提出了一个关于世界的信息过程本体论的论点,并导出了相应的动力学机制,把世界万象描述为一个从无限的深层次的"隐存在"到有限的"具象存在"尔后又回归无限的隐存在"之动态涌现和不断进化的过程,形成一种基于信息过程本体论的世界观,从信息主义的角度对宇宙万象的本质作了统一阐述。 柴立和关键词:信息熵 信息主义 基于信息本原的世界图景 2011年 本文突破了以二元论的客观存在和原子本原为基础的西方现代科学框架,提出以主、客观相融合的广义信息为本原,构建起一套全新的科学体系。现代科学通过分割、还原的方法认识世界,只局限于表面的物质、能量关系,形成了主、客分离的二元的世界观和机械的、冷冰冰的世界图景。而实际上,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正是无穷无尽的联系和耦合生成了世界,广义信息就是对联系和耦合的衡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世界的本原必须能够体现主体对客体的观察或感知,即只有一元论意义下的广义信息本原,物质、意识以及宇宙万物都由信息而生。本文提出了信息本原的数学表达式,即广义信息熵ρJ,并指出正是表达式中的高阶项(高阶的联系和耦合)体现了信息本原对万事万物的包含,代表了主体、客体的融合,形成了完整的世界图景。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分析和推导了信息本原创生万物的法则:主体对客体不断进行认识、区分、重构,形成广义信息流的最大化流动和蔓延,进而产生世界万象,物质、意识、生命、生态、社会等都由此而生。广义信息流及其最大化原理是大自然的根本法则,能较好解决现代科学无法攻克的生命、意识、复杂系统等难题,暗示了一个全新的科学体系的诞生和发展方向。 林菲 柴立和关键词: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