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07B070900095)

作品数:3 被引量:42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华初刘欣邓敏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课题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就业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1篇中国就业
  • 1篇贸易影响
  • 1篇经济增长
  • 1篇就业弹性
  • 1篇就业结构
  • 1篇就业增长
  • 1篇广东经济

机构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张华初
  • 1篇邓敏
  • 1篇刘欣

传媒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口科学
  • 1篇消费导刊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服务贸易影响就业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对就业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相反。短期内,服务进口可以弥补国内服务供给不足,因而能够促进就业增长;服务出口在短期内会加剧服务供给的紧张,所以它会一定程度阻碍就业增长。从长期来看,服务出口能带动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和优化就业结构,而服务进口会对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因此长期内服务出口可以促进就业增长,服务进口对就业增长又一定阻碍作用。目前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短期内我们要积极发展对我国就业有重要作用的服务进口,长期我们要充分发挥服务出口对就业增长的强大推动作用,做到"服务出口拉动就业增长,服务进口利于确保就业增长"。
刘欣邓敏
关键词:就业增长
广东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实证分析表明,1978-2006年广东GDP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和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三者之中就业增长率波动的幅度较小,GDP增长率和就业弹性波动的幅度较大。广东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广东经济每增长1%,就业增长0.22%。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表明广东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带来了就业的增长,就业的增加促进了经济增长。广东三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最强,其次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劳动力随着经济增长逐步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张华初
关键词:经济增长就业弹性
中国就业结构演变的SDA分析被引量:27
2008年
作者利用投入产出技术中的结构分解(SDA)模型定量测度1997~2002年中国主要行业的就业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总体来看消费使中国就业人数增加了1.93%,投资使就业人数增加了2.63%,出口使就业人数增加了3.95%,其他原因使就业人数增加了2.56%,进口使就业减少4.89%,技术进步使就业人数减少了6%。出口对就业增加作用最大,投资和消费都对就业增加有积极作用,但消费启动是扩大就业的根本途径。
张华初
关键词:就业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