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Q2007D03)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孙学振宋宪亮陈二影李学刚张美玲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潍坊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纤维品质
  • 3篇棉花
  • 2篇生长发育
  • 1篇氮肥
  • 1篇性状
  • 1篇叶片
  • 1篇叶片生理
  • 1篇叶片生理特性
  • 1篇蔗糖
  • 1篇蔗糖代谢
  • 1篇蔗糖合成
  • 1篇蔗糖合成酶
  • 1篇蔗糖磷酸合成...
  • 1篇生理特性
  • 1篇品质性状
  • 1篇子结构
  • 1篇纤维
  • 1篇纤维品质性状
  • 1篇磷酸合成酶
  • 1篇陆地棉

机构

  • 5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潍坊科技学院

作者

  • 5篇宋宪亮
  • 5篇孙学振
  • 4篇陈二影
  • 3篇李学刚
  • 2篇赵庆龙
  • 2篇张美玲
  • 1篇郭英
  • 1篇刘娟
  • 1篇李宗泰
  • 1篇朱玉庆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钾素营养对不同部位棉铃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钾素营养对上、下部位棉铃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2个品种,4个施钾量(K2O 0、60、180和300 kg/hm2)。结果表明:施钾提高了上、下部棉铃的纤维长度,增大了最终纤维麦克隆值,且随施钾量的增加,增幅呈加大趋势,但施钾对纤维长度达最大值的时间无影响;施钾提高了上、下部位棉铃纤维的最终零隔距比强度和3.2 mm隔距比强度,但在上、下部位棉铃间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下部棉铃纤维的最终零隔距比强度和3.2 mm隔距比强度均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上部铃则随施钾量增加一直呈增大趋势;施钾还提高了上、下部棉铃纤维的最终成熟度,而且其增幅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施钾量为300 kg/hm2时,可显著增加上、下部位棉铃纤维的最终成熟度。
郭英宋宪亮孙学振
关键词:钾素营养棉花纤维品质
彩色棉纤维发育过程中超分子结构变化与纤维品质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以棕絮1号、新彩棉1号、陇绿棉2号、绿1-4560和普通白色棉对照品种鲁棉研28为试验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彩色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纤维品质与超分子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旨在探寻彩色棉纤维品质差的原因。结果表明,各供试品种的最终棉纤维长度、3.2mm隔距比强度、成熟度及马克隆值均表现为白色棉鲁棉研28>棕色棉棕絮1号和新彩棉1号>绿色棉陇绿棉2号和绿1-4560;相应的横向晶粒尺寸均随纤维发育进程不断增大,取向参数逐渐减小(优化),但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与白色棉鲁棉研28相比,棕色棉棕絮1号和新彩棉1号纤维的横向晶粒尺寸初始值低,日增幅偏大,终止值略低;取向参数初始值低,日变幅小,终止值偏高;绿色棉陇绿棉2号和绿1-4560纤维的横向晶粒尺寸初始值低,日增幅小,终止值偏低;取向参数初始值高,日变幅小,终止值高。相关分析显示,彩色棉纤维的横向晶粒尺寸与3.2mm隔距比强度密切相关(r=0.89621*),ψ角和φ角与3.2mm隔距比强度、成熟度、马克隆值呈显著负相关(r=-0.93816*~-0.90233*),α角与纤维长度极显著负相关(r=-0.97314**)。表明彩色棉纤维品质差与纤维发育过程中横向晶粒尺寸初始值和终止值低及取向参数终止值高,进而影响纤维3.2mm隔距比强度、成熟度、马克隆值和纤维长度有关。
张美玲宋宪亮孙学振陈二影赵庆龙李宗泰
关键词:彩色棉棉纤维纤维品质超分子结构
高品质陆地棉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对纤维品质形成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以高品质陆地棉鲁324系(324)、渝棉1号(YM-1)和普通陆地棉鲁棉研18(L18)为材料,研究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对纤维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品质陆地棉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etase,SPS)活性高,蔗糖合成能力强,主茎叶和果枝叶蔗糖含量高,蔗糖供应能力强。Logistic方程模拟纤维素累积过程,高品质陆地棉纤维素进入快速累积期的时间晚,终止期延后,快速累积持续期长,累积速率平缓,最终纤维素含量高,纤维比强度高。在纤维发育前期,高品质陆地棉蔗糖贮存较多,为次生壁发育提供了充足的初始底物。高品质陆地棉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etase,SS)活性高,降解蔗糖能力强,酶活性迅速增加时期与纤维素快速累积期相吻合;SPS活性在纤维素快速累积期终止前均明显高于普通陆地棉。叶片SPS活性和棉纤维中SS、SPS活性与纤维素累积及纤维品质形成有密切关系。
刘娟宋宪亮朱玉庆李学刚陈二影孙学振
关键词:纤维品质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
不同类型钾肥对棉花苗期生长发育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单独施用速效钾肥、控释钾肥以及两者配合施用对棉花苗期生长发育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棉苗的株高、单株叶面积、倒四叶叶面积、单株叶片数和地上部干质量,促进棉苗的生长发育。同时施钾能够促进棉花功能叶片(倒四叶)叶绿素的合成,增强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的光化学活性(Fv/Fo)、电子传递速率(ETR)、实际光化学效率(ΦPⅡ),从而提高了功能叶片的光合速率。同时施用钾肥还提高了棉花功能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了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减少了膜脂过氧化物MDA的产生,有利于延缓功能叶片的衰老。不同类型钾肥处理中,单独施用速效钾肥及速效和控释钾肥的配施均能够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和改善叶片的生理特性,但单独施用控释钾肥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在土壤缺钾较严重条件下单独施用控释钾肥时,配合施用一定的速效钾肥对于促进棉花苗期的生长发育和改善叶片的生理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二影宋宪亮孙学振李学刚赵庆龙张美玲
关键词:棉花苗期
控释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09年
以鲁棉研28号为材料,研究了控释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生产对照CK2相比,不同控释氮肥处理的棉花最终果枝数、果节数及单铃重无显著差异。100%控释氮肥处理对棉花前期生长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苗期的单株叶面积、倒四叶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和6月17日的株高均显著降低(P〈0.05),但苗期叶片数和中后期(7/20—9/15)棉花株高无显著差异;单株结铃数增加0.77个(P〈0.05),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增加6.2%和6.4%(P〈0.05)。50%速效与50%控释氮肥基施处理,苗期倒四叶叶面积和7月2日果节数显著增加,苗期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和不同时期的株高均无显著变化;衣分显著降低,籽棉和皮棉产量及产量构成均无显著变化。控释棉花专用BB肥对棉花苗期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促进了棉花早现蕾,从而增加了中后期(7/20-9/15)棉花株高,单株结铃数增加0.84个,籽棉产量增加5.0%,均差异极显著;但衣分无显著差异。
李学刚孙学振宋宪亮陈二影
关键词:控释氮肥生长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