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504802)
- 作品数:55 被引量:383H指数:14
- 相关作者:谢世平郭会军彭勃郭选贤姜枫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的反思被引量:12
- 2012年
- 中医、西医治疗艾滋病的现状使得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成为重要的治疗策略。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疗效,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希望能发挥中西医结合的最大优势,在治疗艾滋病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 王丹妮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艾滋病
- 建立中医药艾滋病筛选动物模型的设想与思路被引量:1
- 2010年
-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中医药能够改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建立适合中医药筛选抗艾滋病的动物模型十分重要,该模型应该能够和艾滋病的病因、病理变化相似;满足中医临床的症状模拟,评价指标特异性强、客观;模型应能够被药物反证、成本低廉、便于操作、易于推广。该模型的建立将有利于揭示艾滋病"证"的实质,验证并探讨中医中药的疗效和机理,促进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理论研究。
- 左刚任周新任聪颖
- 关键词:中医药艾滋病动物模型
- 扶正排毒片对32例无症状HIV感染者TNF-α及新喋呤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扶正排毒片对无症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血清TNF-α及新喋呤(neop-terin,NPI)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2例服用扶正排毒片6个月的无症状HIV感染者抗凝全血样本中的CD4+T淋巴细胞,并与治疗前比较;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及NPI水平,并与22名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后无症状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由(368.63±111.54)个/mm3上升为(412.72±159.63)个/mm3。无症状HIV感染者治疗前血清TNF-α[(20.05±13.08)nmol/L]、NPI[(9.55±2.52)nmol/L]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分别为(12.20±4.07)nmol/L、(5.91±1.43)nmol/L,P<0.05)],治疗后均比治疗前下降(P<0.05),TNF-α水平[(11.06±4.71)nmol/L]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I水平[(8.08±2.13)nmol/L]仍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结论血清TNF-α及NPI水平升高代表的异常免疫激活是无症状HIV感染者的病理因素之一;扶正排毒片可降低无症状HIV感染者血清TNF-α及NPI水平,是其疗效的可能机制之一。
- 王丹妮姜枫郭会军李华伟
- 关键词:无症状HIV感染者扶正排毒片肿瘤坏死因子Α新喋呤
- 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中的地域因素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分析不同地区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差异。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调查河南、广东、新疆3省区艾滋病病例,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制定调查表,进行现况调查,使用证素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3省区证素分布差异。结果河南、广东、新疆分别调查175、80、66例,合计321例。病性证素:3省区均以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和湿、痰、气滞、精亏等为主;各个地方有其自身特点:广东病例病性证素湿积分较高,新疆病例阴虚较突出,河南病例积分普遍较高。病位证素:3省区均以肾、肺、脾、肝等为主,广东病例的病位证素脾积分最高,河南及新疆病例肾的积分最高。结论不同地区艾滋病在病性、病位证素上有其地域特点,分析艾滋病病因病机时需考虑地域因素。
- 姜枫符林春马建萍彭勃谢世平郭会军董永新马秀兰郭选贤谢忠礼胡研平李青雅李华伟金艳涛
- 关键词:艾滋病证素病因病机
- 艾滋病发热的治疗应以调和营卫为主被引量:9
- 2009年
- 艾滋病中后期,将逐渐出现肺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等证,其自身的免疫机能明显下降,临床表现为营虚卫弱、卫外功能明显减弱,常会出现反复感冒,发热畏寒等证。此时在治疗上不可妄用辛凉苦寒之品,以免损伤正气,加重病情。当以固护正气,调和营卫,驱邪外出为法。
- 蒋自强于晓敏
- 关键词:艾滋病营气卫气免疫功能营卫不和
- 论艾滋病的慢性进展期
- 鉴于目前艾滋病"无症状期"的概念不能准确表达此期病情发展实际,且容易引起歧义,作者在长期临床和大量科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慢性进展期"的概念,认为艾滋病所谓的"无症状期"存在诸多有临床意义的症状体征,且有证可辨,对诊疗艾滋...
- 彭勃李华伟
-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艾滋病
- 文献传递
- 艾滋病“艾毒伤元”发病机制中湿邪作用的探讨被引量:17
- 2014年
- 基于长期的艾滋病临床实践经验与国家973计划中医基础理论重大专项——艾滋病中医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项目的实施,项目组提出并验证了"艾毒伤元"的艾滋病发病学说,"艾毒"是致病因素,"伤元"是基本病机,在元气损伤的过程中,湿邪始终贯穿其中,且因于"同气相求"的中医理论演绎出艾滋病更易发于湿邪体质的人体。
- 张海燕彭勃谢世平郭会军姜枫梁润英谢忠礼陈建设郭选贤
- 关键词:艾滋病病因病机湿邪中医
- CD4^+T淋巴细胞在无症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早期接受扶正排毒片治疗后的变化(英文)被引量:20
- 2007年
- 背景:无症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不适宜抗病毒治疗,中医药早期干预对无症状带毒期HIV感染者会产生一定的治疗意义。目的:观察扶正排毒片早期干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血浆病毒载体量变化。设计:观察对比试验。单位:河南中医学院艾滋病研究所。对象:于2005-11随机抽取HIV感染者较多的某乡69例有偿献血感染的无症状HIV感染者,男39例,女30例,年龄30~61岁,平均(43±8)岁,平均病程(13±3)年。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艾滋病无症状HIV感染诊断标准(2005年修订版)。②年龄18~65岁。③200/mm3≤CD4+T淋巴细胞计数<600/mm3。④未使用抗病毒药物及其它药物治疗者。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合并心脑血管、肺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②原发性免疫缺陷患者,激素、化疗等引起的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血液病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随机抽取的某个县的25例无症状HIV感染者为空白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与治疗组相同。方法:治疗方案:治疗组感染者给予扶正排毒片(黄芪、生白术、防风、白花蛇舌草、甘草等11味,河南省中医研究院奥林特制药厂生产,产品批号:050601),每次5片,相当于生药6.6g,3次/d,温开水冲服。3个月为1疗程,共观察4个疗程。空白组不服药。主要观察指标:①检测治疗组感染者治疗前和每疗程结束后CD4+、CD8+及CD4+/CD8+值,空白组只检测6个月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②采用RT-PCR检测方法进行治疗组患者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治疗组感染者69例及空白组感染者2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空白组感染者6个月前后CD4+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机抽取23例治疗组感染者进行病毒载量检测,与疗前对比,疗后6个月有9例血浆病毒载量下降较多,疗后1年
- 彭勃刘学伟郭会军
- 关键词:无症状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扶正排毒片
- 基于“艾毒伤元”假说的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调查表的制定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阐述基于"艾毒伤元"理论假说的临床调查表的构建方法和效果。方法围绕"艾毒伤元"理论假说,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证素为核心,对假说的理论内涵进行分解,设置优选条目,建立调查表,进行临床调查。结果设置优选了以证素为基础的调查条目四十余条,并结合艾滋病病期设置5个调查表,开展临床调查,显示效果良好。结论以证素为基础,对"艾毒伤元"假说进行分解,构建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调查表,方法可行,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
- 姜枫彭勃谢世平郭会军李真李华伟王艳春王永奇侯明杰殷光辉郭选贤谢忠礼李青雅
-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
- 艾滋病及病毒携带者282例咳嗽病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毒携带者及艾滋病(HIV/AIDS)咳嗽的中医临床特点、病因病机以及证候分布规律,为开展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的方式,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河南省艾滋病病历资料282例,应用SPSS13.0软件对提取的相关数据与信息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并进行因子分析,归纳其内在的证候特点和规律。结果:经主成分分析,共得出10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因子,其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63.139%,能很好的反应艾滋病咳嗽的特点、病因病机以及证候分布规律。结论:艾滋病咳嗽的病因以虚为主,归结为元气亏虚,同时受外感六淫之邪气的侵扰主要为风、湿、热。
- 马素娜谢世平郭会军谢忠礼桑海燕张宁王娟温冠晓
- 关键词:艾滋病咳嗽中医证候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