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BZY04003)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覃瑞蓝伟侦李刚王德彬何光存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野生
  • 4篇野生稻
  • 3篇基因
  • 3篇基因组
  • 3篇DNA
  • 2篇稻属
  • 2篇药用
  • 2篇药用野生稻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杂交
  • 2篇栽培
  • 2篇栽培稻
  • 2篇细胞
  • 2篇GISH
  • 1篇蛋白
  • 1篇电泳
  • 1篇凋亡
  • 1篇多糖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机构

  • 7篇中南民族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2篇湖州师范学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7篇覃瑞
  • 4篇李刚
  • 4篇蓝伟侦
  • 3篇王德彬
  • 2篇方华红
  • 2篇柳哲胜
  • 2篇何光存
  • 1篇吴士筠
  • 1篇刘钊
  • 1篇余光辉
  • 1篇马骞
  • 1篇董正伟
  • 1篇吴绮
  • 1篇严冰冰

传媒

  • 3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利用GISH和C_0t-1DNA-FISH对稻属B,C,G基因组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为探究稻属B,C,G基因组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中高度重复序列在稻属不同物种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利用药用野生稻和斑点野生稻的中度和高度重序列C0t-1 DNA和总基因组作为探针,对疣粒野生稻进行了比较染色体原位杂交分析.该2种野生稻的总基因组和C0t-1 DNA在疣粒野生稻染色体上信号覆盖率分别为(72.39±0.11)%,(75.60±0.18)%,(47.93±0.16)%,(55.47±0.12)%.此外,以C0t-1 DNA的杂交信号组成为依据,对疣粒野生稻染色体组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G基因组和B,C基因组之间的关系都比较远,其原因可能是G基因组要早于B,C基因组从稻属的祖先中发生分化,并在进化过程中发生加倍、重排和基因选择性丢失等现象,形成了各自种的特异基因组成分.稻属基因组中度和高度重复序列与功能基因一样,在不同种中也存在着相当的同源性和保守性,并在进化过程中得以保存下来.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基因组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基因组中度和高度重复序列加倍的结果.
覃瑞马骞王德彬吴绮
关键词:核型疣粒野生稻
一个药用野生稻异源单体附加系在减数分裂时期的GISH分析鉴定被引量:2
2006年
异源单体附加系是从亲缘关系较远或属间的一个物种单条染色体附加到另一个物种中.栽培稻珍籼97B与药用野生稻Hy18杂交与连续回交,在BC 2后代中得到一个药用野生稻单体附加系.生物素标记的药用野生稻总DNA作为探针,未标记的栽培稻总DNA封阻,对其异源单体系减数分裂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F ISH结果表明,在栽培稻(AA,2n=24)基因组中附加了一条药用野生稻染色体,并鉴定为第8号染色体.研究表明,药用野生稻异源单体附加系的建立为药用野生稻的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操作平台,而G ISH技术在水稻远缘杂交育种中是最准确有效的染色体鉴定方法.在水稻育种改良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蓝伟侦李刚何光存吴士筠刘钊覃瑞
关键词:药用野生稻减数分裂
不同保存条件下培养细胞中DNA完整性分析
2009年
比较不同方法保存培养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用QIAGEN 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提取效果,找到一种简便、经济的保存方法.结果显示,0.85%NaCl和细胞保存液保存5 d的效果好,而0.85%NaCl更经济实用.
方华红余光辉覃瑞
关键词:琼脂糖凝胶电泳
利用栽培稻C_0 t-1DNA和基因组DNA比较分析斑点野生稻和短药野生稻基因组被引量:9
2007年
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利用来源于A基因组栽培稻的中高度重复序列C0t-1DNA和基因组DNA作为探针,对栽培稻、斑点野生稻和短药野生稻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分析。结果发现C0t-1DNA杂交信号主要分布在这3种染色体的着丝粒、近着丝粒和端粒区域,在斑点野生稻染色体上的信号多于短药野生稻,与gDNA作为探针FISH的结果相一致,说明A和B基因组间的亲缘关系明显近于A和F基因组。确定了含有中高度重复序列的C0t-1DNA用于属内种间关系研究的可行性,并根据C0t-1DNA的FISH结果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
董正伟柳哲胜王德彬蓝伟侦覃瑞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
多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抑制被引量:1
2008年
以培养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为对象,研究了用多糖处理后培养细胞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多糖可以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呈现出对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用1.0×1-0 2g/mL的多糖处理培养细胞48 h后,出现典型的形态学凋亡现象和明显的DNA片段化,细胞凋亡率达到40%左右.随着细胞凋亡的发生,BCL-2蛋白的表达下降,而BAX蛋白的表达上升.因此,结果表明:多糖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来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从而达到治疗胃癌的目的.
严冰冰方华红王德彬李刚覃瑞
关键词:多糖BCL-2蛋白BAX蛋白细胞凋亡
利用C基因组C0t-1 DNA比较分析稻属A,B,C,D基因组被引量:15
2006年
以药用野生稻(CC)C0t-1 DNA作为探针,对其自身体细胞染色体和栽培稻×药用野生稻杂交后代F1,回交后代BC1以及宽叶野生稻(CCDD),高秆野生稻(CCDD)和斑点野生稻(BBCC)体细胞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在药用野生稻体细胞染色体中,同源染色体呈现相似的C0t-1 DNA杂交带型,并对其核型进行了同源性聚类.对F1(AC)和2个BC1(AAC和ACC)的杂交实验中,在不封阻的情况下,药用野生稻C基因组C0t-1 DNA探针能清晰地鉴别C组染色体,而在A组染色体上信号分布很少,说明A基因组与药用野生稻C基因组中高度重复序列同源性较低.此外,对宽叶野生稻、高杆野生稻和斑点野生稻3个四倍体体细胞染色体进行了FISH分析,在24条C组染色体上均可观察到较强的杂交信号,B和D基因组的24条染色体上信号较少,但在D组染色体上的信号较B组染色体的多,说明D与C基因组的亲缘关系较B与C基因组的近.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杆野生稻D组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要比宽叶野生稻D组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多,说明高杆野生稻的D基因组与C基因组的同源性要高,这可能是高秆野生稻和宽叶野生稻同属于CCDD染色体组型但可区分为不同种的原因之一.上述结果表明,C0t-1 DNA具有很强的种的特异性和依赖基因组型的特异性,利用C0t-1 DNA作探针更能有效地对不同基因组进行FISH鉴定.同时,本研究采用F1植株和BC1植株,即1个二倍体和2个三倍体人工选育杂种,与宽叶野生稻、高杆野生稻和斑点野生稻进行了基于C基因组C0t-1 DNA杂交的比较分析,对稻属异源四倍体的可能起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蓝伟侦覃瑞李刚何光存
关键词:DNA基因组原位杂交稻属
Bph15在非洲栽培稻、药用野生稻和宽叶野生稻中的BAC-FISH比较物理定位被引量:2
2007年
用覆盖抗褐飞虱基因Bph15的两个BAC克隆,即20M14(27kb)和64O9(36kb)作为探针,对非洲栽培稻、药用野生稻和宽叶野生稻体细胞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两个BAC克隆均被定位于非洲栽培稻和药用野生稻第4染色体的短臂上,杂交信号的百分距离分别为37.03±4.11和81.22±3.62,相应的信号检出率为41.18%和38.22%。在宽叶野生稻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同时检出信号,分别定位于染色体的短臂和着丝粒区,信号距着丝粒平均百分距离分别为87.78±5.23和0,信号检出率为52.58%。由此推知,这两个BAC克隆在非洲栽培稻和药用野生稻的第4染色体分布同线且同区,并且在宽叶野生稻的DD基因组也存在Bph15基因的同源序列。在未封阻的情况下,BAC克隆在非洲栽培稻的多条染色体上有杂交信号,表明它和栽培稻C0t-1DNA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同源性。上述结果初步显示Bph15在3个稻种染色体中的相对位置。文章讨论了Bph15在3个种间的关系,为有效分离和利用Bph15基因提供了有益的依据,对不同基因组及二倍体和四倍体中功能基因可能进化机制的分析提供了线索。
蓝伟侦柳哲胜李刚覃瑞
关键词:药用野生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