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2002J037)

作品数:5 被引量:158H指数:5
相关作者:鄢庆枇庄峙厦王小如陈强马甡更多>>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溶藻弧菌
  • 3篇弧菌
  • 3篇黄鱼
  • 3篇大黄鱼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宿主
  • 1篇动物体
  • 1篇动物体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IGM
  • 1篇血细胞
  • 1篇血细胞计数
  • 1篇疫苗
  • 1篇粘附
  • 1篇粘附作用
  • 1篇粘液
  • 1篇嗜盐

机构

  • 5篇集美大学
  • 4篇厦门大学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5篇鄢庆枇
  • 4篇王小如
  • 4篇庄峙厦
  • 3篇陈强
  • 2篇马甡
  • 2篇高天翔
  • 2篇韩一凡
  • 2篇邹文政
  • 1篇张俊杰

传媒

  • 2篇海洋科学
  • 2篇水产学报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鱼类DNA疫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5年
韩一凡鄢庆枇高天翔庄峙厦王小如
关键词:DNA疫苗动物宿主细胞摄取动物体内外源DNA抗原蛋白
不同环境条件对溶藻弧菌粘附大黄鱼肠粘液的影响被引量:24
2006年
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肠粘液的粘附作用。采用细菌计数法测定溶藻弧菌的粘附作用。粘附的细菌经SYBR GreenⅠ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用数码相机拍照后在电脑上计数。试验结果表明,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肠粘液的粘附量随菌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并在1—1.5h内趋于饱和;粘附作用在15—30℃、pH偏酸时较强;盐度在5—35范围内对前肠粘液的粘附作用影响不明显,后肠粘液的粘附作用在此范围内随盐度增大而加强,在盐度为0时,溶藻弧菌对前、后肠粘液都无粘附作用;56℃热处理5min及60℃处理1h均能大幅减弱溶藻弧菌对两种肠粘液的粘附作用,表明溶藻弧菌表面的某些热敏结构在粘附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以上结果,可以认为溶藻弧菌能够很好地粘附于大黄鱼肠粘液层,其粘附作用受温度、盐度、pH值等环境因子影响很大,溶藻弧菌表面的某些热敏结构可能在粘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肠粘液的粘附作用是可控制的,这对于鱼类养殖疾病的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鄢庆枇陈强邹文政马甡庄峙厦王小如
关键词:溶藻弧菌大黄鱼粘附作用粘液
大黄鱼血清IgM纯化及其兔抗血清的制备被引量:38
2006年
分别用饱和硫酸铵二次盐析法和蛋白A亲和层析法对健康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M)进行分离纯化,所得产物用SDS-PAGE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蛋白A亲和层析法可以较好地分离到高纯度的大黄鱼血清IgM,产物的电泳胶中只有重链和轻链2个条带;饱和硫酸铵二次盐析法除了有这2个条带,还有很多杂带,而且蛋白A亲和层析法更为简便、快速,因此用蛋白A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IgM优于饱和硫酸铵二次盐析法;大黄鱼免疫球蛋白重链的分子量在76 kD左右;轻链分子量在28 kD左右。用纯化的大黄鱼IgM免疫实验兔,获得效价高达1∶40 960的兔抗鱼IgM血清。本实验所建立的蛋白A亲和层析法提取大黄鱼血清IgM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高纯度的产物,适合在实验室中纯化鱼类IgM。本研究所制备的兔抗大黄鱼IgM血清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鄢庆枇韩一凡高天翔庄峙厦王小如
关键词:大黄鱼免疫球蛋白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溶藻弧菌致病性研究进展被引量:61
2006年
陈强鄢庆枇马甡
关键词:溶藻弧菌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适宜温度弧菌属嗜盐
人工感染溶藻弧菌对大黄鱼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1
2007年
为了解大黄鱼在抗溶藻弧菌感染时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将160尾健康大黄鱼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通过腹腔分别注射0.2mL浓度为2×107CFU.mL-1的溶藻弧菌和灭菌生理盐水,在注射0,1,3,7,11,15,19d后从两组各取6尾大黄鱼,尾静脉取血,进行外周血的血相、NBT阳性细胞数、血清抗菌活力、抗体效价等免疫学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在人工感染的初期,感染组大黄鱼外周血的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和NBT阳性细胞的数量及血清抗菌活力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在注射后1d外周血粒细胞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抗体效价在7d开始增加,15d达到峰值,且用间接ELISA和试管凝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具有非常高的同步性。结果表明:在感染溶藻弧菌后,大黄鱼能通过红细胞和白细胞增殖、释放抗菌物质、产生特异性抗体等方式提高其对溶藻弧菌的免疫力;在感染的早期阶段非特异性免疫因子起主要作用,在感染后期阶段特异性免疫因子起重要作用;NBT阳性细胞数可以作为细菌感染的指标。
鄢庆枇张俊杰邹文政陈强庄峙厦王小如
关键词:大黄鱼溶藻弧菌血细胞计数抗菌活力抗体效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